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环境规划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西宁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西宁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http://www.eedu.org.cn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国家信息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4-11

  (五)提高城市规划与管理水平,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深入实施“扩市提位”战略,不断提高城市规划与管理水平,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布局,拉开城市骨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管理功能,不断提高面向全省的综合服务水平以及承接人口转移的能力。

  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依法加强规划管理,健全和完善规章体系、组织体系和考核机制,加快编制和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分区规划和重点建设区域的详细规划,进一步提高规划的前瞻性、指导性和科学性。严格执行各类规划的审批审核制度,切实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

  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推进城市由单中心结构向多单元、多中心、多功能城市格局转变,加大城市骨干道路和市政设施配套建设力度,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承载能力。重点抓好海湖新区开发建设。加大旧城改造力度,提升老城区形象。结合道路建设,统一规划,整体集中改造,综合开发,完成周家泉片区、饮马街片区、建国路片区等旧城改造项目。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建立责权利相统一、条块结合的城市管理体制。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管理模式,实施相对集中管理的综合执法,提高城市整体管理水平。加大市容市貌的整治力度,加强城市公共设施管护工作,规范城市交通秩序,不断改善城市形象。

  (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城市载体功能

  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多渠道加大投入,提高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和现代化水平,使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产业的发展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相适应。

  突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以城市干道骨架网为主的城市路网工程,形成城市“四横十一纵一环”路网骨架,重点做好南环城快速路建设工作,完成建国南路、夏都大道等城市路网重点工程,“十一五”时期基本形成完整的城市环路系统。加强城市道路跨水桥、跨线桥建设,公铁交叉路口全部实现立交。进一步抓好城区小街小巷建设。到“十一五”末,新增城市道路77公里,人均道路面积达到8.5平方米。抓好水系建设,全面规划北川河、南川河、湟水河流域治理工程,对西宁市域范围内120公里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建成宁湖扩建、鲁青公园和西川人工湿地等重点工程,建成第二污水处理厂和城南污水处理厂。到“十一五”末,人均水面达到2平方米。抓好城市绿化建设,围绕南北两山绿化和“三川一水”综合整治,重点实施好大南山公园建设、城区段河道以及滨河两岸的景点绿化工程。到“十一五”末,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城市绿地率达到3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进一步强化城市供水、排水、供电、供气等市政设施管网建设,切实做好各主要街道管线的“入地”工程。到“十一五”末,新增供水管道190公里,新建排水管网135公里。抓好城市亮化工程建设,重点实施火车站、中心广场、新宁广场三片城市亮化以及连接三片的城市主要街道路灯、楼体、霓虹灯亮化工程。

  加快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突出公路建设,积极配合省上做好国道、省道改造,加大县际主干公路建设,逐步形成围绕西宁的环状公路网。到“十一五”末,新增880公里县际公路、610公里县乡公路和110公里乡乡公路。加强水资源调度和管理,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完成盘道水库灌区配套工程,新建西纳川和扩建小南川等中小型水库。配合省上做好‘:引大济湟”调水渠系工程建设,完成第七水厂一期工程,力争全市工业自备水源停止运营。加快信息服务业发展,提高生活生产等领域的信息化水平,推进“城市数字化”工程建设。

  (七)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紧紧围绕把西宁建设成为生态良好、适宜人居城市的要求,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原则,积极推进资源的有效配置、综合开发、循环利用,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厉行节约,逐步形成节约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引导全社会开展节约活动,推广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技术。在生产领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扩大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加快城市中水回用设施建设,淘汰高能耗的工艺和设备,促进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在消费领域,推广节水灌溉,鼓励使用节水节能产品,倡导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行为。在建设领域,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淡水等资源,推广节能型建筑材料,发展城市集中供暖,建设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全面规划、重点突破、因地制宜、治管并举,加大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力度。以建设生态型城市和高原花园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天然林、“三北”防护林、水源涵养林以及湿地保护力度,认真做好退耕还林工作。加快水土流失治理,五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500平方公里。抓好北山特大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深入推进“蓝天工程”,使空气质量力争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面推进“碧水工程”,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5%。扎实推进“宁静工程”,使建成区环境噪声达标覆盖率达到95%以上。实现垃圾分类处理,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2007年实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目标,“十一五”末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迈进。

  (八)不断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分层次推进,加快改革步伐,创新对外开放的思路和办法,提高招商引资水平,不断增强又快又好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不断深化改革。一是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服务型、效率型和阳光型政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提高全程“一站式”服务水平。加快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单位改革,整合资源,调整布局,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进程。二是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着力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三是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专项转移支付、预算外收入收缴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财政管理改革。进一步理顺采购管理体制,规范政府采购办法。全面推进协税护税征管工作,依法加强税收征管。深化支出改革,优化支出结构,努力满足重点支出需要。四是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严格执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完善城市建设融资机制,形成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为目标,鼓励各类所有制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改革政府的服务和监管,创造平等竞争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扩大非公资本的进入领域,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到“十一五”末,个体私营户数达到8.6万户,从业人员40万人,实现销售收入290亿元。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主动把我市的发展同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结合起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知名企业和各类生产要素进入西宁。进一步加强与各兄弟市、区,特别是友好市、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协作,拓展合作空间。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确保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不断调整招商思路,创新招商方式,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规模和水平。“十一五”期间力争引进省外资金350亿元,累计合同利用外资达到15亿美元。

