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名未来绿领五一徒步12公里考察科尔沁沙地
2011年5月1日早上7点40分,未来绿色青年领袖协会发起组织的“低碳中国 绿领行动”首届未来绿色领袖训练营正式开始。队员们到达位于吉林省通榆县同发牧场新合屯附近的科尔沁沙地(吉林)生态示范区后与其他4个团队共计120名志愿者胜利会师。训练营由协会秘书长董剑带队。上午九时,示范区负责人,民间治沙英雄万平亲自带领120名来自全国28所高校的志愿者向着科尔沁沙地进军。
向沙漠进军:志愿者徒步考察科尔沁沙地
科尔沁裸露的沙地
在徒步考察过程中,万老师向同学们不时得介绍科尔沁沙地的:科尔沁沙地位于内蒙古东部的西辽河中下游通辽市附近,成为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是中国最大的沙地。科尔沁沙地面积大约5.06万平方千米。科尔沁沙地原来是科尔沁草原,由于人们超载放牧,加上气候干旱,使得 草原演变成了沙地。在嘎达梅林“抗垦”前后,科尔沁草原就“出荒”十一次。今天大部分草原都已沙化,成为科尔沁沙地,属正在发展的沙漠化土地,以风蚀沙地半固定状态为主。目前科尔沁沙地正以每年1.9%速度在发展。有关当局者在努力使沙漠化逆转,当尚无明显成效。但据中国国家林业局最新监测,科尔沁沙地每年绿化面积大于沙化面积约75万亩。科尔沁沙地,是中国四大沙地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沙地,总面积达42300平方公里,位于东北和华北的交界地带。现在的科尔沁沙地,在历史上曾是水草丰美的科尔沁大草原,但由于在清朝的放垦开荒,战乱和建国初期“以粮为纲”大力发展农业的作用下,科尔沁草原下的沙土层逐渐沙化和活化,再加上气候干旱,使这个秀美的大草原,演变成中国正在发展中面积最大的沙地。
在示范区防护林旁的交流
“世界上最大的荒漠化不是自然的荒漠化而是人类心灵的荒漠化”。万老师这句名言深刻道出了造成科尔沁草原沙化的成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有些时期以人为因素为主,是由人的破坏造成的,也就是人们违背自然条件盲目开发造成的。科尔沁沙地系半干旱地带的温带疏林草原,属森林草原与干旱草原的过渡带,土质属于松散的沙性土壤,在天然植被的调节下,保持沙地生态系统相对平衡状态,自然环境不会产生剧烈的退化,然而一旦人为地过度干扰,沙性土壤潜在的自然因素便会激化与活化,从而产生土地沙漠化。科尔沁沙地的变迁史告诉人们,不科学地对待自然.盲目地去开发,会造成土地的沙漠化;过度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也会造成土地沙漠化。过度垦荒耕种是土地沙化最重要的原因。
科尔沁沙地跳动的绿色心
自徒步中途休息时,训练营的队员自发组成各种图案,表达对于科尔沁沙地回归科尔沁草原的美好心愿。队员们与万老师的对话交流始终在友好热烈的氛围中进行,从未停止。“荒漠—绿洲”,是一个心愿,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信仰。队员们被万老师感动,队员们也被自己感动。
训练营队伍徒步沿途经过了草甸草原,草甸,草甸沙地,沙地,沙漠等多种生态更替景观。穿越示范区后进入了内蒙境内,看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荒漠。万老师指着远方告诉大家:示范区恢复的只是科尔沁沙地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未来,我们要继续推进科尔沁沙地的生态恢复!
荒漠—绿洲:训练营的绿色心愿
训练营团队与民间治沙英雄万平老师在一起
4个多小时的徒步考察,让训练营的队员看到了真实的科尔沁沙地,看到了曾经美丽的科尔沁草原,也感受到了一位普普通通的民间治沙英雄的博大情怀!科尔沁寓意“带刀的侍卫”。万平老师坚守这块沙地已经10个年头,其间经历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难以面对,难以战胜的困难,但是他坚持了下来。如今示范区的沙地实现了95%的植被恢复,同时探索起了葡萄园种植为特色的生态经济作物,并带领新合屯的乡亲脱贫致富,走上了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自然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之路。未来绿领的加入,来自全国3000多名志愿者的加入,让万老师结束了一个人的坚守,一个人的战斗!
据训练营组委会介绍,2011年五一组织的首届训练营只是一个开始,未来5年还将组织近300名志愿者实地考察科尔沁,并培养100名优秀的未来绿色领袖,携手中国青年以及社会人士关注并思考科尔沁生态示范区的生态恢复,关注并思考中国民间NGO的可持续发展,关注并思考低碳中国崛起!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