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

作者:秦光荣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7-5

  生态建设与生产力发展是一种相生而非相克的关系,完全能够实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大自然赋予人类生命,是人类生存发展之基。然而,得自然之灵气的人类在传统工业化进程中却无视资源环境承载力,无止境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和倾倒废弃物。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在更高程度上的和谐统一,既是生产力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历史必然,也是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

  世界环境日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今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中国主题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这是在呼应世界主题“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的同时,更加强调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和公众参与,呼吁人人行动起来,共创一个绿色健康的未来。加强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更加深入扎实地推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积极探索生态环境与生产力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和相互协调的绿色发展之路。我想起几个关于生态与发展的故事。

  其一:银杏村的故事

  生态环境是另一种形式的生产力

  银杏村本名叫江东村,因银杏树很多,越来越多的人直呼其为“银杏村”了。这是云南边境腾冲县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掩映在一大片枝繁叶茂的树林中,“村在树中,林在村中”。在这个有着八百多户人家的村子里,几乎到处都生长着大大小小、粗粗细细的银杏树,那好似一把把扇子的银杏叶,铺满了房前屋后、田间地头。

  据说,江东先祖从遥远的中原迁移至此,随身携带了银杏种子,并将它们播撒在新的家园,以寄托思乡之情。今天,整个村落已育成1万多亩共3万余株银杏树,其中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就有1000余株,已成为云南高原上最古老、最集中、面积最大的银杏林。

  就像江东村人民热爱着、耕耘着这片新家园一样,银杏树也把自己的根系深深地扎在这片热土上,汇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以挺拔的躯干,清雅的风骨,优美的树形,世世代代护佑着江东村。不仅保持了水土,为人们奉献出阳春绿装、金秋硕果,更营造出一份和谐宁静,回馈于勤劳智慧的乡民。当地居民和银杏和睦相处,共生共荣,历尽了风霜沧桑。

  银杏树为居民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当地的生态树。银杏树是净化空气、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勇士,它张开美丽的枝叶吸附着空气中的灰尘和烟尘,提供给人们洁净的空气。银杏树还营造了优美的生活环境。春天,枝条吐绿,如伞盖般的树冠,随风摇曳,不时透露出点点光斑,装点着一个多彩的村庄;盛夏,果实挂满枝头,枝叶垂下绿阴,分外凉爽,农闲时村民三五成群聚在树阴下,品香茶、听鸟鸣,提供了一个小憩的平台;深秋,金黄色的树叶纷纷扬扬飘洒而下,覆盖了房舍和农田,整个村庄掩映在一片灿烂之中,让人目酣神醉;隆冬,虽然历冬不寒,但挺拔的银杏仍然矗立在寒风中,像哨兵一样守卫着宁静古朴的村落,静静地聚集新的能量迎接春天的到来,向人们展示百年古树顽强的生命力。

  银杏树的果实发挥了很高的保健作用,是村庄的健康树。银杏树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是古代银杏类植物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品种,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银杏树全身都是宝,银杏果不仅口味好,而且还是滋补的良药,营养丰富、药食俱佳,在宋代就被列为皇家贡品。银杏叶提取物是防治高血压、心脏病的重要医药原料。银杏能改善人体呼吸系统,提高睡眠质量,对预防与治疗心血管疾病成效显著。当地村民以银杏尝鲜,以银杏充饥,以银杏治疾,药食共用,就地取材,不知不觉中维护了健康。陈家寨仅500多名村民,80岁以上高龄的就有近20位。

  银杏树成了居民友好交往的纽带,是当地的和谐树。银杏树为雌雄异株,雌树经雄树授粉才会挂果,一株雄树的花粉能辐射几公里范围。每到银杏收获季节,周围的农户总会主动送一部分银杏果给有雄树的人家作为答谢。银杏树树体高大,枝繁叶茂,树枝常常会伸到邻居家的院子里,而邻居家总能宽容善待,树的主人在收获果子后也同样分一部分给邻居家。这些传统风俗历经数百年积淀,如今已成为江东村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一种自然习惯。可以说,江东村民风纯朴,邻里和谐,离不开银杏树营造的一份温馨。

