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气候变化 暑期社会实践 节能减排 生态文明 环保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低碳经济 空气质量 健康 能源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低碳 >> 低碳城市 >> 低碳城市 >> 正文

太阳能深入居民生活 保定成低碳领跑者

发布日期:2012/10/10 9:27:33 作者:佚名 出处:中国广播网

太阳能深入居民生活保定变身“低碳城市”领跑者

  保定新世纪花园小区的太阳能环保路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河北保定,以“保卫之都,安定天下”而得名,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如今,这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正在全面探索太阳能的综合利用,让阳光融入生活,变身全国“低碳城市”的领跑者。中央台《倾听河北》采访团记者王求深入保定进行报道。

  崔仲先:投资了50万,建立了景观灯,太阳能等、草坪灯,还有庭院灯。

  记者:那硅片在哪儿?

  崔仲先:就在这儿,现在该更新换代了。

  晚上6点,夜幕降临,保定新世纪花园小区亮起了路灯。居民齐女士说,太阳能路灯,这是他们小区最大的特色。

  齐女士:这是新能源,太阳能。这小区是新建的,利用太阳能比较彻底。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好多灯都是太阳能的,别的小区没有这么多太阳能灯。

  新世纪花园社区居委会负责人崔仲先介绍,小区1151户居民,入住时就家家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小区门禁系统旁还建起了小型太阳能光伏电站。

  崔仲先:主要是应急停电时,24小时监控不停电。我们这个公共太阳能用电,给每户居民每月节约三毛一,一年可以节约10万度电;按照一度电是390克标准煤,一年能节约39吨标准煤,同时向大气层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少98吨。

  除了算经济账、环保账、低碳生活的理念也逐步渗透。

  康大爷:比如洗澡,用太阳能,洗澡时接上大盆,人在底下站着,洗完以后用它冲厕所或涮墩布……

  康大爷一家7口人,在他家里,自来水绝对不会直接流入下水道。

  康大爷:我们一个月平均3吨水,我们没有一次用水,都是二次用水或三次用水。我们陆续学习这种观念,要求低碳生活以后,我们就更注意了,包括洗手,先使脏水洗,再使干净水冲。

  记者:它比平常直接下管道,多了好多麻烦,得弄桶,全家人都自愿(这么做)吗?

  康大爷:都愿意,因为习惯了,连我孙子都形成这种意识了。

  和新世界花园一样,保定的159个社区已经完成了太阳能照明改造工程。

  电谷国际酒店工作人员:今天的酒店光伏发电显示屏显示,当前发电功率是91.7千瓦,今天的发电量是105.6千瓦时……

  同在高新区的电谷国际酒店绝对能算保定的一处景点,从酒店的外观看,这座商务酒店没什么特别。不过,酒店的南侧立面安装的玻璃幕墙每天都能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可以直接并入电网。酒店,于是变成了一座小型发电站。

  电谷国际酒店是国内第一座大规模、多角度利用太阳能组建的光伏一体化建筑,投入使用4年来,已经累计发电量近80万度,节约了300多吨标准煤。

  酒店行政办工作人员张红英:太阳光照在电池板上,转化成电能,这些电通过电池板上的焊带汇集到一起,经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化成交流电,然后与国家电网并网;也可以存储起来用,用于路灯、电脑的使用。

  在保定市区,众多路口的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反光分道标、太阳能路灯等,已经成为独特的景致。目前,保定市区37条路段已安装太阳能路灯700盏,102个主要交通路口全部完成了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应用改造,每年的节电量超过100万千瓦时。虽然太阳能在交通方面的利用还在起步阶段,保定市市长李谦对此却有另外的思考。

  李谦:主要感觉,推广使用新能源,对我们的思想观念、对传统的思维定式,是一场革命。

  从家用的太阳能热水器到太阳能手电、太阳能收音机、LED灯……各式各样的新能源产品已经融入了保定百姓的生活,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的中国首批两个“低碳城市”之一,保定在建筑、园林、交通信号、景区等方面已经投资3.57亿元,建成的太阳能应用工程每年能节约2100万度电,也就是标准煤6720吨,减排二氧化碳1.7万吨。“低碳保定”、“太阳能之城”,保定已经被贴上了生态发展的标签。保定市发改委主任尹旭龙说,对“低碳”,几年前还只是个粗浅认识,现在发展路径已经明晰。

  尹旭龙:低碳从理论上说是减少碳排放;从产业上来讲就是怎样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来替代它;从日常生活来说,一是人们的居住,比方说节能门窗、保温材料、节能建筑、也就是说减少能源的消耗;从居民来说,行为规范老百姓要看得见摸得着,减少电的使用,减少水源的浪费,这都是低碳行为的组成部分。

  在尹旭龙看来,如何把低碳城市这篇文章做好,现在到了转型、探索、突破的时期。

  尹旭龙:保定跟其他城市不一样,它不是省会城市,也不是直辖市,它只是一个中等城市,一个地级市,它的财力有限。我们怎么探索出具有保定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让我们的产业得到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让我们的应用逐渐往广发展,让我们的老百姓真正知道什么叫低碳,大家共同努力,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大课题。(记者王求)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 下一篇文章:

  • 上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