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气候变化 暑期社会实践 节能减排 生态文明 环保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低碳经济 空气质量 健康 能源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低碳 >> 低碳经济 >> 正文

广东“十二五”碳强度要下降19.5% 为全国最高

发布日期:2012/1/11 16:14:22 作者:佚名 出处:南方日报

  新年伊始,记者最新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正式批复同意《广东省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这是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启动一年多以来,全国13个低碳试点省市中首个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的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这意味着广东低碳省试点进入全面组织实施阶段。与此同时,国务院上月正式印发《“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明确分解给广东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任务是“十二五”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即碳强度)要下降19.5%,为全国各省(区、市)中最高。

  省开展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省发改委副主任鲁修禄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这既是压力,也是机遇。这场“推进新的产业革命”的绿色低碳发展大潮,正在为加快转型升级的广东注入新的动力。

  作为中国低碳省试点实践的代表,去年底亲历全球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德班会议,鲁修禄深有感触:汪洋书记在刚刚闭幕的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上指出,提高科学发展能力要始终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当前有成效、长远可持续的事要放胆去做,当前不见效、长远打基础的事要努力去做。当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工作,已不仅仅是国家层面参与国际谈判的需要,更是地方层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低碳发展的目的不是限制发展,而是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

  面临巨大压力

  粤碳强度下降指标全国最高

  鲁修禄介绍,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中,对“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作了地区分解。其中,广东“十二五”碳强度要下降19.5%,为全国各省(区、市)中最高。

  作为新设的约束性指标,碳强度指标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能源强度(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指标。按国家分解下达的任务,“十二五”时期,我省节能目标任务是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8%。

  19.5%看起来比18%高1.5个百分点,但事实上碳强度与能源强度是正相关关系,能源消耗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相比而言,碳强度指标比能源强度指标内涵更为丰富,降低能源强度只是单纯强调节约能源消费量,没有体现对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的鼓励政策,而降低碳强度既体现了鼓励和促进非化石能源发展的要求,又可达到节能的目的。这两个相关指标可以说是唇齿相依,一般能源强度指标完成了,碳强度指标则可同步完成。

  据初步预测,去年我省单位GDP能耗下降在3.5%左右,有望超额完成3.4%的年度目标。但有关部门表示,在节能指标比较先进的基础上,我省节能空间已非常有限。后续4年的节能任务只会更重、压力将会更大。

  对此,鲁修禄表示,“十二五”时期,我省工业化、城镇化步伐还将加快,一批石化、钢铁、装备等重大项目将加快建设并投产,产业结构重型化趋势进一步明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用能的刚性需求也将不断增长。

  “目前,我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已经处于国内较低水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4%左右。因此,我省要完成‘十二五’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的目标任务面临巨大的压力和困难。”鲁修禄说。

  提高能源(碳)生产率

  “结构减排”助推转型升级

  那么这些约束性指标,当真无法完成了么?

  鲁修禄指出,能否完成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看结构如何调整以及结构调整的成效。“重大耗能项目上得越多,碳排放肯定越高。相反,服务业在三产结构的比重越大,碳强度的下降率也越大。”

  鲁修禄说,转型升级是个动态概念。应该说,过去我们说的产业转型升级,主要强调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即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大幅度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如今,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主要是提高能源生产率或碳生产率,这已成为衡量一个行业、一个企业或一个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为什么节能环保产业在国家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位居首位?因为这是未来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柱和保障。因此,抓结构调整,抓转型升级就是抓节能减碳。

  鲁修禄透露,目前我省正在进行“十二五”碳强度下降指标的分解工作。将根据各市实际情况,把指标分解到21个地级以上市。

  对于减少碳排放,鲁修禄认为,主要应该从调整结构入手,进行“结构减排”。首先从广东的经济结构看,三次产业结构具有很大的优化空间,服务业比例偏低。“目前全省只有7个市的服务业比重在40%以上,其中广州最高,达61%,排第二位的深圳为52.7%。”据有关专家测算,服务业能源消费水平仅为工业的1/5。就广东来看,2010年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水平为0.753吨标准煤/万元,为全国最低,而服务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水平为0.301吨标准煤/万元,不到工业的一半。

  其次是加快工业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大对水泥、钢铁等高耗能、高碳排放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进一步淘汰落后的高碳排放产业,加强新上项目的节能评估审查控制准入,就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腾出发展空间。

  三是要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发展核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优化火电结构,淘汰小机组,大力发展百万千瓦级的大容量、高参数、低能耗发电机组。此外,还要加快发展低碳建筑,加快发展低碳交通,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

  增强碳汇能力

  “绿”“蓝”碳汇实现间接减排

  鲁修禄指出,碳汇是指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够有效抵减碳排放。努力增强碳汇能力可以说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间接减排方式,是“结构减排”等直接减排方式的有益补充。

  鲁修禄说,碳汇主要来自于自然生态系统,森林和海洋都是重要的碳汇来源。对于增强碳汇能力,一要加强森林抚育经营,增强林业综合效能,建设现代林业强省。探索高效碳汇林经营模式,建立森林碳汇监测与计量技术标准体系。二要开展石漠化治理,加强湿地保护恢复和森林公园建设,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三要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和重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探索建立蓝色碳汇生态功能区。积极发展碳汇渔业,建设海洋碳汇渔业示范基地。

  创新体制机制

  行政手段与市场引导相结合

  鲁修禄说,广东低碳试点工作自2010年11月启动以来,国家发改委在低碳发展政策规划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对外合作、重大专项基础研究、高层次交流培训、工作能力建设等方面都给予了广东很多的支持和指导。此次的批复中也对广东省低碳试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我省的试点工作是莫大的鼓舞。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汪洋书记亲自参加低碳省试点启动大会,朱小丹代省长多次亲自出席国家和省的低碳试点工作会议,并提出了着力探索低碳发展体制机制的工作要求。在这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广东低碳试点完成了大量探索建立体制机制的基础性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比如建立省低碳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设立省低碳发展专项资金、成立省低碳发展专家委员会等。

  鲁修禄表示,国家发改委批复中一个重点就是要强化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尝试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推动实现低碳发展目标。

  在低碳试点探索中,将与“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更好地结合起来,积极探索行政手段与市场引导相结合促进节能减碳的体制机制,如在省内试行年度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逐步建立省内省际碳排放交易市场。研究在省内实施低碳产品认证和标识制度,鼓励低碳产品的推广和应用。研究出台有利于促进广东低碳发展的财政、税收、价格、投融资、能源管理等项政策,为低碳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努力将广东建成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示范区。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 下一篇文章:

  • 上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