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活动信息 >> 环保活动 >> 正文

湿地,我们的未来

——“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暨海珠湿地自然学校正式开课

Eedu.org.cn 作者:林楚端    资讯来源:湿地中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2/2
摘要: “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暨海珠湿地自然学校开课启动仪式在海珠湿地举行,内容还有湿地动物放生、湿地图片展等。

    2月1日上午,由广东省林业厅、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海珠湿地管理办公室共同主办,广东省湿地保护协会、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原本自然教育学校协办的“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暨海珠湿地自然学校开课启动仪式在海珠湿地举行,内容还有湿地动物放生、湿地图片展等。省、市林业部门领导及广州市少年宫的老师、学生、家长、游客等约130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点击放大

    本次活动围绕“湿地,我们的未来”这一主题,在“世界湿地日”举办自然学校课堂,旨在重点强调湿地与人类相互依存的关系,倡导湿地保护从青少年抓起,营造认识湿地,走进湿地、保护湿地的社会氛围。

    自然学校课程以身临其境,亲自体现的方式,同时分为“湿地自然摄影、湿地大地美术、自然笔记、湿地定向、湿地趣多多”等五个小组进行授课。老师在湿地中向孩子们传授摄影知识、野外生存、艺术创作等相关知识;教会孩子们要学会观察,学会用镜头记录和发现大自然的美;感受大地艺术带给我们的视觉美感,全方位培养孩子兴趣,开阔孩子视野,增长孩子见识,倡导让孩子们离开钢筋水泥的都市,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回归、探索、发现、成长”。通过自然教育课堂,孩子们对湿地多一份认识和理解,从而对湿地、对大自然产生了敬畏和尊重,进而学会保护和爱护自然环境,这正是自然教育的意义。

点击放大

点击放大

点击放大

点击放大

    活动当天,将放生经检疫、救护的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夜鹭、草鹭等200余只。近年来,海珠湿地高度重视物种保护和恢复工作,根据湿地动物生态习性,结合自然景观效果,有针对性的改造自然环境,营造野生鸟类生境,通过引入和自然招引的方式,进一步丰富了海珠湿地的野生动物资源,为市民开辟了一个走近自然、观赏野鸟、休闲游乐的好去处。根据监测数据,目前海珠湿地有野生鸟类80余种,其中包括褐翅鸦鹃、苍鹭、黄嘴白鹭等珍稀鸟类。仅2014年11月5日当天就有超过1000只的野生鸟类在海珠湖停留,在城市中再现“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优美自然景观,广大市民和观鸟爱好者争相观赏。

点击放大

点击放大

    下一步,海珠湿地将借鉴国内外著名湿地的管理经验,根据实际运营管理需求,加强软硬件建设,完善园区围蔽系统、导视系统、票务系统、服务配套设施和网络建设,优化水系,强化园区服务管理工作,提升城市湿地的国际品牌效应。同时,将充分利用海珠湿地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强化湿地科普宣教、科研监测功能,与环保、气象、科信等相关职能部门相互合作,从专业角度把握导解信息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展现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传播生态知识,强化环保理念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资料链接: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为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和利用,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 2015年2月2日是第十九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为“湿地,我们的未来”。

    海珠湿地是广州地区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单位,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繁华的中心区域,城市新中轴线的南段,是全国特大城市中心区域面积最大的湿地公园。海珠湿地在系统保护都市湿地生态系统与恢复重建的基础上,紧紧把握“湿地生态、岭南文化、城市绿心”三大元素的深刻内涵,以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把河涌与果园镶嵌复合湿地打造成现代繁华都市的中央湿地公园。

旅行

资讯

更多>>

生活

资讯

更多>>
友情链接
环境生态网 环境科学、生态学的网上家园 客服信箱 eedus@126.com 粤ICP备09031317号-1
Copyright © 2004-2015 www.e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