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产业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绿色创建 >> 绿色奥运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王如松:北京08年环保工作面临前所未有挑战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王如松:北京08年环保工作面临前所未有挑战
http://www.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搜狐IT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15

 

    环保和经济建设的矛盾可以调和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首钢搬迁,我想借助首钢搬迁展开一个问题,您说过首钢是一个利税大户,提到首钢就要提到经济建设的问题,以前一直说环保和经济建设存在着一个矛盾,这个矛盾是不是不可调和的?

  王如松:这是环保界、经济界一直争论的问题。回顾历史1972年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开了一个全球环境大会,提出一个口号要环境还是要发展?结论就是要环境,发展是次要的。 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还没有发展起来,怎么去保护环境?作为发展中国家来说,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提出必须环境与发展同步,不能就环境保护就保护环境,我们没有能力去保护环境,所以在1992年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提出环境和发展同步的协调发展,提出这个口号。但是又有一个问题,是左脚前还是右脚前,先经济后环境,先眼前后长远,这样的模式有的经济学家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工业化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模式。我认为环境和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是和谐的,2002年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一百多个国家的领袖去了,大家提出要用生态系统的方法与环境保护于经济发展之中,必须在一个系统当中,经济效益、环保效益要兼顾,以前发展理解为经济的发展,现在发展理解为经济的发展、人的发展,人的能力、人的健康、人的安全方面的发展,还有自然的发展。自然环境更加安全,保障生态安全,这些结合起来,环境和发展特别是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之间是有可能协调发展的,我们国家应该说最近这一二十年在各个省市都有一些不同的案例,各个部委在做生态建设示范区等等,这些示范的例子充分说明我们是有可能在保护好环境的前提下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主持人:您刚才说的经济和环境保护发展,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就北京来说,能不能列举一些具体的工程给网友一个直观的印象。

  王如松:国务院刚批准了北京市新一轮的总体规划,2005年到2020年的整体规划,这个规划提出两带多中心的城市规划格局,特别是西部和北部山区实现生态涵养的战略,比如在门头沟,历史上是大量的煤矿、砂矿、石矿,生态系统破坏很厉害,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修复这些煤矿、沙石矿、工程建设导致的破坏,现在已经逐渐成效。北部山区比如官厅水库、密云水库的蓄水区整个流域政府也投入大量的钱在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上。还有我们的煤烟型的污染,二氧化硫的控制,北京这么大的城市,每年需要2800万吨的煤来供应北京市包括取暖、发电等等需求。以前北京一家一个煤炉,一个烟囱出去,对大气污染是非常严重的,现在基本旧城区很多已经改了煤改气,工厂的很多排污很厉害的锅炉取消了,我们的大气治理污染程度是非常显著的。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把一些用水大户,比如首钢的搬迁、农业结构的调整,把一些中水通过处理,适当采取一定的调水措施,保证当地生态系统不退化,作为首都保障生态安全的补充用水。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首都的生态系统功能,使人们有一个更好更宜居的环境,当然我们还面临很大的挑战,面临快速的发展,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需要改善环境。

    怎么调节人的行为是我们必须要思考

  主持人:您刚才说还有一些严峻的问题和挑战,就像您说的由于经济迅猛发展,带来负面的东西。机动车人均每家几乎都能买得起小汽车了,开车的人越来越多,随着买车人的增多,跑在马路上的汽车就会多,汽车一多为期自然就随之而来,尾气也是大气污染很重要的因素。

  无车日号召每月少开一天车,少开车的意识逐步增长,对我们的大气治理或者环境保护有什么积极的影响?

  王如松:环境的保护、生态的建设刚才讲了有三块,需要硬件、软件,人们行为意识的提高相当重要,交通问题应该是首都居民抱怨最多的,影响到每天的生活学习工作。认真研究整个系统的话,确实关键是我们的供需是不平衡的,从人们生活的发展来说,从现代化的物质需求来说,希望每家都拥有小汽车,但是从我们的资源承载能力来说,我们的土地、我们的环境容量、我们的能源实际上不允许我们中国包括北京像美国人那样每家每户平均有两辆私人小汽车,我们曾经做过一个统计。比如说能源问题,2003年用于生活消费的石油大概是1600多万吨,如果说平均到13亿公民的话,每个人只有13公斤,不算汽油就算石油,能开多少公里?一辆小汽车一年至少能跑三万公里,至少是150倍。另外小汽车的占地来说,北京市现在建城区的时候是1070平方公里,在这块建成区上住的一千万人口,住在这块地的居民平均一个人是20平方米的交通用地,一辆小汽车的停车面积一般来说要20平方米,行车的面积要24平方米,这些说明如果北京市每家有一到两辆车子,我们的土地不够,能源不够,车子越多跑的越慢,尾气污染越厉害。我上班如果半个小时是什么样,如果慢的话变成一个小时,等于土地面积少了一半。另外还有污染等等一系列问题,如果人的行为适当改变一下的话,为了民族经济的发展,主张每个人都买车,国外是几个人共享一个车,或者高峰期不开,或者到城市外面去开,到郊区去开,城里面尽量用公共汽车。

