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生物能源走不远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给看似越来越流行的生物能源泼冷水。他说,农作物运输、压榨成生物能源的过程中要消耗大量能量并排出二氧化碳,生物能源并不会走多远。
昨日,在高交会新材料与可持续发展院士论坛上,金涌作《能源产品工程与低碳经济》主题报告时,对生物能源提出质疑。
为了应对能源供应的紧张局面,目前欧美国家开始了生物能源战略。
“生物乙醇消耗的是玉米等农作物。现在世界粮食紧张,一些地方出现了饿死人的现象,还能把大量的粮食用于制造生物能源吗?”金涌说。
作为能源,乙醇比汽油更好吗?
金涌认为,乙醇的效率要低得多,尤其是乙醇产自玉米时。种植玉米和菜籽本身就要耗费能量——耕地、种植、施肥和收获都要使用燃烧矿物燃料的机械。现代农业依赖着大量的化肥和杀虫剂,这两种东西都是通过消耗矿物燃料的工艺生产出来的。将玉米运送到乙醇生产厂是有成本的,要使用更多的能量。
“还有,工厂在把玉米生产为乙醇时,依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并排出二氧化碳。”金涌说。
在制造生物能源方面,一些地方开始尝试用秸杆来生产乙醇。
“秸杆的燃烧值相对要低一些,虽然在实验室里能够生产出乙醇,但是大规模推广面临技术难题,成本比用玉米制造还高。”金涌认为,利用秸杆大量造生物能源还为时过早。首席记者 李伟
Tags: 清华,生物能源
责任编辑:ahaoxie>> 相关资讯:清华专家赴灾区力保供水安全 清华减灾专家组 赴灾区提供支持 全球生物能源发展背后的利益格局 生物能源开启“后石油时代” 非粮生物能源有望开启新时代 生物能源改变了粮食需求结构 生物能源走非粮路线相关商品间接受益 联合国检验生物能源对粮食安全影响 法律应对生物能源开发作出明确规范 清华蒋展鹏小组:打造饮用水安全防护网 美国新能源法将影响生物能源市场 走中国特色生物能源发展之路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