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文章正文 | ![]() ![]() |
|
|||||
| |||||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可持续发展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林铁钢 文章来源:《中国金融》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9 | |||||
记者:就目前我国发展的现状来看,我们在走城市化发展道路上还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蒋正华:我国已经保持了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实施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持农业是解决好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的战略性决策,具有历史性意义。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中,经过上百年的城市化过程,凭借着丰富的土地资源,才开始对农业发展给予支持。中国人口多,土地少,资源相对缺乏,又处在发展的初期,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自然会遇到许多困难,需要进行科学、周密的分析,深入细致的策划,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综观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过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成功的城市化各有其不同的经济社会基础和历史环境条件,共同的特点是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建立适应本国条件的体制和机制。失败的城市化也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盲目扩大城市规划,在城市边缘形成对比鲜明的贫富差别,经济发展失衡,社会生活失序。中国是一个人口数量大国,在进一步发展中,必须加大对提高人口素质的投入,以转变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强国,这是进一步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经济效益提高的有力支撑。根据中国的特点,经济发展中加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和发挥工业的关键性作用都是根本性的问题。中国农村每名劳动力平均耕地只有5亩左右,不到世界人均耕地最少的日本平均劳动力耕地的一半,除去已为工业和城市吸收的大量劳力之外,农村还有1.5亿富余劳动力。中国的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都不能供给粗放型的高速发展和铺张型的生活方式的需要。因此,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必须走城乡协调,互相支持,提高效率,关注公平的道路。在当前,尤其要强调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持农业。 中国的城市化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现阶段我国城市化政策是“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发展,适度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新世纪的头五年,尤其是近三、四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景气上升周期,增长速度大大超过计划。随着形势的发展,实践中有许多地区已经在突破设想的城市化框架。新世纪新阶段,城市发展要有新思路,城市改革要有新突破,城市开放要有新局面,城市建设要有新措施,城市现代化建设要迈上新台阶,城市建设还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相促进。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城市化潜力长期受到压抑,没有得到充分开发,我们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世界资源、资金、人才。加强信息技术交流,加快中国的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利用国际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时机,加快我国城乡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加强地区性产业结构调整并提升整体水平,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在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中,要充分借鉴国外城市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既要汲取一些国家城市无序扩张在资源和环境上付出巨大代价,一些国家过度城市化引发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一些国家大量失地农民涌入城市形成大片城市贫民区等深刻教训,少走弯路;又要学习一些国家针对问题适时实施以城乡规划为主题的公共干预政策,一些国家以都市圈为核心的空间聚集发展,一些国家注重缓解大都市地区过度集聚、消除城乡差距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成功做法,科学确定中国的城市化方针和道路。 我相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方针指导下,中国一定能够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宏伟目标。未来相应的中国城市化目标的成功实现是确定无疑的。 |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江西师大07年湿地使者行动圆 鄱阳湖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鄱阳湖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与建设资源节约型 [原创]建成重庆西大门 打造 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生产方式的 资源型城市的环境保护与可持 资源型城市构建和谐社会根本 广西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估 甘肃省水资源及其演变趋势分 |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