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舞者(2)
由于蛾的种类太多,我常常不得不在一大群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蛾子中,筛选拍摄对象。有一次,当我正在专心拍摄那些色彩艳丽的蛾子时,一只大蛾子从我身边惊飞掠过,落在了几米开外的一个木架上。我顺着望去时,却怎么也找不到它了,刚才明明看见它降落在那里,怎么一下失踪了呢?我细细地搜寻起来,但还是一无所获。正欲返身离开时,一片落在木架上的“枯叶”却突然动了一下。哈!原来这是刚才逃走的那只蛾。它翅膀花纹和外形太像一片残破的枯叶了,中间是“叶脉”,两边是一些暗色的支脉,“叶面”上还有些霉斑和千枯的皱纹,“叶子”的上端分明还有被昆虫啃咬过的一弯缺口。如果它不动,在枯枝败叶遍地可见的树林里是决不可能发现它的。我叹服大自然造物的神奇与公平,在有了大名鼎鼎的枯叶蝶之后,也没有忘记让一只笈笈无名的蛾子拥有这种巧妙的伪装。 临界中的蛾子
我们每天都可能忽略许多细微的生物,但当将它们放大时,它们便会带你进入另一个有趣的令人惊异的世界。蛾类的花纹和色彩常常给人目不暇接的感觉,但与蝴蝶相比蛾类的确太小了,要仔细观察一只小小的蛾子很费眼神,以至于过去的学者把蝴蝶叫做“大鳞翅目”,把蛾类叫做“小鳞翅目”。
![]() |
现在,我正将一只天蛾放大的图像在计算机上仔细观察,这种蛾子平时看上去是那样普普通通,我一直认为它的色彩很简单——也就是身躯和前翅呈青褐色,后翅有些桃红色,除此之外似乎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了。但当它的数码照片在计算机上打开时,我才发现它的色彩与花纹竟是那样的复杂——前翅看上去就像一片深秋的草坪,外侧是几片淡淡的枯黄色,向里渐渐出现了淡绿色,然后是一条明显的暗绿色波带,靠近翅膀基部还有一条更明显的褐绿色斜带,翅膀下侧是一片深浅不一的褐色鳞毛丛,像一小片正在干枯的杂草。翅膀与身体相连接处是更长的鳞毛丛,像茅屋的顶。头部则为深棕色,毛茸茸的如同棕熊皮毛。令人惊奇的是,两条蛋黄色的触角,竟似长满吸盘的章鱼触手。而后翅那片桃红其实是由深红到粉红的多种红色组合而成,像一片褪了色的旧地毯。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延伸阅读
|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