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热门
- 没有文章
最新推荐
给低碳交通一条智慧通道
发布日期:2010/8/5 11:07:33 作者:刘川 出处:四川日报
如果中国、印度的汽车拥有量和美国持平,那么整个地球将变得无法居住。
通过买卖许可证的供求关系来决定交通许可价格,即每个人为自己的碳排放量埋单。
政府要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起到引领作用,要实实在在地做事情,而不是“赶时尚”
人物名片
谢丽 (Sheri Markose),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计算金融与经济代理中心创始人兼主任,曾任英国科学技术前瞻办公室2006智能基础设施系统项目的首席研究员,负责设计绿色智能基础设施,旨在降低市中心道路交通导致的负面外部效应。
实习记者 刘川
7月29日,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举办气候变化报道媒体研修班,主题是低碳交通的未来。各界代表就交通和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展开激烈讨论,交流探讨英国和中国低碳交通的现状及应对交通产生的巨大碳排放所采取的相关举措。就此话题,本报记者专访了与会的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谢丽。
成功的标准不应是“有房有车”
记者:能否简单介绍交通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
谢丽:2009年国际能源署出版的《运输、能源与二氧化碳:迈向可持续发展》报告表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约有25%来自交通运输。
联合国的千人汽车保有量数据显示,中国每千人的汽车保有量为10辆,而在美国,每千人拥有700多辆汽车,如果中国、印度的汽车拥有量和美国持平,那么整个地球将变得无法居住。
大众传媒总是将有房有车描述为成功人士的标准,这一误读可能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据专家估算,如果现有经济趋势保持不变,那么全球汽车总量在未来30年内会翻倍,达到14亿辆。要解决这一问题,每个人都必须参与并积极行动起来。
每个人为自己的碳排放量埋单
记者:您所倡导的智能化交通基础设施是怎样设计的?
谢丽:实践低碳交通主要有两种方式,减少出行量或提高车辆能效。我提出的第三种出路在于智能化交通基础设施。这是基于信息交通技术的数字监控系统,凭借它,我们对路面交通可以像电脑游戏一样进行数字模拟,对红绿灯、道路和拥堵情况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得知到底是哪些人在拥堵的时候进过堵点以及他们前行的方向等,从而可以通过“交通拥堵费”等各种方式来控制通过市中心的流量。
碳排放交易系统(ETS)是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进行智能化治理的基础。交通拥堵会增加30%的碳排放。为控制车流量,发放在城市的交通高峰时段进入市中心的许可证,通过买卖许可证的供求关系来决定交通许可价格,即每个人为自己的碳排放量埋单。这样能够通过市场的方式,控制城市的交通流量,减少非必要个人碳排放量。
同时,我们提倡更为大胆的城市规范,提高道路利用率,实现“市区轨道交通与自行车零距离衔接,郊区汽车与轨道交通便捷换乘”的出行方式,推进和完善公共自行车租赁制度,最大程度降低经济对环境的负面效应。
伦敦要缴纳10英镑交通拥堵费
记者:成都堵车近年比较严重,英国在低碳交通和缓堵方面有何经验可与我们分享?
谢丽:伦敦从2003年开始征收交通拥堵费。从周一至周五,凡于早上7点到下午6点30分期间进入伦敦市中心的普通轿车,都要缴纳5英镑的交通拥堵费。目前已经上升到10英镑,但公交车、急救车以及新能源汽车除外。新能源汽车还能享受免费停车的待遇,这又能省下一笔不菲的费用,足以弥补新能源汽车和普通汽车之间的差价。
交通拥堵费的征收非常敏感。伦敦市政府在政府网站公布了交通拥堵费的流向,我们看到政府将征收的费用用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新建地铁、人行天桥等,为那些不能乘车出行的人们提供便捷,从而实现相对公平的原则。
这次来中国,我发现很多城市在公共交通方面和做得好的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需要加大公共交通各方面的优先权来提高公交速度,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舒适性,同时降低公共交通成本。在最后一点上英国做得不足。上海、深圳的地铁和伦敦一样,按乘车里程收费,但是我觉得公共交通应该像北京一样,由政府补贴。如果开征了交通拥堵费,则应将这笔费用用于改善公共交通。
电动车技术成熟但社会系统工程要跟上
记者:很多城市倡导发展新能源汽车,您怎么看待新能源汽车和它未来的生存空间?
谢丽:从汽车行业节能减排趋势来看,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汽车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未来不能再生能源的进一步枯竭,发展新能源汽车也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一环。虽然电动车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其依赖的社会系统工程并没有跟上。举例说,顾客在买电动汽车时会有顾虑,如果我的车在路上充不了电怎么办?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现在的加油站遍地都是,但并没有相应的充电桩或者充电站,一般的维修点也不能维修新能源汽车。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低碳似乎成了全球的热门词汇。不管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将低碳挂在嘴边。我觉得要鼓励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引领作用,要实实在在地做事情,而不是“赶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