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专家会诊灾区固体废物处置
编者按: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短时间内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这些固体废物成为地表水、地下水、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也是滋生蚊蝇、传播疾病的主要传染源,对灾区人民的生命健康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固体废物的安全处置是灾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点工作之一。固体废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要彻底解决固体废物的安全处置问题,需要统筹考虑不同废物的环境污染特性,以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为解决灾后固体废物的应急处置问题,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从各自职能的角度出发,已分别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研讨相应应急解决方案。从固体废物领域的角度出发,为全面解决灾后固体废物应急安全处置与重建过程中固体废物处理利用问题,清华大学联合中科院、中国环科院、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金州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固废领域专家,共同提出该应急处置方案建议。
四川发生强烈地震后,震区垃圾处理设施受到严重破坏,加之灾民和救援人员集中居住在安置点,大量的生活垃圾和伤员救治产生的医疗垃圾无法进行及时处理。这些垃圾已成为地表水、地下水、空气的主要污染源,存在极大的次生环境灾害隐患,这些垃圾也是滋生蚊蝇、传播疾病的主要传染源,对灾区人民的生命健康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灾区垃圾处理已成当务之急。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分别对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王伟教授和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李国学教授进行了专访。
如何安全处置固体废物
各路专家会诊提方案
“固体废物的安全处置是灾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点工作之一”,王伟教授强调,灾后固体废物涉及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化工厂的危险废物、建筑垃圾等,种类繁多,成分复杂,需要统筹考虑不同废物的环境污染特性,以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彻底解决固体废物的安全处置问题。
据王伟教授透露,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从各自职能的角度出发,已分别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研讨灾区固体废物处理的应急解决方案。目前,清华大学联合中科院、中国环科院、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金州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固废领域专家,共同提出了灾区固体废物应急处置方案建议,为全面解决灾后固体废物应急安全处置与重建过程中固体废物处理利用问题建言献策。王伟教授介绍说,这个固体废物的处置方案建议目前已经通过清华大学转交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并同时提交各相关部委。
抢险期应急期复苏期重建期
不同阶段处置方案应有不同侧重
王伟教授告诉记者,在抢险期、应急期、复苏期和重建期这几个震后救灾的不同阶段,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方案也应该有不同的侧重,根据不同阶段产生垃圾的特点和垃圾对人体健康、生活、生产的影响,制定合理的应急处置方案。
包括王伟教授和李国学教授在内的专家组提出,灾区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易腐有机物和传染性污染物;二是有毒有害化学污染物;三是建筑垃圾。对于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措施,专家组也结合灾区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很多建议。
对于易腐有机物和传染性污染物要按照有传染性和无传染性来区别对待。李国学教授指出,如没有传染性的或者已经经过处理控制住了传染性的易腐有机物、粪便、秸秆等,可以采用高温堆肥的处理方式来生产有机肥,作为农业肥料的来源之一。而对于具有传染性的垃圾,王伟教授建议采取焚烧热处理的方式,彻底焚毁病源性污染物,杜绝污染物的区域间扩散。对于抢险现场的污染物采取燃料辅助就地焚烧处理,临时聚居地污染物就近征用水泥窑、石灰窑、砖窑和工业锅炉及发电厂锅炉等工业窑炉设施处理。
另外,焚烧也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气体,如二恶英、二氧化硫、氧化氮等。李国学教授强调,在选择焚烧设备和工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企业的焚烧设备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可以通过招投标来选择单位。同时,他建议对于含氯塑料等垃圾应采用高温焚烧,温度在850~1000℃以上为宜,在焚烧的时候要采用污染防治措施,焚烧工艺参数都要严格控制好。
李国学教授告诉记者,有毒有害物质要特别对待,对于产生该类物质的企业,应按照国家的危险废物名录,根据企业的特点进行排查,登记到册。对于没有受到影响的要转移,对于已受到污染的要进行污染修复。
地震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本身性质较稳定,王伟教指出,在现场清理过程中尽量做到分类堆存,城市重建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建筑废物的资源循环利用,节约建设成本。
先处理易腐有机物和传染性污染物
固废处置应注意轻重缓急
当记者问到对灾区固体废弃物处置的先后顺序时,李国学教授说:“固体废弃物不宜马上处理,应该解决环境和大气污染,首先对污染性和传染性进行控制、消杀,在消杀的同时进行处理或是在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再对灾区固体废弃物进行收集、处理。”他接着说:“尤其是对易腐有机物和传染性污染物,由于它们分布面广、分布量大,而且灾区目前温度比较高、含水量比较大,微生物容易滋生,所以应该首先处理这一类物质,其次是有毒有害物质,最后是建筑垃圾。”
在采访中,王伟教授多次强调灾区固体废物的处理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当前灾区的情况,“要从长期安全的角度出发来统筹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还要兼顾重建期的1年到3年中垃圾处理处置设施的使用功能。”
〉〉〉相关链接〈〈〈
地震产生的固体废物
地震造成大量的生活、生产资料变成废物,灾后抢险和复苏过程也产生大量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等。根据各类废物对灾民、救援人员及生态环境的危害程度和处置的紧急程度,可将灾区的固体废物分为以下三类:
易腐有机物和传染性污染物
灾区死禽畜:地震发生后,瞬间造成大批禽畜的死亡,禽畜尸体必须加以严格处理,以减少其所携带病菌的传播。抢险期产生的医疗废物、生活垃圾、粪便:由于抢险期前线缺乏有效的废物处置措施,导致大量医疗废物、生活垃圾堆积。未经处置的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将会成为水体污染源,夏季虫媒传染疫情等。复苏期灾民安置点产生的生活垃圾、粪便:由于灾民均集中安置于周边县市,大量增加的生活垃圾、粪便将对城市原有垃圾收运和处置系统产生较大冲击,不当的处置将会在一个较长的期间增加环境污染和病毒传播发生的概率。
有毒有害化学污染物
地震造成大批与有毒有害化学品相关工矿企业及仓储库房的损毁,并形成相当数量的有毒有害危险废物。伴随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的外泄,还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区域污染。
大量的建筑废物
本次地震造成了大量的房屋倒塌、损坏及道路等市政设施的损毁,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废物。在复苏期和重建期,建筑废物必须进行清理、处置。另外,建筑废物的再生利用还将降低地震的经济损失。
Tags: 灾区,固体废物,安全处置
责任编辑:ahaoxie>> 相关资讯:
全国各地多措施帮助灾区学生 环境保护部及时消除环境隐患 教育部开展“情系灾区、共度六一”活动 中科院对灾区心理援助将持续20年 妇联发起“与灾区儿童心连心”活动 港爱护动物团体 赴灾区找到两只"救人"义犬 陕西首部移动气象台急赴灾区服务灾后重建 四川发布灾区医疗废物处置方案 环保部:灾区核设施均处安全状态 温家宝看望灾区复课学生纪实 环保部:灾区76%化工企业处于停产 四化工厂泄漏 四川省环保局:灾区饮用水源安全可控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