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南 >> 四川 >> 正文

给灾区人民更多温暖的“家”

Eedu.org.cn 作者:耿建扩    资讯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6-2

  连日来,来自祖国各地四面八方的建设大军,牢记胡锦涛总书记的嘱托,克服困难,无私奉献,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四川地震灾区,为失去家园的受灾同胞建起越来越多的过渡安置房。一间间洁净明亮的住房,温暖着灾区人民受伤的心。记者近日往返于都江堰、崇州两地,耳闻目睹了一幕幕感人瞬间。

  “有了新房,我们心里就踏实了。”5月30日,都江堰高桥村受灾群众王良辅向记者说起他分到的安置房十分欣慰。他家房屋在地震中严重受损,几乎没有一件家具保存下来。就在三天前,由重庆市南岸区援建的“重庆村”安置房小区交付使用,王良辅和本村500户受灾群众一起入住这里。据称,这是对口援建都江堰的7省市中首个投入使用的安置房小区。小区占地300多亩,户均20平方米。配有床具、卧具、灶具等生活用品,水、电、气齐全。

  为了争分夺秒拼抢进度,援建施工人员就地搭建住宿帐篷,在工地上架起大锅炒菜做饭。急灾区群众之所急,每天奔波于各个工地,只睡三两个小时的石家庄市建设局管理人员苌建虹声音沙哑地说:“为了灾区同胞早日住上好房子,我们苦点累点不算什么。”

  6月1日,记者在都江堰市聚源镇泉水村受灾群众安置点看到,方圆80亩的场地上,一群头戴“河北秦皇岛援建”安全帽的工人正在热火朝天地按照图纸切割材料。在这里,由泉水村民赠送的“秦皇岛市与灾区人民心连心”的红色条幅在工地上飘动;由村里老大爷自费买来的成箱的矿泉水在援建队员心中浸润流淌;由河北援建的首批蓝色中间起脊的过渡安置房样板间已经一字排开……

  “时间只能提前不能延后,质量只能好不能差,数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按照省委书记张云川,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胡春华的要求,河北援建队伍正以其忘我的工作,努力向灾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河北省建设厅厅长朱正举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现在全省11个市的援建队伍正在崇州、都江堰两市的安置点紧张施工,到6月1日,已建成过渡安置房1027套。到6月25日,我省将超额完成第一期1.5万套过渡安置房任务,提前进入二期建设。

  “早一分钟建好房,灾区人民就少受一点苦!”四川同胞的困难同样牵动着三晋大地干部群众的心。6月25日,山西省太原市

  市长、援川建房突击队队长张兵生,来到都江堰市青城山镇的建房工地一线,就安置房建设工作现场办公。

  太原市将在都江堰市援建6500套安置房,总投资1亿元,其中在青城山镇援建5700多套,总占地面积47000多平方米,工程将在一个月内分两期完成。目前,10家一级资质的建筑企业正在各个安置点昼夜不停地加紧施工。(本报都江堰6月1日电)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Tags: 灾区人民,援建安置房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