  银杏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村民的养老树。银杏树生长较为缓慢,往往数十年才能挂果,民间又称为公孙树,意为爷爷种下,要孙辈长大时才能收获。但一旦开始挂果,每年都会硕果满枝。目前江东村年产银杏果达50万斤,村民仅此一项而得到的收入就达千万元。一株百年树龄的银杏仍然果实茂盛,每年收入可达数千元。村中群众每到儿女长大成家立业时,总把挂果的银杏树记在老人的名下,银杏树给老人的晚年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经济保障。

  纯朴的民风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已经成为江东村一道美丽的风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慕名者前来探访。当年为解乡愁的开拓者没有想到,数百年悉心呵护银杏林的历代村民也没有想到,这种对大自然简单质朴的热爱会给后代子孙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银杏村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生态环境本身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我们发展的巨大财富。

  其二:核桃县的故事

  生态环境是惠及更多人民群众的生产力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山地面积占94%。巍巍群山,既是森林的富集之地,又是广大人民赖以生存之家园。山区综合开发利用,是云南变劣势为优势,克服贫困走向富裕的战略选择。我们再不能靠广种薄收维持生计,再不能让昔日鸟语花香、层峦叠翠的青山变得沙石裸露、尘土飞扬。发挥“山”的优势,必须做好“林”的文章,坚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路子,着力培育带动力强、影响面广的特色产业体系。

  位于云南大理点苍山之西的漾濞县,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沿袭悠久的核桃种植历史,把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定位为“潜力在山、希望在山、优势在林果、重点在核桃”。多年来,勤劳纯朴的漾濞人民,积极退耕还林,在山坡、路边、河畔到处种上核桃树。全县共种了82万亩核桃,其中有十多个万亩连片的核桃基地,千亩以上连片的达100个。昔日裸露的荒山野岭,如今都被郁郁葱葱的核桃林所覆盖,十年间森林覆盖率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今天的漾濞,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绿油油的核桃林,山头绿树成林、山腰金果满园、山脚碧水环绕、处处核桃飘香。2010年,漾濞县核桃产量达2.7万吨,产值近5亿元,农民人均拥有核桃树达70株,虽然还没全部挂果,但从核桃种植中获得的人均纯收入已超过1500元。

  生机盎然的核桃产业,枝繁叶茂的核桃林,已经成为漾濞农民的“铁杆庄稼”、“养老保险”和“绿色银行”,当地群众用“一棵核桃一亩田,一个核桃一度电”来比喻核桃的经济价值。

  “漾濞核桃”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一个知名品牌。全县核桃产品加工企业有近60户,产品远销欧洲、日本、韩国、加拿大等,每年出口核桃1万吨以上,占全省出口量的50%左右。县里的光明村上个世纪还是个不通电、不通路的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村。如今,在漾濞县的核桃林中,一幢幢青瓦白墙的农家小院点缀其中,显得安宁祥和;昔日坎坷不平的狭窄村道土路,已被平坦宽阔的柏油路替代;昔日山寨的贫穷面貌正在褪去,渐渐向小康靠近。

  漾濞县核桃产业的发展,只是云南山区发展木本油料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云南省充分发挥云南气候类型多样、木本油料物种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的优势,按照“政府推动、样板带动、社会联动、农户自动”的思路,大力发展木本油料产业,全省各地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呈齐头并进之势。木本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达3000多万亩,产量超过45万吨,加工企业1000多家,产业总产值达125亿元,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木本油料基地之一,其中核桃产量、质量均居全国之冠。木本油料已成为最受山区群众欢迎的致富工程、民心工程、生态工程,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后续产业。木本油料产业的发展,不仅绿了荒山,还为广大山区农民增收致富找到了一条新路子,成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在云南省绿色经济强省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事实证明,生态环境是惠及更多人民群众的生产力。云南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我们只有还山川以绿色,才能带富饶给百姓,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马克思曾说过:“人同自然界完成了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我们只有更加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的重要要素,更加尊重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保护好和利用好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其三:思小公路的故事

