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在线投稿 我要留言 RSS订阅: 本站通告:

  没有公告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2025/10/28开发利用屋顶空间 破解城市生态困局
  •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突破65%,城市建筑密集化带来的热岛效应、能源消耗与生态失衡问题日益显现。屋顶空间的开发利用,成为破解城市生态困局的重要突破口。将屋顶绿化系统与分布式光伏技术有机融合,能有效提升建筑节能效率、降低碳排放、改善城市微气候,实[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车昭益点击:1
  • 2025/10/19推进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力
  •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实践的重要标志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纳入进一步全[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黄艺璇点击:21
  • 2025/10/19以生态修复筑牢美丽中国根基
  • 生态修复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工程,对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越来越多的荒山荒漠披上绿装,越来越多的江河海湾恢复清澈,这些巨变无不昭示着中国生态修复的非凡成就。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由[阅读全文]
  •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周爱飞点击:9
  • 2025/9/3新研究解密珊瑚礁共栖物种演化“密码”
  •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以封面论文和同期亮点推荐的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研究员林强团队与合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聚焦海龙科鱼类对珊瑚共栖的适应进化机制,成功解密了珊瑚礁共栖物种形成与适[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朱汉斌点击:83
  • 2025/9/3平均每年上升3.3毫米!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
  • 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是反映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近日,记者从香港理工大学(简称“港理工”)了解到,该校研究人员通过开拓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应用,首次成功对全球海洋质量在过去30年(1993至2022年)的变化进行直接观测,进一步验证全球海洋质量[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刁雯蕙点击:72
  • 2024/10/14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
  • 包晓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区和生态功能区,在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包晓斌点击:191
  • 2024/8/27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 森林储存的碳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40%,是陆地上除永冻土之外的最大储碳库。 “森林在减缓气候变化中具有双重作用:森林可吸收并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由于森林退化、毁林等,又使其成为大气二氧化碳的排放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李晨点击:301
  • 2024/4/1探索基于田园循环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新路径
  • 范彬 王波 当前治理农村人居环境的主流技术路径是达标排放模式,主要标志是安装常规水冲厕所,在排污管末端对污水进行处理,达到一定技术标准后再排放到自然环境中。 然而,达标排放模式有两个缺陷。一是建设和运行直接经济成本高,尤其是在居住相对分散[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范彬 王波点击:257
  • 2024/1/1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
  •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新时代新征程开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佚名点击:317
  • 2023/12/20城市更新应着眼让生活更美好
  • 马伟波 李海东 张龙江 城市更新可重新布局空间结构、开发土地资源、塑造区域功能,已成为提升市民生态福祉和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城市更新将非生态功能空间置换为生态空间、强化生态功能空间连通性和稳定性,突出高品质生态环境供给与产[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马伟波 李海东 张龙江点击:296
  • 2023/4/4山地毁林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
  • 3月17日,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曾振中团队在《细胞》旗下期刊One Earth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团队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评估了全球山地森林损失的格局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揭示了全球山地毁林自21世纪以来呈现加速增加的趋[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刁雯蕙点击:546
  • 2023/2/14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坚实生态环境统计支撑
  • 俞海 生态环境统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必须加强和规范生态环境统计管理,为生态环境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服务支撑。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生态环境统计管理办法》[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俞海点击:197
  • 2022/1/13加快构建长江流域跨界区水生态环境统筹协调机制
  • 李维新 何斐 徐斌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2016年1月、2018年4月和2020年11月分别在重庆、武汉和南京召开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对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进行了把脉定调、立规[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李维新 何斐 徐斌点击:467
  • 2022/1/2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的行动逻辑
  •   作者:庄贵阳(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这是党中央对碳达峰碳中和规律认识的深化和政策的调整,为统一全社会思想认识,有序推[阅读全文]
  • 来源:北京日报作者:庄贵阳点击:727
  • 2021/12/10完善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 夏光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系统观念、协同增效。坚持系统观念就是要从限制和激励等多角度制定和实施具有综合作用的政策,生态保护补偿就是这样的政策之一。 生态保护补偿旨在通过强制性或自愿[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夏光点击:334
  • 2021/12/10推进《地下水管理条例》实施 努力开创我国地下水依法治
  • ◆苏克敬 水是生命之源,确保地下水的质量和可持续利用是重大的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严格执法监管,坚决遏制地下水污染加剧的趋势。近期,国务院印发《地下水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地下水依法治污奠定了法治基础[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苏克敬点击:521
  • 2021/12/8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美丽中国
  • 李莹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决议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要求再一次为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就要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全面落实[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李莹点击:337
  • 2021/10/26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崔书红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国际社会共识,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其重要特征之一。近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昆明召开,中共中央[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崔书红点击:831
  • 2021/10/26从三个维度认识国家公园
  • 本报记者 程维嘉 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上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5个国家公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改革任务,全国陆续开展了[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程维嘉点击:346
  • 2021/10/21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优化长江流域生态空间
  • 孔明 许雪婷 张涛 韩天伦 裴文明 周艳文 江苏省南京市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两翼中心城市之一,也是长江经济带门户城市,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承东启西的枢纽城市作用。作为长江江苏段上游城市和跨江布局的城市,加强南京市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对提升长江[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孔明等点击:296
658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

文章排行榜 周排行 月排行 总排行
· 开发利用屋顶空间 破解城市生态困 (1)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