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气候变化 暑期社会实践 节能减排 生态文明 环保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低碳经济 空气质量 健康 能源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低碳 >> 低碳城市 >> 低碳城市 >> 正文

走“低碳”之路:承德要打造可再生能源“示范城”

发布日期:2010/3/16 11:05:08 作者:韩元信 出处:承德晚报

  我市开发区西营金象小学原来没有采暖设施,冬季取暖仅靠临时采用的液化气燃烧炉,教室不暖和,而且空气质量差。2009年冬季采取了“一体化高效地源热泵机组”进行取暖后,室内温度保持在19—23摄氏度,冬季运行费用为每平方米18元左右,而且夏季还可以制冷,节能效果显著。为此,市可再生能源协会3月12日在金象小学召开了现场会。如果这种地源热泵取暖系统在我市山区的学校进行推广,将使贫困山区孩子得到更多温暖。

  最近,“低碳”一词频现于我们生活中。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充分利用“阳光”、“地热”、“风力”、“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带来的效能,为现代生活服务。

  我市是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的城市。

  “太阳能日照时间每年平均为2760个小时,年辐射到地面总量约相当于每平方米230千克标煤,属于十分丰富地区;全市风能可开发面积3000平方公里,可开发量360万千瓦;水资源总量为37亿立方米,水能储藏量78万千瓦,占全省水能资源可开发量的三分之一,且地下水质好、水温适宜,回灌条件良好,适合地下水浅层地能的开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技术科科长毕世军向记者介绍道。

  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是我市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具体表现在转变建筑用能式、缓解热源紧张局面。

  “2009年——2010年全市建筑施工面积约为127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15万平方米,其中市区新增建筑施工面积852万平方米左右,建筑竣工面积355万平方米。全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面积为1032万平方米,热煤分散供热面积为296万平方米,地源热泵供热面积70万平方米。”毕科长说,预计2020年供热面积将达10286万平方米,全市供热资源面临较大压力。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有利于调整承德建筑用能结构、缓解我市城市热源紧张的局面。

  但是,我市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推广并不理想。以地源热泵的发展经历来说,就经历了起步期、困难期。市可再生能源协会会长王贵君告诉记者:“2001年至2008年我市地源热泵供热面积50万平方米,发展缓慢。随着我市建设加快、城市规模的扩大,特别是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低碳生活’的追求,自去年开始‘地源热泵’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市场需求迅速增加。”

  据悉,我市近期可再生能源应用以太阳能和地下水源热泵技术为重点发展和实施领域,今后两年内在双桥区、双滦区、开发区和营子区要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35个,总建筑面积约360万平方米,其中2010年完成太阳能光热与建筑一体化和地下水源热泵技术应用项目面积比例为15.9%,2011年完成太阳能与地源热泵结合系统应用项目和地下水源热泵技术应用项目面积比例为84.1%。

  令人振奋的是,今年市政府决定参加4月份组织的全国第二批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申报工作,通过太阳能热水、太阳能取暖、照明、地源热泵采暖制冷等项目,带动全市可再生能源技术规模化应用及产业的发展。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 下一篇文章:

  • 上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