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环境法苑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治理水污染:立法仅是开端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治理水污染:立法仅是开端
http://www.eedu.org.cn    作者:丁汀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19

    日前,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意见。立法机关发扬民主集中民智,正努力制定一部符合实际的良法。这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未雨绸缪,在水污染防治法的修改阶段,我们要提前考虑该法的执行问题。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只有将纸上的法变为行动的法,法律才能产生实际效果。整个“十五”期间,仅淮河、辽河流域就分别完成治理投资计划144.6亿元和64亿元,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然而,淮河、辽河的水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饮水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今年爆发的无锡太湖、安徽巢湖水污染再次敲响了警钟。在这期间,我们并不是没有水污染防治法,虽然它并不完善。

    有了法律,还要有一整套保障机制。水污染防治,需要政府加强监管职责。各级政府要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彻底摈弃以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观念。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从被动治理转变为主动维护水资源,加强对水源和水环境的动态监管,时刻把握所在地水源的污染动向。

    政府要加大对守法企业和个人的鼓励力度。也要加大惩处力度,让违法成本高于治污成本,对一些主要的污染大户起到威慑作用。但法毕竟不等同于罚。在合适的条件下,对为减排防污作出巨大贡献的企业进行嘉奖,做到赏罚分明。

    水是生命之源。让生命之源长清,社会上应倡导保护水资源的良好氛围,培养公民的节水爱水观念,自觉地维护洁净的水源。(丁汀)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循环经济与立法研究
    环境经济政策急需立法保障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五大特征
    循环经济,立法以外的期待
    立法,怎样让经济“循环”起
    中国水污染的转型特征与政策
    我国水污染防治战略与技术发
    美国电子废弃物立法现状
    环境信息保障立法:问题与完
    建立长效治理体制 破解淮河污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