  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始终把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作为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市场体系建设,重点提高投资和产业发展区域的硬件水平。继续加强投资软环境治理活动,积极营造让投资者动心的政策环境、放心的法制环境、顺心的体制环境、舒心的工作生活环境。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办事服务、投资环境评价考核、社会信用等体系建设,强化招商引资项目跟踪服务、投诉举报和责任追究等制度,确保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的扎实推进。

  (九)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更加重视教育事业和科技进步,大力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与创业能力,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保障教育优先发展。以把西宁建成全省的“教育服务中心”为目标,增加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培养实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重视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逐步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完善“两免一补”等资助教育政策,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农村教育提升、薄弱学校改造和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加快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步伐。“十一五”期间,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到2010年基本普及高中教育。

  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体制框架。大力引进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支持开发重大产业技术,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充分发挥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优化创新环境,建成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到“十一五”末,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的1.2%,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

  加快人才资源开发。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造就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广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有技能的产业工人和农村实用人才,扩大数量,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继续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任用、流动激励机制,使人才数量、素质与加快西宁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疾病防控、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体系,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城乡医疗统筹水平。进一步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

  积极发展文化等其他社会事业。突出河湟历史文化底蕴和青藏高原民族特色,挖掘西宁文化内涵。实施文化精品工程,不断推出优秀作品。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强文化场、馆及特色文化景观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体育事业向体育产业转型。加大社区建设力度,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发挥社区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快民政、福利、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档案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切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构建和谐西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扎实推进。

  大力推进劳动就业。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强化技能培训和劳务派遣工作,切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的中小企业,努力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不断扩大社会就业。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加强政府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指导和服务,抓好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鼓励各类下岗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再就业。继续落实好小额贷款、就业服务等再就业优惠政策,扶持困难群体就业。“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就业人数10万人。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进一步加大以养老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力度,逐步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范围,重视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加强劳动监察工作,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养老服务体系和困难家庭援助基金,关心残疾人事业。

  进一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创业致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企业自主分配制度,建立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合理分配机制。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低收入群体特别是贫困人口收入。认真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增加农民工收入。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平安西宁”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和完善“网格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持“科技强警”,完成“三台合一”工程,力争实现“五台合一”。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切实做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青藏高原“五个特别”精神,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观念,使全市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宗教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体制创新,着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人民政府。

  第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切实履行好政府职能,牢固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真正做到人民政府为人民。坚持以人为本,为基层、为群众、为企业多办实事,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干事创业、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二,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的工作制度,继续清理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工作效率的规定和事项。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正确行使行政权力,履行政府职责。深入贯彻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不断提高各级行政执行机关依法行政水平。认真推进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建设,畅通监督渠道,提高行政透明度。

  第三,不断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自觉接受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积极为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与议政创造条件。不断完善政府决策机制,大力推行咨询、论证、公示、听证等制度,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使政府的工作思路和措施更具科学性和操作性。

  第四,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各级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做到干实事、出实效、增实力。要严格落实责任制,做到职责清楚;对各项工作任务做到心中有数,对工作部署和确定了的工作任务要坚决落实,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真抓实干。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加大督查督办力度,确保各项决策和部署落到实处。

  第五,切实加强作风建设。要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加强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文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抓项目落实、抓经济发展、抓人民生活上。要切实加强政府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级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扬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激发活力,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地创造新成绩,实现新发展。

  五、2006年政府工作要点

  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单位生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控制在3%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七次全体会议和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体会议精神,突出发展与和谐这个主题,牢牢抓住项目和招商引资这两个关键不放松,努力做到“六个务必”:务必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务必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务必在发展特色产业上取得新进展;务必在推进城市建设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务必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务必在建设和谐西宁上迈出新步伐。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紧制定规划,分步组织实施,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设施畜牧业,推进畜牧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全力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二是重点抓好88个新开工项目和52个续建项目,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发挥特色动植物资源优势,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理顺园区管理体制,保持园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三是着力打造特色旅游业,做精“夏都”品牌。抓好朝阳物流园区建设,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抓好藏毯集散地建设,做大藏毯产业。抓好专业市场建设,优化消费环境,推动居民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四是集中精力实施大南山生态环境建设、海湖新区综合开发、北山特大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建国南路及周家泉片区开发、生态水系、城市亮化、城市生态及环保工程等七大工程,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五是抓住“创绿”、“创卫”薄弱环节,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创建国家园林、卫生城市的进程。继续实施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封山育林及退耕还林(草)工程,大力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六是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认真抓好农村综合配套、投融资体制、财政及文化、体育等事业单位改革。整合和盘活国有资产,不断创新城市建设机制。七是加强项目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提高招商引资规模。进一步优化环境,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八是大力促进社会就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加快推进“平安西宁”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九是加强基础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推进科技进步,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文化、广播电视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创造西宁美好未来,我们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振奋精神,奋发图强,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实现“十一五”宏伟目标,把西宁建设成为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上一页  [1] [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邢台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
    唐山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
    衡水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
    张家口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
    合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
    开封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
    洛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
    濮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
    漯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
    三门峡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