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构建和谐社会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把生态建设纳入总体布局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把生态建设纳入总体布局
http://www.eedu.org.cn    作者:赵宝权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8-28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更是一个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社会。生态文明是当代人类文明的重要形态,已得到世界人们的普遍认同。将生态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构成“五位一体”的崭新格局。

一、充分认识生态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生态建设是指恢复、维系主体生物(人类与自然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状态,而进行的生态系统建设的总和。它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极端重要性。

生态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的方法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妥善处理了物质财富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当代与后代永续发展等重大关系。

生态建设,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经济增长基本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全国已有1/3的国土面积受到水土流失的侵蚀,90%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沙化面积占国土近1/5,酸雨面积已占国土的40%,七大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土地、矿产和水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日益明显。加强生态建设,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生态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社会不仅要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和自然的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的基础与条件。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不协调,就不可能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

生态建设,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和纽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人类为了满足无限增长的物质欲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利益的最大化,过度地开发征服自然、违背自然规律,使当代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和人口膨胀等危机。我国不少地区由于生态危机,迫使当地农民远走他乡,成为生态灾民,造成社会发展失调或动荡甚至灾难,影响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加强生态建设,有利于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协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态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阶段性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包括生态环境建设,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小康不仅指小康人口惠及面的增加,而且要实现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全面协调。社会发展是否全面小康,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如果我国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富裕了,但人居环境恶化了,那就不能说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生态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事业。近几年,我国虽然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2006年,我国各项经济指标都已实现,但就是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和人口继续增加,生态压力和资源衰竭还会进一步加大,环境问题会更加突出。因此,加强生态建设,正确处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二、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加强生态建设,改造生态环境,改善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的互惠共生、协调发展的自然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前提和基础。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相继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在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人类被动地适应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形成了上百万年简朴的原始文明。铁器的出现,推动了农业的诞生和生产力的发展,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形成了一万年左右的农业文明。历史进入近现代时期后,人类掌握了变革自然的强大能力,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形成了以“人是自然的主人”三百年的工业文明。工业文明以消耗自然资源和能源为基础,创造了人类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事实证明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可以说以“绿色”为基调的生态文明是人类生存和延续的需要。

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文明体系上看,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地将政治文明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改造生态环境的能力和范围不断扩大,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环境污染加重,自然灾害加剧,生态危机日趋严重。因此,在我国已经着力实施建设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大文明基础上,应将生态文明纳入人类文明体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四个基本目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四者之间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科学的制度保证和强大的智力支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分别体现着生态文明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而生态文明所创造的生态环境又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态基础。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与三个文明有着明显的差异,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中的应有之义。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的必然选择。

三、生态建设当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范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将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方面建设密切配合、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总规划。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中央领导集体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使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提出了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比较明确地提出了坚持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了要使“社会更加和谐”的新任务。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其协调问题。近几年,随着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的提出,更加明确了生态建设的重大作用,为把生态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奠定了理论基础。

审视中国国情,生态建设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我国是一个人口超级大国,资源贫乏,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生态失衡、生态危机随处可见,生态恶化已经成为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长期的战略问题。因此,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来认识生态问题,将“生态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在战略上,应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提高到战略地位,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五位一体”,相互促进。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生态建设提供生存基础和条件。在实践上,把生态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硬指标,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硬指标,把生态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更加科学和全面发展。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北碚区委宣传部部长)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原创]关注农村热点 支援生态
    长江洪水与生态建设
    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
    一个重化工区的生态建设实践
    江西龙南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
    加强生态项目管理,推动我国
    生态承载力与崇明岛生态建设
    生态建设与相关产业的开发
    开展生态修复的启示与建议
    生态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