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热门
- 没有文章
最新推荐
苏伟:中国低碳发展必须坚持和经济发展相协调
发布日期:2011/1/10 22:24:26 作者:刘燕 出处:金融界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首席谈判代表、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今天表示,中国的低碳发展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对西方工业革命履行 的反思,是具有中国特色低碳发展的道路;气候变化、低碳发展应坚持统筹协调,有序推进,兼顾不同领域发展目标,有理有序地推进。同时他认为把握中国低碳发展的内在尺度 ,首先应坚持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相协调,使应对气候的政策和经济发展的政策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来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当中增强应 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苏伟指出,气候变化问题是当前国际上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全世界都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挑战。说到气候变化问题可能还得讲讲历史的根源,从根上讲气候变化问题主要还是发达 国家在200年工业化过程中,无约束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这是一个事实,但这并不是说,其他人类就没有责任了,把责任推给发达国家。
他强调,中国对于气候变化问题一直非常关注。因为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是相当的脆弱,从这个意义上来 讲中国是最大的气候变化影响受害者,所以中国对气候变化问题有着深刻的感受,气候变化也是一个深刻和严峻的危害。中国从国土面积也是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阶段而 言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人均GDP排名100位左右,中国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么的富裕和发达,在200多个国家当中还是在中间,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距离。
他进一步指出,如果按照联合国贫困的标准,一天1美元,中国还有上亿的贫困人口,所以中国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方面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中国13亿人口是向往,而且应该 都过上一个有尊严的生活,这就要求必须要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能源供应排放的空间,而且全球气候变化大的背景下,中国不可能重复发达国家高消耗,高排放传统发展道路, 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中国的科学发展不仅仅关系到中国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事业,更多也关系到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所以,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本着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高度负责的精神,我们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要的思想,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那么中国的低碳发展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 观的具体实践,也是天人合一,传统文化蕴含在当地的升华,也是对西方工业革命履行的反思,是具有中国特色低碳发展的道路。他认为把握中国低碳发展的内在尺度,应当坚持 几个原则,首先坚持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相协调,使应对气候的政策和经济发展的政策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来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当中 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第二、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和程度。第二个方面要既使采取了减缓的措施,也不见得遏制住气候变化的趋势,气候肯定要发生变化,肯定会带来不利 的影响,如何适应不利的影响,苏伟认为只要是平衡性的问题。对于气候变化以及将来带来的影响,必须采取实验性的措施,减轻造成的损失,减轻气候变化长期的不利影响。所 以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第三、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并举,这也很重要。因为最重要解决气候变化的问题,可能除了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之外,除了提倡节约资源,节约能源的理念意识之外,科技 和技术的创新都是必不可少,只有靠科技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突破口,才能够最终解决气候变化的问题,那么科技的支撑作用对于发展也非常明确。
第四、坚持政府主导和全民参与。靠政府有些问题可能也解决不了,可能还需要全民不断提高的意识,自觉的行动,特别是企业,企业也是包括在全民的参与过程当中,不仅仅是 老百姓,从企业这个层面,作为企业法人来讲也有作为全社会参与的一部分,要发挥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主导作用,明确以及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职责,要开展 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良好的舆论氛围,增强企业的参与程度和社会责任感,引导鼓励公众积极主动参与应对气候变化。
总而言之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要坚持统筹协调,有序推进,兼顾不同领域发展目标,有序推进低碳发展。最后苏伟指出,发改委从去年开始在全国开展低碳省区,低碳城市试 点示范的工作,这也是落实中央提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倡导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活动。低碳发展关系到全球的未来,关系到人类的福祉,气候变化的后果各国共同来面对, 各国携起手来,各尽所能,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做出各自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