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新能源开发利用
此外,我国也针对打印机、计算机、显示器、复印机、传真机、DVD、彩电等11类产品制定了待机能耗节能产品认证标准,这一方面的工作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
严格推行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控
中国的环保立法工作早在2002年就已经开始,其目的是通过立法,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纳入行业管理,实现有害物质在电子信息产品中的应用逐渐减少或被替代,以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同时,将污染控制作为废旧电子信息产品回收再利用的基础性工作,体现“污染防治、预防在先”的环境保护原则,落实从源头抓起的工作思路,推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与产品升级换代,确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7年3月,信息产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等7个部委,联合颁布了我国首部电子信息产业的绿色法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该法规对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运输、使用、回收等提出了相应的标准要求,这一法规将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也是对企业的一场考验。另外,由信息产业部组织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标准工作组”已经出台3项配套行业标准,另有6项标准预计在今年底前推出,届时将基本实现有害物质在电子产品中的替代和减量。
鼓励高效型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信息产业部十分重视清洁、高效的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例如太阳能电池、新型半导体照明设备。一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广泛宣传节约能源和鼓励使用清洁、高效的新型能源,使全社会都了解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意义,加大新型清洁、高效能源在中国的推广和应用力度。另一方面,把新能源的推广应用工作作为一项能源政策,纳入信息产业部重要的议事日程和中国经济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电子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明确表示将鼓励“新型元器件和半导体照明产品”等节能产品的发展,随着全行业节能意识的提高以及节能技术水平的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将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目标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信息产业部不断加大对智力密集、技术密集型的电子信息产业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业,注重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并不断开发出低功耗、低污染的新技术和新产品,通过使用这些具有节能环保效用的新型电子产品,来促进其他行业和整个社会的节能,从而带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节能降耗、减少污染。另一方面,从企业和民众的角度来看,利用新的信息技术实现节能降耗,有效提高能源效率,能够大大降低企业的成本从而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而使用低耗能、清洁无污染的电子信息产品也同样能为民众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供稿)
Tags: 政策引导,新能源,开发利用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