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气候变化 暑期社会实践 节能减排 生态文明 环保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低碳经济 空气质量 健康 能源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低碳 >> 低碳城市 >> 低碳城市 >> 正文

中科院院士来杭州谈“低碳” 建议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发布日期:2012/5/17 2:05:34 作者:王帆 陶杰… 出处:杭州网

“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现场。

  杭州网讯 “假如格陵兰岛融化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答案是,整个海平面将上升6m,漫哈顿、华尔街等城市将被整体淹没,上海同周边地区的400万居民也将迁移。”

  今天上午,由中国科学院、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办的“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在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学术报告厅举行。

  专家们通过引用报告数据、调查图表等,分析了当前“气候与环境”的现状,并提应对意见。

  我国气候变暖速率为0.23℃/10年

  2007年初,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表的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过去的100年里(1906-2005),全球平均气温升高0.74℃。可见,全球气候变暖也已成为“毫无争议”的事实。

  根据我国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我国的升温趋势与全球基本一致,变暖速率为0.23℃/10年。

  气候的变暖,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不仅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加重,也加剧了冰川的融化。自1950年以来,中国大部分地区冰川面积缩小了10%以上,预计到2030年全海域海平面上升将达到80-130mm。

  植树造林抵消了近1/3的碳排放量

  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科学学院院士费维扬认为,应大力发展低碳技术。“致力于以碳基化石能源为基础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向以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全球气候变暖,碳排放是主要原因之一。”中国科学学院院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长方精云表示,气候变暖,主要是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所致,尤其以人为的碳排放为主。

  方精云认为,要应对气候变化,就应降低碳排放量,不仅要加强技术创新、发展新能源,还应有节能减排政策和措施来保障。“地区城市,可通过统计化石燃料使用量、模型推算等方式,来加强对碳排放量的监测。”

  此外,方精云还指出,大面积的植树造林,也可增强自然界对碳的汇吸收能力,降低温室气体浓度。“从1981年到200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抵消了我国同期碳排放量的近1/3。”

  建议杭州大力发展自行车交通 

  杭州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低碳城市的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作为全国率先提出打造‘低碳城市’目标的城市,杭州如何将低碳技术更好地融入城市建设呢?

  “汽车尾气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减少尾气排放,是降低碳排放量的有效途径之一。”费维扬建议,杭州可借鉴荷兰等国家的经验,大力提倡自行车交通运输。“多发展公共交通,多骑自行车。”

  同时,费维扬还指出,杭州还应通过发展新能源、节能减排、碳捕集封存等途径减少碳排放量,降低污染。取而代之的是没有碳排放的电能,比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能等。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 下一篇文章:

  • 上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