杭州师范大学赴西溪湿地环境监测与环保宣传暑期实践体会(1)

作者:吴晓莉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7-17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我们冒着酷暑,顶着烈日,在这盛夏时节展开了如火如荼的赴西溪湿地暑期社会实践。

  西溪,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一个令人心醉的地方,一个令人留恋的地方。在这次西溪环保考查中,我真正享受到了心灵的快乐。

  这里水网密布,几乎是十步水道一个弯。过桥,走路,除了绵延的水道就是灌木丛、竹林和芦苇,还有大片的泽地和高耸其上的水草,依稀便是那记忆里遥远的江南。这里没有城市的喧闹,没有印象中农村的脏乱,有的只是大片的水域,有的只是身在水中的感觉。这里的水鸟不会惊惶,这里的鱼儿可以酣游,这里的人除了去感受,除了去陶醉,再也没有他念。这里才是真正的人与自然共处的天地。欲出门,扣上门扉,划起小舟,一摇一晃,摇过垂柳的纤细,晃过岸花的清香。若是遇上小雨,便看到了飘的真趣。你坐在船上,望着远处的山峦、竹林、树木、芦花,只有轻轻的一叹,安然和着鸟语、虫声、蛙鸣……

  当地居民和西溪管理人员说,古时这里便是文人墨客所钟爱的居所。还记得那句“西溪且留下”!显然,那时的水,那时的树,那时的草,只要一出门,一划船,看一眼就心醉,一醉就不想走出这一片天然的湿地乐园。而到后来文人的落魄出走,新的要求,农事的扩展,无止境的建房、圈猪、养鸡鸭、围水造田,水域几成龙须沟,四处污水横流,候鸟也很少来了,植被和古建筑的破坏都很严重。

  不过,西溪湿地终于被日益渴望回归自然的人们重新唤醒。从水域的恢复,植被的重植,不合理屋舍的搬迁,农民的迁移,到水的净化,水草的移植……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开放,的确让我们看清了我们人类自己。环境保护是一个永恒的观念,这才是我们真正的灵魂深处的净土啊!

  此次我们社会实践便是以对西溪水质的监测,周边环境的调查及进行环保宣传工作等内容展开的。经历此次社会实践,我感触很多。不仅是对西溪的美的由衷赞叹,还有许许多多实践带来的难忘记忆。实践中,我们冒酷暑发放问卷,天气的炎热本已使人心烦意乱,这对我们工作的展开很不利,我们碰到了许多人的拒绝甚至是辱骂,但是我们没有放弃,我们不向困难低头,我们坚信我们可以。我们依旧面带笑容,向每一位受访者耐心解释我们的目的。但是,访问过程中也存在着十分支持我们这次实践工作的人们,他们的一句“支持你们大学生的环保宣传活动”使得我感动了许久,现在想起依然会很感动,一切的辛酸瞬间化为动力,一下子觉得一切所受的苦,所受的累都值了!问卷讨论时,不免有不同的意见产生,不断有摩擦出现,但是我们大家都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仔细考虑他人的观点,为我们的团队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结交了许多朋友,收获了深情厚谊,同时也收获了很多。我对发问卷技巧有了更熟练地掌握。我对现实社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社会是残酷的,夹杂着不公平,只有学好本领,锻炼好才能,当你走出大学校门时才不会畏惧现实的社会,才有能力应对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我对团队协作的意义有了更深的了解,要想完成一次出色的暑期社会实践单凭个人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团体的力量不仅人力大,智慧也大,在不断的摩擦碰撞中会产生奇特的化学反应,产生巨大的无法想象的力量。同时,令我最深刻的还是关于我们此次实践主题方面的内容。西溪虽然为国家湿地公园,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但是如今其水质是每况愈下,亟待我们进行保护工作,我们能做的还有许多:进行水质调查,环保宣传,建议环保局等部门采取一些可行的大众意见,身体力行,自觉环保行为等等。

  社会实践真的很能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很能让人成长,此次实践真的不虚此行!

  西溪和人类的历史走过几千年的风雨,希望人与自然的和谐能在这片水土上永远交织推进。

  杭州师范大学  吴晓莉

  2009年7月15日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卫报科学图片展示卫星眼中的地球
人造岛屿、火山爆发、沙尘暴,玩惯了Google Earth的我们是否…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