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鹿来了,大家都会好好待它们
11月25日,天擦黑的时候,昌江黎族自治县林业局的工作人员,把从海口来的24名坡鹿保护志愿者分成4组,分别送到昌江石碌的保突新村、尼下村、保梅村和牙营村。
这4个村都是黎族村庄,紧紧依附在我省即将野放海南坡鹿的昌江保梅岭林场西脚下。村中善猎的老猎手仍在。从昌江石碌主干道旁望过去,保梅岭葱绿的植被似乎就在眼前。将从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迁移来的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海南坡鹿,就要在与人类如此近距离接触的地方开始自己新的生活,让人不由得担心它们的命运。
初冬时节是海南坡鹿的产仔期,本不太适宜对坡鹿进行迁地保护。但从11月开始到来年4月是海南的旱季,生存于大田自然保护区里的上千只坡鹿,面临食物严重短缺和种群密度超标的生死考验,迁地保护迫在眉睫。
11月7日到23日,经省内外坡鹿专家两次实地考察和反复论证,昌江保梅岭林场成为首批50只野放坡鹿新的家园。由于此次坡鹿大规模迁地保护行动,涉及的新建野放区面积广,在新的迁入地周边社区农村群众中开展新建野生种群的保护宣传工作,成为坡鹿最终得以成功迁地保护的关键所在。
傍晚进村前,负责此次志愿者活动的海南师范大学生物系主任史海涛博士,第3次把志愿者们集中起来,详细讲解宣传工作中要把握的重点和注意事项。
志愿者队伍由海南野生动植物园工作者、海南师范大学生态学研究生及民间环保人士组成。史海涛在行程中一直担心的是,这是我省首次招募的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他们不乏热情,但面对淳朴百姓时,能不能以简单而有效的形式,把保护坡鹿重要性的信息传递出去?
进入村子前,史海涛根据自己以往开展野外调查的经验,安排志愿者买回来的4份礼物,是些用以联络村民感情的香烟和糖果。
各村正在冬修水利,待到村民陆续回家,天色已晚。意外的是,各组志愿者都遇到了村民的热情回应。原来早在志愿者下乡前,昌江各级政府已通过上门宣传、电视广播等形式,在群众中进行了多次教育引导工作。
保梅村一位中年村民指着簇拥在身边的村童说,保护好坡鹿,可以让孩子们得到好处。他们从大田保护区知道,坡鹿养得多了,地方可以合理利用,村民就能得到实惠了。牙营村两位年过六旬的老猎手感叹说,自己老了,不会再打猎了,村里的年轻后生都忙着搞生产,也不会打了。坡鹿来了,大家会好好对待它们,打一只坡鹿,要坐牢,不值得。
看着孩子们争抢糖果的快乐身影,史海涛说,这次志愿者活动是让人乐观的。成年人的认识是可喜进步,但更好的方法是从孩提时代开始建立对野生动物的友好感情。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