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湿地成为珠海的名片
资料表明,湿地对调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功能和作用,相当于水库的调节能力,可减少地表径流55%,减少泥土冲刷75%以上,夏季调节气温一般3℃~5℃,净化空气浮尘20%~30%,减少噪声30%,并具有重要生态旅游景观价值。而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和陆地、海洋并称为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它是重要的自然资源,还是淡水资源保护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
在全球湿地日益稀少的今天,这座浪漫之城依然拥有着丰富而独特的湿地资源,并因此享有“湿地之城”的美誉。2008年,珠海市提出力争经过3~5年努力,实现新突破,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上新台阶。
稀缺的湿地资源,成为健康生态人居的难得佳境。珠海注重打造城市生态名片,给居民创造优美的居住环境。湿地生态名片背后蕴涵的是机制创新,是对如何实现经济、环境效益双赢的深刻理解。珠海红树林等湿地生态名片效应渐显证明,城市生态文化建设是一种进步的力量,也是一把智慧的钥匙,帮助一座城市开启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和谐共进的大门。
珠海多层次、高起点的城市生态文化建设,是为了让全体珠海人获得更高层次的环境享受、生态文化熏陶,更是帮助人们去追求和谐生活的充盈与丰富。
当然,在生态珠海以及湿地保护与建设的进程中,仍必须充分考虑并设计一些相关的制度安排和保护举措,在倡导和鼓励游人自觉自律,用心去呵护珠海的生态名片。而在一个以开放为己任的城市,政府和民众在收获高速发展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期盼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
让山水充分释放,让人文底蕴充分发掘,让现代气息充分彰显,希冀湿地生态成为珠海恒久的名片。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