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水与人居的对话
面对水质型缺水,产业结构要转型
“长江上中下游地区普遍存在着水资源量丰富与水环境严重受污染的矛盾。”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郑兴灿说,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水资源相对丰富却由于工业众多、工业污染严重,造成了河流水质差、湖泊严重富营养化。长三角地区不是缺水,而是水质型缺水。
水质型缺水!这个剑指现实的论断提醒我们,水污染威胁来了,人居环境与生态安全正在遭遇严峻挑战。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周琪一方面呼吁发展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同时呼吁工业发展方式迅速转型。
珍惜用好水资源,体现在生活细节中
说起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专家学者们强烈吁求“珍惜水资源,用好水资源、护好水资源”。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副院长曾捷说,根据人们对水资源的使用方式、用途与用量的不同,水资源可以分为新鲜水、二次用水与中水及废水等多个层次。如居民洗脸、洗菜、洗米等应该用新鲜水,家庭冲洗卫生洁具、打扫卫生等用水则应尽量减少使用新鲜水,而在一个区域内通过集中处置的中水可以作为居民小区或企事业单位花园用水、消防用水和卫生用水等,到最后真正不能利用的废水才可以排掉。经过这种多次循环利用,可以让一吨新鲜水在不同的环节发挥多次效用。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人们一定要养成一种意识,即用水时必须要想怎么排水。经过多次循环利用后,废水究竟是倒入长江、运河、内城河还是排入城区或近郊的排污管道?最好的办法是,城市要尽快完善截污排污系统,让居民把原会排入城区或近郊河网的污水有效“导入”到正常的管道里去。而要形成这种习惯,既需要行政作为,更需要市民意识。
扩大滨水空间,亲近自然河流
修建生态河堤,让人类有更多机会“亲近自然河流”,奥地利维也纳行政市长彼特·克洛普弗谈到“维也纳的滨水开发”,更多地流露出水环境利用与开发中的“人性之笔”。
彼特·克洛普弗说,在解决了水患预警后,他们就着手考虑扩大城市的滨水空间,将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建设系统相结合,使多瑙河成为维也纳普通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主河道是主要航运通道,大型客运和货运船从此放行;新多瑙河水流较为平稳,主要发挥分流作用;老多瑙河非常弯曲,水流更加平稳,几乎相当于一个内湖,这里被用来开发了许多水上项目和天然浴场,成为维也纳人日常休闲的胜地,而它直接穿过维也纳市区,促进两岸餐饮和商贸业的繁荣。
“维也纳的滨水开发”,对水城扬州来说,无疑是一种深刻的启迪。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