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循环经济从治污开始 | ||||||||
作者:王全宝 资讯来源:新世纪周刊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4-5 | ||||||||
没有人可以忽视这样一个变化,在中国经济列车仍然以令人眩目高速前行时,列车上的人,无论是官员还是学者都开始更多地关注增长速度以外的东西。一切忧虑和担心都集中于这样一个话题:怎样为中国经济列车提供持久而稳健的动力? 一雷惊蛰始,和风报春晓! 3月5日上午,北京,庄严的人民大会堂,迎来了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近3000名代表。在这一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强调:要抓紧解决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水污染问题;加强工业和城市污染治理;加强农村水源污染治理;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 目前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水问题越来越突出,中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容量越来越小,再不治理或者是“先污染后治理”,可能走不下去。这一点已成为与会代表的共识。而如何切实解决水的问题,人大代表们也是畅所欲言。 人工水库频繁死鱼 石梁河水库始建于1957年,位于江苏省东海县和山东省林沭县交界处,是江苏省最大的人工水库,也是连云港备用的引水源。近年来,由于上游地区集中排放工业废水,致使石梁河水库接连发生特大死鱼事故,直接损失达几百万,严重影响了连云港市的引水安全和工农业持续发展。 对这一问题,十届人大代表、江苏连云港市长刘永忠建议对于跨省污染问题,国家环保部门应尽快帮助、协调建立石梁水库污染预防体系,督促上游方面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污染源治理。他同时还强调,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经济要服从环保。 淮河治理缘何难 “《水污染法》实施10年,淮河也治理了10年,但它却变成了一条臭河,治理基本失败。”十届人大代表、主任律师迟夙生向记者感叹!而究其原因,他认为“水法”的执法地位偏低是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水法”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水质量负责,但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对水保护目标责任制的考核也不全面,这就造成很多地方政府并没有对辖区的水环境质量认真负责,甚至还出现包庇企业污染的行为。 迟还指出,“水法”操作性不强的问题也应得到修改。目前,在关停污染企业的时候,虽然下了通知,但缺乏断水、断电、吊销执照等措施,这样一来污染企业很难真正被关停。尽管“水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污染破坏环境者进行检举和控告,但并没有明确规定其具体内容。现在对水污染违法行为主要还是采取行政处罚,这样的力度显然不够。 经费不足困扰治污 作为来自东北的人大代表,齐齐哈尔副市长王树清对东北水资源缺乏有着切身的感受。他说,近几年来,东北地区严重干旱,导致水资源匮乏,这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的破坏。经测算,中国的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已占到当年GDP的8%。这意味着在我们创造经济神话的同时,也伴随着环境的恶化和资源枯竭的危机. 从世界历史上看,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都经历过“先污染后治理”阶段,而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也难以跨越这个阶段。中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搞环境保护时,就想避免走发达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之路。但实际上,中国不仅在重复,而且强化了这条路。 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发展经济不能再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不能以牺牲环境牺牲资源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利益为代价。
|
||||||||
资讯录入:eedu 责任编辑:eedu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完善排水工程 成都建最大治污 南京外秦淮河耗资30亿治污后 退休教师破解尾矿治污难题 净 昨天 今天 明天 "碧海"药方疗效甚微 渤海"治 靠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 治污要快于经济建设速度 杭州出台运河治污“组合拳” 史振华:“一把米”降伏治污拦 白洋淀治污须破九龙治水格局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