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燃料:疑惑中前行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江苏化工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7
2007年,“生物+化工”模式似乎为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到了出路:应对能源短缺,生物燃料应运而生,遍地开花;缓解环保压力,生物材料当仁不让;此外,还有生物催化剂、生物制药等等。
上一篇资讯: 国家统计局:能耗监测与统计不能做表面文章 下一篇资讯: 李俊峰:中国有望成为可再生能源领袖
在生物技术中,生物燃料2007年的发展最迅猛。世界领域内很多区域都制定了生物质能源发展目标:欧盟在其2007年新的《欧洲能源政策》中提出,到2020年生物燃料的消耗量占到汽车燃料消耗总量的10%;美国2007年初在《国情咨文》中表示,未来10年要开发替代能源将汽车油耗量减少20%,到2012年可再生和替代性能源的总量达到75亿加仑;2007年8月份,中国公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中制定2010年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生产目标;2007年2月印尼宣布计划到2010年,生物燃料占总能源的约10%。
各国的雄心壮志让生物燃料这把火越烧越旺,但随着一些问题的逐渐显现,“泼冷水”的声音也随之出现。
以美国为例,在基础设施改造障碍重重、成熟的工业化技术尚未成型、充分的原料没有落实的前提之下,在目前替代能源每年产量40亿加仑的基础上,能够在10年之内翻近10倍达到350亿加仑吗?也许不过是口惠。
联合国也发布生物质能源方面的报告,预警发展该产业的负面影响,指出其可能引发环境和社会问题,包括生物燃料的生产会因为占用土地、大量水资源和化学肥料,影响粮食足量供给,致使基本生活物资的价格上涨;可能影响生物多样性,导致土壤中的养分流失等等。
诚然,发展生物燃料是大势所趋,但这条路还很漫长,只有那些有着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心态,脚踏实地谨慎前进的投资者才能笑到最后。
Tags: 生物燃料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