  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

  从云南西南部的普洱市思茅区沿西南方向前行百余公里,穿过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到达了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的西双版纳州景洪市。连接两个州市的叫思小(思茅区——景洪市小勐养)高速公路。这是一条颇费考量的公路。由于必须经过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立项之初,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是:云南需要通过思小公路的建设带动滇西南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这片绝无仅有的热带雨林也必须得到有效保护。建,或不建,矛盾总在那里!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面积24万公顷,其中天然林近20万公顷。保护区低山连绵、河流纵横、四季长青,热带雨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珍稀动植物种群密布其间,是世界上热带原始森林保护得最好的地区之一。高耸入云的“望天树”、神奇美妙的“独木成林”、婀娜多姿的孔雀、憨态可掬的大象,都蕴藏在这片密林中。保护区犹如一颗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云南“动植物王国”的王冠上,散发着耀眼夺目的光芒。

  为保护好这一块绿宝石,尽可能减少公路修建对自然保护区结构完整性及保护功能、热带山地雨林及珍稀濒危植物、亚洲象通道产生影响,仅在选线上就历时5年。最终选择了“最花钱、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线路方案”,投资从30亿元增加到近40亿元,桥梁从54座增加到352座,隧道由两座增加到30座,桥隧总长占全线总长的近1/3。

  在此后的施工中,建设者们严格遵循“宁填勿挖、宁隧勿挖、宁桥勿填”的原则,尽量减少开挖对植被的破坏,并针对野生动物习性,合理设置动物通道,最大限度地保护天然的一草一物。

  在野象谷北互通区有一棵270多年的古树,就在新建高速路的中央,如迁移很难存活,最后多花了30多万元,延长引道,绕开了古树;在穿过著名的野象谷路段的施工中,施工单位为了在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干扰,一改以往炮声隆隆、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参与建设的3万多人默默进驻、悄悄动工。野象经常三五成群,轻松地来,悠闲地去,出没在施工现场,惬意地觅食、散步、嬉戏。

  正是由于从立项、选线、建设,每一步、每一个细节,都牢固树立了“最大限度保护、最小程度损坏、最大程度恢复”的建设理念,使这片热带雨林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2006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云南考察工作期间,乘车经过思小高速公路,对这条集热带雨林、民族风情和现代科技于一体的生态高速公路给予了充分肯定。如今,这条绿色环保的高速路安静地镶嵌在绿色山林里,悄悄地穿越自然保护区,轻轻地跨越雨林河谷,默默地钻过青翠峰峦;当人们驾车驶入这条随山形舞动的彩带,时刻都能感受到莽莽雨林随行、万顷碧浪相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

  思小公路建设的实践,给人们以启示: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开发与保护的矛盾相随相伴。在处理两者关系问题上,我们必须意识到,自然界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它是一个由多种要素和过程交织而成的有机整体。人类只是生态系统整体中的一部分,只是众多物种中的一个成员和后来者。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其他有机生物、无机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与它们的兴盛衰败共生共存。

  正如恩格斯所告诫的:“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作为这个星球上最有智慧、最有力量、受益最大而破坏性也最大的物种,人类必须将自己置身于自然万物的大系统中,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而非人类利益作为衡量的尺度以及行为的出发点,对整个系统的和谐、平衡负起责任,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珍爱环境,与大自然建立一种合理协调、共融共通的关系,才能够长久地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实现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否则,危害和毁灭的可能正是人类自己。

  其四:普达措的故事

  建设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香格里拉,一个永恒、和平、宁静、吉祥如意的宝地,一片神奇诱人、风光如画、令人向往的净土。多少年来,无数的寻梦者因为这里浑然天成的自然风光、纯朴善良的民族风情和神秘厚重的民族文化而如痴如醉、流连忘返、魂牵梦萦。

