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正文 |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
|
|||||
| |||||
做大“绿”文章 造福百姓改善生态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吕欣 文章来源:资源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17 | |||||
7年来,一块块红土地黑山坡披上绿装,一袋袋黄灿灿的补助粮落实到山村农家,一片片绿油油的速丰林和经济林茁壮成长,广大农民争抢退耕还林任务。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林果经济,成为山区农民首选的致富路,直接惠及400万农民。 一 广西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过去,一些地方为解决吃饭问题,不惜乱砍森林资源,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大面积的盲目毁林开垦、毁林种粮种蔗和坡地耕作,无规划扩大居住用地等,致使一些地方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抬高,江河断流,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明显恶化。贫穷的时候,碗大的石头缝也要种棵玉米,仍旧难求温饱,反而眼看着生态越来越恶化,所以要退耕还林。于退耕还林影响到群众的近期收入甚至温饱,一些人思想上有疙瘩,对此,各地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确保退耕还林工作的展开。一方面认真考虑群众的切身利益,把退耕还林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按适地适树原则,引导群众种植市场需求旺、收益快的竹子、马占相思、任豆树、香椿等经济林和速丰林树种,并出台造林种苗补助政策,解决群众的近期收益和长远利益,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加大政策宣传。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和集市宣传、政策上墙、刷写标语等各种宣传形式,向广大农户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使退耕还林政策家喻户晓。通过上下互动,进一步提升社会各界对退耕还林的关注,确保退耕还林工程健康、持续发展。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又没有上面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退耕还林难度极大,打好“绿色”这张牌并不容易,任务十分艰巨。退耕还林工作涉及面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村贫困是制约退耕还林的主要原因。退耕还林是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一项涉及大部分地区和多个部门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存在造林、粮食、政策等诸多问题,单靠林业部门是难以解决的。只有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林业、水利、农业、扶贫、粮食等各有关部门广泛协作,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才能有所突破。而能否把退耕还林与群众脱贫致富和发展农村经济结合起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高度统一,是退耕还林成功的关键所在。 二 2001年东兰和乐业成为广西退耕还林试点县,试点任务18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6万亩,荒山荒地造林12万亩。退出几亩种玉米的山坡,国家补偿的口粮远远高过玉米产量,还给钱种树,温饱不愁,又能绿化房前屋后,增加林副产品收入,这是何等好事!试点仅仅一年后,退耕还林政策就已深入民心。该区加大退耕还林力度,有组织有计划地做好种苗、资金、劳力的各项工作,通过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控制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广西实施退耕还林工作注意做好四个“结合”:一是把退耕还林与农田基本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确保农民有饭吃。二要把退耕还林与农民增收结合起来,与农村种植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三是把退耕还林与天然林保护、生态移民很好地结合起来。四是退耕还林与农村能源建设结合起来。继乐业、东兰两个县成功实施退耕还林试点工作后,广西启动了规模更大的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兑现退耕还林的优惠政策,积极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广西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的重要措施,采取补助粮食、现金和种苗的办法,鼓励农民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增加收入。一是按照“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将涉及64个县(市、乡)的红水河梯级电站库区坡耕地、石漠化耕地、高等级公路沿线坡耕地和江河沿岸沙化耕地等纳入退耕还林范围。二是实行“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退耕还林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任务落实到户,国家粮食、现金、种苗补助的政策兑现到户;充分发挥广西优越的自然条件,大力营造桉树、相思、西南桦、任豆树、杂交松等速生丰产林和毛竹、吊丝竹、麻竹等竹林,让陡坡退耕,建设秀美山川。