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气候变化 暑期社会实践 节能减排 生态文明 环保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低碳经济 空气质量 健康 能源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低碳 >> 低碳ABC >> 正文

强化低碳发展 推动绿色转型

发布日期:2016/6/16 23:40:22 作者:佚名 出处:中国科学报

  编者按

  在6月14日第四个“全国低碳日”主题宣传活动上,《浙江省低碳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发布,这是全国首个发布的“十三五”省级低碳发展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我国今后会将低碳试点扩大到100个城市。未来国家政策导向一定是朝着更绿色、更环保、更低碳方向倾斜,一个城市、一个省区或一个企业注重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并及早付诸行动,对提升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重大意义。那么,我国低碳城市试点建设进展如何?如何建设低碳城市?应知版进行解读。

  概念解析

  什么是低碳城市?

  低碳城市简单讲,就是指那些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较低的城市。低碳城市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管理以低碳社会为建设目标和蓝图。

  低碳城市建设包括:开发低碳能源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基本保证,清洁生产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环节,循环利用是建设低碳城市的有效方法,持续发展是建设低碳城市的根本方向。

  任务要求

  试点工作如何推进?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有明确的任务要求。

  一是明确工作方向和原则要求。要求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开展低碳试点的根本要求,以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原则,进一步协调资源、能源、环境、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的关系,合理调整空间布局。

  二是编制低碳发展规划。要求结合本地区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等方面情况,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的低碳绿色发展模式。发挥规划综合引导作用,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增效、增加碳汇等工作结合起来。将低碳发展理念融入城市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中。

  三是建立以低碳、绿色、环保、循环为特征的低碳产业体系。要求结合本地区产业特色和发展战略,加快低碳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应用。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建设低碳交通网络。大力发展低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四是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编制本地区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加强温室气体排放统计工作,建立完整的数据收集和核算系统,加强能力建设,为制定地区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提供依据。

  五是建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确立科学合理的碳排放控制目标,并将减排任务分配到所辖行政区以及重点企业。制定本地区碳排放指标分解和考核办法,对各考核责任主体的减排任务完成情况开展跟踪评估和考核。

  六是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个人和家庭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引导适度消费,抑制不合理消费,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推广使用低碳产品,拓宽低碳产品销售渠道。引导低碳住房需求模式。倡导公共交通、共乘交通、自行车、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

  □ 难点

  在目前42个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中,各个城市发展阶段不同,对创建试点工作的推动力度不同,人员、技术、资金、数据等基础能力不同,所以试点进展也是参差不齐。我国低碳城市发展面临以下4个突出问题:第一,地方政府对绿色低碳发展的认识不到位,认为节能、环保、低碳会影响城市的经济发展。第二,建设低碳城市缺少全面、长期、明确的战略规划。第三,中国低碳城市建设基础薄弱,居民低碳意识不强。第四,碳金融体系尚不完善,低碳城市发展缺乏关键着力点。

  试点进展

  探索符合国情的低碳发展之路

  自 2008年世界自然基金会选定上海市和河北省保定市作为低碳城市试点开始,我国低碳城市进入发展阶段。保定提出“中国电谷·低碳保定”目标,上海在世博会期间践行“低碳世博”。

  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了第一批低碳省区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结合区域代表性、地方的工作基础和工作意愿等因素,选择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等5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等8市作为低碳试点省市。2012年,又启动了第二批试点工作,入选条件更严格,试点工作要求也更高。目前,全国共有42个国家低碳省区低碳城市试点。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日前表示,今后会进一步将低碳试点扩大到100个城市。

  人均碳排放达到多少才能称为低碳城市?低碳城市的标准和评价指标是什么?在这方面虽然国内外有许多机构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并未出台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对此,专家解释说,我国推动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并不是按照绝对的低碳评价标准去开展的,而是综合考虑各试点的区域代表性、工作基础、工作目标、工作意愿等方面,在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产业特征和资源禀赋的地区,探索符合国情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试点案例

  低碳城市建设的镇江样本

  江苏省镇江市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为全国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城市碳排放管理平台为载体,以峰值目标为导向,以项目碳评估和区域碳考核为突破口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首创“低碳城市建设管理云平台”。这一平台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智能分析等信息化技术,整合多个部门的数据资源,包括国土、环境、资源、产业、节能、减排、降碳等,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相关工作的系统化、信息化和空间可视化。

  率先提出了碳排放峰值。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镇江率先提出了碳排放峰值。在对减排情景进行深入分析后,镇江最终确定了达峰路径,即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强减排路径,争取在2020年实现碳排放峰值。

  实行区域碳排放考核。明确路径以后,镇江实行了区域碳排放考核,发挥指挥棒的导向作用。2014年开始,全市以县域为单位,实施了碳排放的总量和强度的双控考核。

  在产业的低碳转型方面,镇江通过核算各工业、各行业的排放量,根据其排放数据与其利税、从业人员、产值等比较,确定哪些必须淘汰。

  在企业碳管理方面,将48家企业被纳入重点碳排放企业,并对其实施煤、电、油、气消耗及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的在线监控和企业碳资产管理。

  开展项目碳评估。镇江制定了《镇江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影响评估暂行办法》,在全国率先实施碳评、能评、环评等“多评合一”,构建产业发展的防火墙,从源头上控制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项目。

  项目碳评估是在能评和环评等预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资源利用、经济贡献、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方面,建立包括单位能源碳排放量、单位税收碳排放量、单位碳排放就业人口等8个指标构成的评估指标体系,科学确定指标权重,从低碳发展的角度综合评价项目的合理性和先进性,并将评估结论作为项目建设的必要条件。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 下一篇文章:

  • 上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