  沿香格里拉县城东行20余公里,清幽灵秀的碧塔海、属都湖像两颗耀眼的宝石镶嵌在迪庆高原上,静静地守护着这一片土地,滋养着守望者的心灵。过去有一段时间,由于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体制,碧塔海、属都湖没能及时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坏。

  为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妥善处理好旅游开发与自然保护的关系,我们决定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模式,学习和借鉴国外国家公园的先进管理经验,采取“政府主导、管经分离、多方参与、分区管理”的管理模式,依托碧塔海、属都湖宁静绮丽的湖泊风光、茂密苍翠的原始森林、丰富多样的珍稀动植物资源以及浓郁独特的藏乡游牧风情,建设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普达措国家公园。

  “普达措”是梵文音译,意为“舟湖”,有天生之“普达胜境”之称。在普达措国家公园建设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进行保护开发,保护原始生态的自然体系。国家公园从2006年8月1日(试运行)至2010年,共接待游客2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亿元,每年为当地社区提供500多万元的补助、补偿金;保护区面积由建设前的142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602平方公里。通过对公园总面积2.3%的开发展示实现了其余97.7%面积的有效保护,带来了极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国内外造成了良好的舆论影响。

  今天的普达措,“秀、幽、碧、灵、媚、秘”的景观特色,“杜鹃醉鱼”、“熊捞醉鱼”等自然奇观,深深地吸引和感动着每一位走近它身旁的人。大自然的灵性和人类的智慧在这里和谐交融,纯美与艺术在这里相知相伴,浑然一体,展示出一片人间净土的魅力,等待着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人们用爱心去感受,用激情去体验,用智慧去理解。

  生态建设与生产力发展是一种相生而非相克的关系,完全能够实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外部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影响生产力结构、布局和规模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它直接关系到生产力系统的运行和效益。一方面,利用优良的生态环境,可以在保护的基础之上因地制宜地发展生物资源开发、生态旅游、环保等产业,使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另一方面,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环境的依赖度越来越高,环境越好,对于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凝聚力就越强,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也就越强。

  建设生态能极大地提高生产力。在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出现以前,自然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更新基本上都是依靠自然界本身的力量来完成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很难由自然本身的力量来恢复,而必须借助于人的力量来完成,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这里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调整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这必将使生态环境得到更好保护,同时也将大大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使人类早日走上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生态生产力代表着21世纪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人类社会经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正逐步进入生态文明发展的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发展生态生产力。生态生产力是对工业文明生产力的继承和扬弃,是人类推动自身与自然、社会和谐协调、共同发展的能力。发展生态生产力就是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保护和利用好生态环境,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更优的环境,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生态系统进行科学地恢复和重建,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1962年,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和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家蕾切尔·卡逊发表了著名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在这本被称为20世纪绿色环保主义的经典之作中,卡逊把对科学的理解与完美的文学技巧融合在一起,以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发人深省的警告,深刻地揭露了美国农业、商业界因追逐利润而滥用杀虫剂和化学药品,给自然生态和人类健康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使这个世界变成了“没有声息、没有生机的春天”,引发了人们对如何利用自然环境的反思,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生态思潮和环保运动的发展。

  逝者虽不可追,但往者却可鉴。每一个地区、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行动起来,为缓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作出各自的贡献。

  “这锦绣的高原,是我们无上的乐土。乐土上的生命,都一样雄健、美丽、和平。”这是70年前楚图南先生为云南大学附中写的校歌《山国的儿女》中的一段歌词,深情地表达了对每一寸故土、每一个生命的无限珍惜和热爱。作为中国内陆和周边邻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云南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保护好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禀赋。

  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尊重生命,循法自然,积极创新保护与发展的新路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取得更大成效。一个鲜花盛开、百鸟和唱,明媚而光鲜、活泼而生动,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春天必将永远驻留在彩云之南。春天为何寂静?春天不该寂静。春天永远不会寂静!

  作者系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长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保护生物多样性从自家花园开始
    (资料图片)从自家花园开始保护生物多样性,每个人都可有所…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