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气候变化 暑期社会实践 节能减排 生态文明 环保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低碳经济 空气质量 健康 能源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低碳 >> 低碳城市 >> 低碳城市 >> 正文

保定市聚焦低碳产业低碳交通与低碳生活

发布日期:2011/11/25 7:55:53 作者:佚名 出处:赛迪网

  11月24日消息,赛迪投资顾问《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研究》近日在京发布,赛迪投资顾问低碳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指出:低碳技术对经济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全球发达城市纷纷把构建低碳城市作为提升城市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不断取得突破的形势下,率先启动低碳城市建设的城市在发展竞争中已占据先机。

截止到2011年11月,我国正在规划建设的低碳城市,已经形成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格局分布,即以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西南地区四个经济区为重点聚集分布。未来低碳城市建设将以点带面呈辐射式发展,由四大区域向全国迅速拓展,形成燎原之势,各地低碳城市建设重点愈加突出、特色鲜明。与此同时,各地加快建设低碳城市的同时越来越注重与“民生”相结合,使低碳城市建设在低碳的同时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

图1 中国低碳城市区域分布特征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赛迪投资顾问整理 2011,11

环渤海地区自然资源、工业、科技、人才等要素丰富,海陆空交通网络发达,是中国北方活跃的经济体和工业聚集区。目前环渤海地区不仅拥有能源、化工、冶金、建筑、机械、纺织、汽车等传统工业,还有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工业结构调整已经初见成效,并形成了对低碳城市建设构成支撑作用的金融环境。保定市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大北京都市圈,拥有建设“低碳城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图2 环渤海地区低碳城市分布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赛迪投资顾问整理 2011,11

保定:聚焦低碳产业、低碳交通与低碳生活,选择适合城市发展实际的低碳路径

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两个试点城市之一和中国首批八个低碳试点城市的重点发展对象,保定市以低碳产业、低碳生活和低碳交通三大领域为重点突破口,通过打造“中国电谷”、“太阳能之城”树立城市品牌,推进低碳城市建设。

保定市通过依托英利新能源、中航惠腾、天威、风帆等低碳高新技术企业,以发展新能源产业为核心,从根本上奠定建设“低碳保定”的经济基础。保定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聚集了170多家新能源企业,形成了光电、风电、节电、储电、输变电与电力自动化设备制造等新能源设备制造业六大产业集群。其中,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全产业链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企业之一,中航惠腾公司则是国内最大的风电叶片生产企业之一,国电联合动力公司是国内风电整机企业的五强企业之一。

保定市通过实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全面提高城市低碳生活质量。通过启动“蓝天行动”,保定市优先采用集中供热、热电联产供热、天然气、地下水源、低谷电蓄热锅炉、电低温辐射等清洁能源技术,并预计于2012年全面取缔市区内1100台燃煤锅炉;通过实施“碧水计划”,对市区内排水管网络实施全面改造,病重点完善白洋淀流域的综合治理;进一步深化“绿荫行动”,加快城市绿化步伐,预计到2015年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3.5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3%。

保定市被列入全国首批低碳交通试点城市,预计在智能交通、交通基础设施、运输装备、交通运输组织模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等六大领域全力打造低碳交通体系。未来3年内,保定市将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全面推广温拌沥青低碳铺路技术,预计可节约燃油25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50吨以上;未来5年内将在高速公路沿线相关地域安装70000盏LED灯,预计年节约电能8300万度;大力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在“十二五”期间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高到15%以上。

图3 保定市低碳城市分布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赛迪投资顾问整理 2011,11

目前,保定市拥有国家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化基地、国家太阳能综合应用科技示范城市、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基地、国家新能源高科技术产业基地等多个国家级低碳能源研发基地,良好的政策、资源与技术优势为保定市建设低碳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定市已成为建设低碳城市的“排头兵”。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 下一篇文章:

  • 上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