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鸟周里看黑脸琵鹭[组图]
黑脸琵鹭正在快乐嬉戏。杨国胜摄
在正对着形人坨0.5海里外的石城岛上,魏站长将高倍望远镜的焦距对准黑脸琵鹭的巢。
名不见经传的形人坨因为黑脸琵鹭的到来而声名远扬。
形人坨周围是鸟类的天堂。
没有人类的打扰,黑脸琵鹭可以自由翱翔。
在形人坨西侧的悬崖上,一只黑脸琵鹭在窝里孵蛋。
黑脸琵鹭姿态优美地站在峭壁上。
本报讯 它们是一对“夫妇”,正在去年的旧巢里,衔来树枝、枯草“装修”……这是昨日记者在庄河市石城乡形人坨外海用高倍望远镜见到的场景。“黑脸琵鹭回家了!这次回家与往年不同,这是他们首次飞回黑脸琵鹭保护区!”陪同我们的庄河市石城乡副乡长苏福厚说。
在黄嘴白鹭、鹭鸶、海鸥等一大群海鸟中,黑脸琵鹭的黑色巨喙十分明显。“一、二、三、四、五、六!居然有6只!”这说明去年的三巢、6只全部回来了。
今年1月18日,市政府正式批准建立黑脸琵鹭市级自然保护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两年后,这个保护区将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达13,950公顷,其中缓冲区1万公顷,核心区为3950公顷,是全国唯一的黑脸琵鹭自然保护区。
为保护黑脸琵鹭,2003年庄河市就规定:距形人坨30米内为禁入区,任何船只、人员均不得入内,岛上风力发电等设备全部拆除。还在距形人坨岛800米的对岸建立了一个观测点,每天24小时派人监守,严禁外来人员干扰黑脸琵鹭的正常生活。去年,监测站共发现14只黑脸琵鹭,为三巢6只成鸟、8只小鸟。这些成鸟都带有台湾的环志,说明他们的越冬地都在台湾著名的鸟类越冬地曾文溪口。正因为如此,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来我市访问时,就赠送我市一幅黑脸琵鹭画作,黑脸琵鹭成为了两岸交流的使者。
在庄河市石城岛的东南方0.5海里处有一座美丽的小岛———形人坨。每年春季,数以万计的候鸟在此繁衍。近年来,由于每年都有世界濒危鸟类黑脸琵鹭光临此坨而让其名声远扬。近日,听说有两窝黑脸琵鹭在此筑巢,记者慕名前去采访。
在石城岛正对着形人坨的一处山头上,有一座十分醒目的红顶小房子,候鸟监测站的魏站长正在值班。在他仔细调试好的高倍望远镜里,记者惊喜地看到对面坨子上的三只黑脸琵鹭,其中两只静静地趴在窝里。魏站长的一个笔记本里详细介绍了近年来黑脸琵鹭的活动情况:2000年,来了6只;2001年,4只;2002年,4只;2003年,7只;2004年,12只;2005年10只。魏站长说,最近刚刚飞来6只,估计是先头部队,已经在此筑巢,现在应是在孵蛋,这个时候不能惊动它们。
2时30分,拍照的最佳时间到了。记者乘坐小船缓缓接近形人坨,在不断摇晃的船舱里,记者架起了长镜头,心里暗自叫苦,拍摄难度太大了。船老大笑着调侃,“这回可真的要看你的手法了”。因为角度太低,又担心过分靠近会惊扰它们,记者只能远远地仰拍一只孵蛋的黑脸琵鹭。船老大善解人意地说道:“我带你到坨子的另一侧看看吧。”拨开湛蓝的海水,小船向南绕过站满海鸥的巨大礁石。刚到坨子的东侧,船老大就一个猛回头,“看,这边有三只!”话音未落,“嗖”地一声,一片黑影从记者的头顶闪过。“快拍,快拍……”顺着船老大的手指,我手里的相机响个不停。黑脸琵鹭在空中盘旋了两个回合后,突然一个俯冲,轻盈地落到前方的峭壁上。而峭壁上的两只黑脸琵鹭丝毫没有受到惊扰,依然在静静地梳理着羽毛,偶尔扬起黑色的面颊,好像在展示她最美丽的侧脸,让记者拍个够。担心过多停留会打扰周围候鸟,记者带着不舍的心情,静悄悄地离开了。回首望去,形人坨上空百鸟翱翔,鸟鸣啾啾……这幅美丽的画面彻底打消了记者曾设想的近距离拍摄母鸟孵蛋的画面,因为这种原生态的美才是最美。任何人都应知道,如果人类为了满足私欲创作出的美是以伤害这群美丽的生灵为代价,那么这种“美”是没有生命的,最终也将是无美可言。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