三是调动农民积极性,加快退耕还林步伐,发展广西特色林果业,结合实际,在《贯彻实施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政策措施若干规定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对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草等产出的农业特产品收入,自取得收入起10年内免征农业特产税,有效地促进广西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和全面启动。2002年,64个县240万亩;2003年,88个县350万亩……至2007年,国家共安排广西退耕还林各项补助经费45亿元,退耕还林1251万亩,任务安排涉及全区14个地级市,99个县(区、市,下称工程县)和14个区直国有林场,直接惠及400万农民。富裕起来后,农作物连片种在良田里,机械操作,高产增收,这既是退耕还林的物质基础也是退耕还林追求的结果。在我们日渐国强民富的时候,有了支撑生态建设的经济基础,于是想到退耕还林,这是盛世兴林之必然。当一片片林木成材,当山清水秀出了效益,盛世得以持续发展,那么退耕还林则成了盛世的主动追求。 三 广西退耕还林的坡耕地原来主要种植玉米、甘蔗、木薯、花生等作物,产量低而不稳,效益不高。退耕还林项目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不仅解决了生态问题,还大大推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退耕地上,广西的名特优树种八角、玉桂、任豆、喜树、油茶和桉树、马尾松、相思、西南桦等速生丰产树种大面积出现,不仅壮大了松香、香料等传统优势产业,还为现代新兴的林浆纸、林板加工等林产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保障。2001年以来,广西区新增10多家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厂,新增产能150多万立方米,目前综合产能已跃居全国第二位。与国际一流浆纸集团合作建设的两大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在北海与钦州落户,芬兰斯道拉恩索公司计划在北海市建设总规模100万吨浆和100万吨纸,原料林基地500万亩的项目;印尼金光浆纸集团在钦州市的纸厂已动工兴建,计划建设规模为180万吨浆和310万吨纸,原料林基地900万亩,总投资近500亿元人民币。一些项目县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增加了高效经济林和速丰林面积,形成了新的林业产业,或壮大了原有的林业产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各地在实施退耕还林时,大力营造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兼优的生态树种和兼用树种,以保障退耕农户的长远生计。该区退耕还林工程营造的1000多万亩森林,用材林占60%以上,名特优经济林占30%以上。按用材林平均每亩木材蓄积量8立方米计,可增加木材蓄积量5068万立方米,按每立方米木材现价500元计算,林木储备效益逾250亿元。营造的名特优生态经济兼用林主要有板栗、八角、竹笋等,每亩年纯收入也有300-500元计,这些经济林、用材林,在国家补助政策期满后,就是农民的“绿色银行”。实施退耕还林7年来,我区林业第一产业迅速增长,对林产工业、森林旅游业等二三产业发展产生了强有力的推动效应。另一个社会效益便是将相当一部分农民从种粮的单一生产模式中解放出来,因地制宜发展起养殖业、加工业、旅游业等,形成“一业开百花”的局面,林产工业、旅游业等第二、第三产业在各地兴起,促进了城镇化建设。同时,这项民心工程也成了各地政府的德政工程,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林业干部职工深入山头地块,为农民做好退耕土地丈量、造林作业设计、造林定植、检查验收等艰苦细致的工作;粮食部门认真组织粮源,为农民兑现补助粮食。农民群众高兴地说:“土改时期的干部作风又回来了!”兑现退耕还林政策更使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说话算话”,提高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7年退耕还林,其产生的生态、经济效益,打动了山区群众的心,退耕还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人们纷纷到县乡政府和有关部门咨询政策、争要任务指标。有的群众甚至自发退耕还林,致使一些县超计划完成2003年度退耕地还林任务。各种社会力量积极投身退耕还林等国土绿化行动,林业第一产业突破“一家造林”局面,逐步向“万家造林”转变。如此高涨的造林积极性在我区林业史上从未有过,如此强烈的生态意识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得到普及,也是其他生态项目的推广所未能企及的。目前,印制了40万份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宣传资料,发放给广大退耕农户,并在1070个退耕还林乡,12111个退耕还林村公示栏、公共活动室等广泛张贴,让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进一步提升社会各界对退耕还林的关注,确保退耕还林工程健康、持续发展。通过广泛宣传,提高广大退耕农户的认识,切实维护退耕农户的根本利益,为成果巩固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撑。 |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除草剂草萘胺在土壤中的降解 土壤中钒污染的修复与治理技 讲生态就要讲自然力 关注我们的生态:荒漠攻守 关注我们的生态:森林枯荣 积极促进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 维护人口生态共建“幸福社会 微量元素锌在土壤-植物-动物 赵学敏:钟情绿色中国的美丽 土壤预处理方法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8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安网备案:4419003012048号 本站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