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江西 >> 正文

水保项目助推生态修水建设

Eedu.org.cn 作者:陈景略 周政桦…    资讯来源:九江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6-16

    近日,修水县大桥镇井源村村民徐荣法趁晴好天气,栽植油茶。“以前这里是一片毛草都不长的荒坡,现在能栽油茶,过两年还能长钱,真得感谢水保工程治理。”望着泛着绿意的油茶苗,徐荣法说。去年,大桥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后,井源村的荒山被承包一空,31户村民共开发油茶基地200多亩。   
    近年来,修水县在不断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长治”工程和“农发”水土保持防治工程,积极推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注重项目治理和封育保护,促进了大面积的生态恢复,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明显加快,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显著成效。自2000年至2007年,修水县共完成32条小流域综合治理,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447公顷,累计减少水土流失面积155.53平方公里,年均经济效益达2200万元以上。去年,该县被长江水利管理委员会评为“农发水保工程先进单位”。   
    2000年以来,修水县按照国家“加强封育保护,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新思路,相继争取了国家扶助资金1500多万元,对县内各河道流域水土流失进行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在农发工程项目实施中,该县把水土保持作为经营土地的新理念,在干中不断探索总结出了“分期实施不脱节、新建续建一起抓、统筹构建一盘棋”的新路子。在治理模式的创新上,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同时,加强以治沟骨干工程为重点的坝系建设,达到上拦下保,减少泥沙下泄,淤地种粮,促进米粮下川,林草上山;同时,在搞好坡改梯、退耕还林还草和灌排兼备的坡面水系工程的同时,加强了对一些开发建设项目单位的弃土、废土、废渣,造成大量的人为水土流失的治理,真正建立起高效节能、开源节流的新模式。在机制探索上,做到水保部门重点投入和社会办水保的结合,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各个企事业单位的主动性,通过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制、监理制、专业队治理等形式,加强了对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同时,该县还实施了封山禁牧,并逐年加大预防监督和水保执法力度,加强了封育保护,充分发挥大自然的力量,依靠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对水土保持生态予以修复。   
    几年来,修水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完成坡改梯田117公顷,保土耕作1871公顷,修建小型水利水保工程1500多个(座)。累计共封山禁牧8467公顷,征收水保规费300余万元,办理水保执法案件10多起,有力地遏制了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有效促进了大面积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水土流失治理,加快了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近年来,修水县通过水保综合治理与发展经果林相结合,培植了石坳冬枣、古市山谷草茶、大桥油茶等12个经果林基地,经果林面积达9800余亩。水保产业逐步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古市镇杨林村通过实施水保项目,建成了茶叶基地,“山谷草茶”还获得上海茶博会金奖。村民黄烈猛说:“水保工程不仅让山上长了三尺绿、河里浅了五寸沙,更是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致富产业。”(九江日报 陈景略 记者 周政桦)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Tags: 水保项目,生态修水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


    没有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