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环保风暴是完善环境监管体制的契机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环保风暴是完善环境监管体制的契机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新京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27


  1月24日,国家环保总局宣布叫停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等30个违法开工项目后,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环保执法行动的序幕正式拉开,媒体形象地称之为“环保风暴”。对于这场风暴,舆论好评如潮,高层也赞许有加,据报道,在上周召开的国务院全体组成人员会议上,总理温家宝说:“环保总局现在也动真格了,查处了一批违规上马的项目,非常好!   
 
  不过,分析这次“环保风暴”进程以及媒体对于这一事件的报道,我们可以发现,这次“环保风暴”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当前中国环保立法和执法的缺陷等。

  的确,现在30个项目中的大部分已经停工;不过,许多地方政府或企业正在加紧与环保部门沟通,争取补上环境影响评价后将工程继续下去。例如,浙江最大的火力发电项目被紧急叫停后,经过该省有关方面的努力,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环保总局也已表示,鉴于浙江严重缺电的实际情况,同意继续上报该电厂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而一旦该报告获得通过,这个火电项目就可以继续建设了。

  这就意味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先上车,后补票”,将可能再次重演。而“先上车,后补票”已经成为目前中国环保执法的一个怪圈,这次的“环保风暴”能否突破这样的怪圈呢?换言之,在这30个“补票”的项目中,在当地政府部门和“能源紧张”的压力之下,最后到底能有几个通不过环境影响评价呢?如果过不了环境影响评价关,那些数以亿计的投资该如何收场———“票”补不了,能让它们都“下车”吗?

  据《重庆商报》报道,四川的两大输电工程被叫停后,由于规模很大,四川省环保局无权进行环评审批,四川电力公司直接向国家环保总局提交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有关人士称,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评了没有、为什么没有通过环评。如果这样的报道属实,那么其中反映的环保审批和执法的脱节问题,以及中央和地方环保部门沟通不畅的问题该如何解决?还有,这次环保总局叫停的项目中,有些已接近完工的项目,为什么在建设初期或建设之前没能被制止?这显然更值得反思。

  此外,违法开工项目叫而不停,与环保总局呈僵持状态,这也暴露出环保立法的一个漏洞。《环境影响评价法》只规定,建设项目如不经过环评,就要停工并接受处理。但现实中,许多建设方自恃地位特殊,无视环保局禁令的现象屡屡发生,对于这些拒不停工的行为,显然还需要一个法治的、高效的解决框架。另外,目前法律对于违反环境评价程序的罚款额度定为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这样的处罚力度对于投资上亿或者数十亿的项目来说,显然是太轻了。

  让环保这个“橡皮图章”硬起来,这不是一个口号,是要通过制度和机制的完善来实现。因此我们期望,环保总局在推进“环保风暴”同时,能塑造一个环境监管新体制,巩固“环保风暴”的成果。不过,完成这个工作不仅是环保部门一家的事,更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首次“环保一票否决” 辽宁掀
    第二轮“环保风暴”以刑事处
    从“环保风暴”到“绿色GDP”
    环保风暴走向平民化 公众环保
    做“曲突徙薪”的智者
    潘岳谈圆明园事件:我们会用
    环保总局副局长谈环保风暴:
    戳破“保护伞”“环保风暴”
    广东掀起环保风暴 企业命运两
    浙江“环保风暴”首次刮向环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