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环境法苑 >> 文章正文 | ![]() ![]() |
|
|||||
| |||||
治理水污染:立法仅是开端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丁汀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19 | |||||
日前,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意见。立法机关发扬民主集中民智,正努力制定一部符合实际的良法。这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未雨绸缪,在水污染防治法的修改阶段,我们要提前考虑该法的执行问题。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只有将纸上的法变为行动的法,法律才能产生实际效果。整个“十五”期间,仅淮河、辽河流域就分别完成治理投资计划144.6亿元和64亿元,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然而,淮河、辽河的水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饮水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今年爆发的无锡太湖、安徽巢湖水污染再次敲响了警钟。在这期间,我们并不是没有水污染防治法,虽然它并不完善。 有了法律,还要有一整套保障机制。水污染防治,需要政府加强监管职责。各级政府要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彻底摈弃以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观念。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从被动治理转变为主动维护水资源,加强对水源和水环境的动态监管,时刻把握所在地水源的污染动向。 政府要加大对守法企业和个人的鼓励力度。也要加大惩处力度,让违法成本高于治污成本,对一些主要的污染大户起到威慑作用。但法毕竟不等同于罚。在合适的条件下,对为减排防污作出巨大贡献的企业进行嘉奖,做到赏罚分明。 水是生命之源。让生命之源长清,社会上应倡导保护水资源的良好氛围,培养公民的节水爱水观念,自觉地维护洁净的水源。(丁汀) |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循环经济与立法研究 环境经济政策急需立法保障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五大特征 循环经济,立法以外的期待 立法,怎样让经济“循环”起 中国水污染的转型特征与政策 我国水污染防治战略与技术发 美国电子废弃物立法现状 环境信息保障立法:问题与完 建立长效治理体制 破解淮河污 |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