  自行车、公交车和私人小汽车比的话,它的占地面积公交车最好是1,自行车是2,私人小汽车是32。汽车里面挥发性的有机污染物在骑自行车的是1,公交车上玻璃敞开的那些是2,非常封闭非常矮的私人小汽车是3。从各个方面来说,怎么调节人的行为,这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我个人每天早晨尽量能步行就不用自行车,能用自行车不用公交车,能用公交车不开私家车,每天早晨和下午上下班走路40分钟,当然有忙的时候,忙的时候坐公交车。但我并不要求大家和我一样,但是如果大家都考虑到我开车占用的能源土地是占用了其他人的生活容量,占用了其他人的主题,我就要有一个环境意识,这块怎么能尽可能减少环境影响。这次首都环境建设包括绿色奥运很希望能够全民逐渐觉醒起来,大家协同起来保护自己的环境,提高我们的意识和行动。

  主持人:刚才提到一些汽车的建议,比如高峰期避开汽车的使用。我想最近一个很直接的例子就是最近开了一个中非论坛,北京市政府出台一系列举措,47万辆公车封存入库,建筑用地停止土方施工,这些对于环境建设、环境保护有什么积极影响?

  王如松:这个实际是政府的强行控制,这是不得已的情况下,为了保障我们的外交、公众生活,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在奥运会的时候如果环境得不到保障,可能要采取一些措施,但是这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真正治本的方法是自觉的大家一起把环境污染降到最小,同时要保证生活质量尽量高。刚才讲的步行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主持人:您一直提到人的意识问题和认知问题,这是对于环境保护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您一定考察过许多国外的城市,国内和国外对环境的认知方面有什么区别?

  王如松:对于环境的认知实际上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程度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国外也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像东南亚南美一些国家的环境,有的国家环境意识不见得很高,但是工业化国家,欧美、日本这些国家包括俄罗斯,很多国家由于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居民普通老百姓和政府官员以及企业家的生态意识是比较高的,就把保护环境对自己有益的活动,自觉保护环境。出租车司机有时候不经意把废纸和烟头扔到车窗去,国外小孩子都不乱扔垃圾,要大家自觉自愿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现在我们国家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人人都忙着找工作忙着挣钱,维持生计,在这一块奉献性的行为比起西方来说少一些。但是通过这次绿色奥运的行动,志愿者很多,报名的也很多,这是新的觉醒。通过这次绿色奥运的行动,很可能能够改变北京首都居民的精神面貌。首都精神面貌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常驻居民,一部分是外来民工,影响他们,他们将来回去滞货再影响全国的其它民众,绿色奥运是一个契机,使我们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

  主持人:我发现周围的人环保意识可能比发达国家有所差距,近年来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中国人的环保意识也是慢慢提高,不使用贺卡,使用循环利用的中水,每月少开一天私家车,政府机关带头用再生纸,这些都是环保意识提高的表现。北京市民环保意识十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您的工作角度来讲,您对这个变化有没有一个认识?

  王如松:全民的生态意识在变化,另外生态科学本身的方法也在进步,政府领导、企业家的生态意识也在提高。北京市的总体规划94年那一版总规,环境保护规划只是总规后面一个附件的专项表,这次城市整体规划修编把生态规划和新城建设和交通问题和历史名城文化保护这四个方面作为这次总规修订的重点,说明领导对生态保护有很高的觉悟,环保的投入资金大幅度增加,蓝天行动、污水处理厂一系列实际建设等等行动,从政府的尺度提高。北京现在一个很热火的产业就是房地产产业,有些房地产企业的老板一些开发商通过绿色奥运,一个是节能,一个是节地,一个是节水,一个是绿化,一个是景观,做了很多的工作,也在建一些生态小区。包括老百姓选择居住地点的时候,也希望选择环境好的地方,整个全社会无论是从企业家到政府管理人员到老百姓到科研工作者,整个社会的生态意识在改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绿色营销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奢侈? 环保? 千岛湖上的豪华
    2007,沈阳环保七大关键词
    绝缘材料迎大考,环保见效尚
    气候变化大会关注“后京都”
    曹林:环保应诉诸利益一致而
    刘以宾:官员真正的环保觉悟
    环保家电有望建立行业新规范
    环保将成为法外交重点之一
    泛珠三角环境宣教专题小组第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