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 詹华晖 王海珍
来到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大喜村,站在村口,只见碧绿群山怀抱波光粼粼的大喜水库,湖岸边是农田、果园,青瓦白墙的房屋错落有致。冬日暖阳下,市民漫步在数百亩的梅花(青梅果)园中,欣赏着梅花盛景,感叹“绿盈乡村”的生态之美。
近年来,福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在“山更好、水更清、林更优、田更洁、天更蓝、海更净、业更兴、村更美”等8个方面持续发力,梯次推进“绿盈乡村”初级版、中级版和高级版建设。
如今,福州市已建成“绿盈乡村”1846个,其中“绿盈乡镇”3个、高级版“绿盈乡村”66个,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近年来,福州市积极推动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实施“清新水域”工程,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划定191个千人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实施37条小流域综合治理,163家生猪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提升改造等。在全省率先完成县域村庄污水治理规划,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小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433套,农村户厕改造率达99%以上。通过综合整治,全市流域水质持续改善,促进乡村“水美经济”的发展。
“过去,由于基础设施薄弱、人居环境杂乱、交通不便,白眉村的山水风光不被外人所知。”马尾区亭江镇白眉村党支部书记郑梦珍说。近年来,借助政府专项资金,白眉村精心描绘“如画白眉”,通过整治裸露山体,提升农田“颜值”,改造南洋风格建筑,房前屋后装点各色景观小品,打造“一步一景观”,空地进行了花化、美化、绿化,新建心湖公园、村口公园、邢港花田步道,将原来村里40亩抛荒水田打造成白眉国际垂钓中心。“触手可及的绿水青山,让白眉村成为都市‘后花园’,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游览。”郑梦珍说。近几年,白眉村先后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省级高级版“绿盈乡村”。
为了严格保护森林资源,福州市还在1800个村实施“村植千树”绿化行动,挂牌保护古树名木。实施绿化美化宜居工程,建设森林村庄,累计推荐省级森林村庄179个。
永泰县梧桐镇坵演村位于大樟溪畔,坐拥3万亩生态林。30多年来,为了实现“山顶林戴帽、山中果缠腰、山下吨粮田”的立体发展目标,坵演村不懈努力着。“我们按照每亩林地26元的标准对村民进行生态补偿,保护好绿水青山,将‘绿色金库’变现,村民都自发保护生态环境。”坵演村党支部书记陈掌平说。
据了解,坵演村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为支撑,由种植经济价值低的作物改为种植油茶、橄榄等,还开辟230亩百香果种植基地,打造集种植示范、生态采摘、观光休闲等于一体的特色休闲农业。近年来,坵演村先后入选“国家森林乡村”、省级高级版“绿盈乡村”。
为了加强海漂垃圾综合治理等长效机制的落实,建立海上环卫队伍,严控海上养殖生产生活垃圾入海,福州市在全国首创沿海敏感点位建设海漂垃圾实时视频监控系统,推动建成“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景象。
连江县黄岐镇的大建村实施海漂垃圾治理和海域生态养殖,积极打造“山海梯田”——春种油菜花、秋种水稻,让曾经的荒山僻岭再现鸟语花香。近年来,大建村先后被评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高级版“绿盈乡村”。
如今,村子变美了,村民的生活也变好了。接下来,大建村将围绕“海上七彩牧场”“石头聚落”“山海梯田”三大旅游板块,全力打造全省闻名、两岸知名的休闲渔村,让渔民吃上“旅游饭”。
通过绿盈乡村建设,“生态美、百姓富”的美好憧憬渐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