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影响最大的地区 海岛国家筑高堤坝
7、美国华盛顿特区
根据红十字会的统计,气候变化导致人们流离失所的数量,远远超过了战争。总部设在伦敦的基督教救援组织预计,到2050年,因气候变化引起的洪水、干旱和饥荒,将导致超过2.5亿人背井离乡,远远超过目前战争和区域武装冲突、饥荒和生态灾难导致的1.63亿人。这2.5亿气候难民,几乎全部来自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那些国家的政府和市民缺乏必要的资源来应对逐渐暖化的世界带来的威胁。
“毫无疑问,在世界许多地区,气候变化——包括海平面上升、沙漠化、滥伐森林,正在导致移民潮产生。”总部设在日内瓦的国际移民组织总干事布伦森·麦金利说。
在富裕国家,气候变化的影响可能是政治性的。不断涌入的移民潮,给予了反移民组织发表其主张的语言环境。一个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的移民研究中心主张,大量移民从发展中国家来到美国,阻碍了世界遏制全球变暖的战争,因为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移民进入美国后,排放的二氧化碳是他们在祖国的4倍。
“目前在美洲,大量移民从南向北迁徙,是导致美洲一些国全国性紧张的辩论主题。”2007年,11位美国退休海军将军联合撰写了一份分析报告,称:“目前的移民主要是经济落后和政治不稳定造成的”。“从墨西哥进入美国的移民很可能会几句增加,因为降水稀少和干旱导致该国水资源匮乏。不断增加的气候灾难,如飓风,将催生更多的墨西哥移民进入美国。”
8、西北航道(The Northwest Passage)
西北航道是从大西洋经欧亚两洲北部诸海到达太平洋的航道。
北极海冰的融化,也引发了地缘政治意义上的竞争,俄罗斯、挪威、美国、加拿大和丹麦都不断重申对这一领域的主权。几国对这一领域的争夺,部分原因是由于海冰下可能存在的宝贵资源:矿藏、石油——随着海冰融化,冰盖下的宝贵资源正浮出水面。
船舶从北美西海岸出发,通过西北航道抵达亚洲,比它们通过巴拿马运河,航程减少6400多公里。由于不必通过狭窄的运河水域,任何型号的船只都可以顺利通航。2007年11月,欧洲航天局宣布,自从有记录以来,西北航道第一次可以全程通航——至少是短期内可以全程通航。
如果冰盖持续融化,西北航道将越来越适于通航。多年海冰和北极冰帽非常厚、非常坚固,厚达8米的冰层中富含盐,如同混凝土一样坚固。相反,刚形成的海冰非常薄和柔软,它们的厚度一般不会超过1.82米,更容易被破冰船或钻井船清除。
“当发现北极出现了无冰的季节,就意味着北极不再有多年的海冰。”地球环境资源学家戴维·巴伯表示。“这意味着西北航道全年通航是可能的,”游船早就动身去尝试了。2008年11月,加拿大宣布商业船舶首次次成功穿越了西北航道——从加拿大蒙特利尔出发,抵达努努瓦特西部。
9、阿尔卑斯山
根据经合组织(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的数据,阿尔卑斯山正以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速度变暖,而且气温上升的速度可能还会加快。高山冰川正不断消融,而山上的植物正不断向高海拔地区迁徙。随着雪线的不断上移,阿尔卑斯的冬季运动——滑雪——这项运动每年吸引了600~800万游客,也遭到严重的打击。
滑雪场已经率先应变。因为预计在一年中的降雪日子会越来越少,因此它们不得不铺设人造雪——从附近的冰川取回的碎屑。瑞士一个村庄以不到1美元的价格出售他们的滑雪场,仅要求滑雪场新主人修建两个铺满了雪的滑雪坡。
其他的山顶景点或者关门,或者开始发掘全年无冰的旅游项目。那些以滑雪项目闻名的村镇,转而开发温泉项目。建造会议中心和豪华酒店能够吸引游客和商业人士到来,并前往高海拔地区。在奥地利境内的阿尔卑斯山,阿柯多姆( Aqua Dome)温泉的四星级酒店声称,他们拥有大量的室内和户外温泉浴场。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冲击下,阿尔卑斯旅游业保有的一线希望,或许是:在未来酷热的夏天,山区可能会成为一个避暑胜地——而不再是冬季的滑雪胜地。
10、乌干达
在一些地区,应对全球变暖的努力带来的影响,甚至远远超过了气候变化本身的影响。在乌干达东部的埃尔冈山国家公园(the Mount Elgon National Park)周边,一个荷兰非赢利组织正在努力造林以赚取碳排放信用额度,以抵消航空公司乘客造成的碳排放,而将获得的收益再投入到造林中。
这原本是一个皆大欢喜的计划:树木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游客们的内疚感也会因此减少,乌干达也拥有了更大的公园。但是,这个计划有一个致命的疏漏:一个在这个山丘发展养殖业的群落,对自己的领地被占领大感愤怒,他们用诉讼和弯刀赶走了这个荷兰组织——尽管他们也清楚,更多的树意味着捕获的二氧化碳更多。
在这次冲突中,农民获得了胜利。但更多的冲突中,获胜的一方也是穷人。在厄瓜多尔,一个类似计划的团体负责人表示,他们白白为植树计划花费了巨资;在巴西和印度,植树捕获二氧化碳的努力同样导致了和当地居民的冲突。最主要的挑战,来自于《京都议定书》——关于气候变化谈判的条约,究竟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植被捕获二氧化碳方面,穷国和富国谁负有更大的责任?是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让这些地区继续处于极端贫困?
(来源:环球科学 方法编译)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日研究机构称全球变暖将重创日本经济 新颖房屋设计对抗未来气候变化 阿尔卑斯冰川融化 逼瑞士与意大利重定边界 澳洲干旱美国少雨多归咎于全球变暖 "木材"也成为新的环保能源 全球变暖将致 南亚夏季风来迟 极地变暖助长极端天气事件发生 两极变暖速度超乎想象 美国欲建"巨型空中森林" 用来缓解全球变暖 更少的碳意味着的增长 美研究称:生物燃料加速全球变暖 澳洲山火或因全球变暖加剧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