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构建和谐社会 >> 文章正文 | ![]() ![]() |
|
|||||
| |||||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四个问题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王久玲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第390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21 | |||||
节能降耗工作存在于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我们不仅要高度重视生产环节的节能工作,我们还必须注重消费环节的节能工作。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文件),在“十一五”规划和中长期节能专项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节能政策体系,提出了加强节能工作的具体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必将有效地促进我国的节能降耗工作,尤其在生产环节能比较有效地促进能源利用效率。 (一)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延长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是节约能源资源的客观要求 我国2006年前十五年,新建桥梁十五万座,平均每年建一万座。2000年至2005年,全国高速公路由1.63万公里增加到4.1万公里,平均年增长20.35%;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2439平方公里增加到3252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密度由每平方公里442人增加到870人,住宅建筑面积由44.1亿平方米增加到107.7亿平方米,铁路、港口、机场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均有较大增长。 应该说我国当前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比改革开放初期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但是相比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的居民住房设计寿命仅为70年,低于发达国家。由于规划设计水平落后,加上建设质量较差,住宅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到过欧洲的人都能看到,法、德、英等国家几百年前的建筑物到处可见,至今还在用,而我们的城市里能看到的百年以上建筑物却寥寥无几。 我们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大体上要比发达国家短1/3,可见由于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所造成的能源资源浪费是巨大的,决不可忽视。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是节约能源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二)克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一个时期以来,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现象造成了我国资源和财富大量浪费。因此,避免因经济发展的盲目性而造成的巨大资源浪费,已迫在眉睫。 在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是客观存在,而资源消耗型行业的分布是主观存在。资源消耗型行业布局应以资源消耗最节约为约束条件。由于地域经济的条块分割和片面注重发展速度,缺乏系统性布局的观念,造成了你上我也上,相互攀比,盲目和重复建设的混乱现象。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就应该系统地、科学地,以消耗最低为原则,规划建设资源消耗型行业。 运输系统的规划建设也应遵循科学理性,以效率最大、资源消耗最小为约束条件。同样的运输能力,航空、公路、铁路、水路运输的选择,应以效率和节约为约束条件,使我国的运输网络达到耗能最小、效率最优。 城市的规划建设更应遵循科学的理性,切忌盲目规划、盲目建设。我国城市发展的数量、规模、选址,均应根据未来人口数量、城市及农村人口的合理分布,来选择城市的数量,根据城市功能最优的原则来确定城市的规模,根据少占或不占耕地的原则选择城市地址。 基础设施应长远考量,按百年或几百年来规划建设。无庸置疑,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时间越长就越节约,短视的发展观是造成资源浪费的最大原因。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遵循科学的发展理性,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保障。 (三)克服体制障碍,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组成一台机器的各个部分都能协调运行时,机器的运行效率才最高。经济社会也是一个有机整体,客观上要求,各个组成部分都要协调且有效的运行。联系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就是体制,体制决定着经济社会运行的效率,即决定着各组成部分能否协调运作。目前我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相较经济发展的要求,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由于行政管理条块分割、各部门间相互配合不够等体制障碍,所造成的资源不能被有效利用的情况还比较严重。此外,追名逐利的政绩工程所造成的浪费也是相当严重。城市发展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个和尚一个令”,前者建、后者改,今天建、明天改。同时盲目追求GDP,也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以上这些追名逐利行为,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也浪费了大量的财富。可见加快体制变革,克服体制障碍,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四)提高全社会的质量意识,是建设节约型社会重要任务 产品的质量决定产品的使用寿命。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和发达国家比我们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粗制乱造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假冒伪劣产品还屡见不鲜。虽然对由于质量问题而造成的资源浪费,缺乏统计分析,但由于质量问题所造成的浪费却是随处可见。质量不良不仅造成大量资源消耗,也造成了大量财富损失,使财富得不到有效积累。 |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越是文明进步,越要崇尚节约 节约型社会需要生态工业 贺州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实 提高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保 节约型社会建设应提倡公众参 节约型社会建设中水资源管理 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三点思 治理浪费须用重典 杜祥琬: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 建设节约型社会 |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