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绿韵博客  环境生态论坛  留言 今天是:
网站首页资讯文章供求生活NGO考试旅游下载图库
载入中…
相关文章
七成多环保民间组织无经…
自然之友多起来 我国环保…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总量已…
我国环保民间组织达3700…
NGO媒体攻略
2007年会:节能减排环保…
日渐活跃的中国环保民间…
07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
环保民间组织的能力建设…
媒体与民间环保组织能否…
最新推荐最新热门
专题栏目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NGO >> NGO交流 >> 学习经验 >> 正文
高级搜索
环保民间组织如何与媒体开展合作
——2006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博客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9 1:25:18 | 【字体:

 

梁晓燕:NGO对媒体意味着什么?

  主持人(女):非常感谢!我刚刚不忍心打断陈志君。因为这本杂志是NGO人自己的媒体,所以我不想打断,但是没有办法,在这里我重复一下我们的办刊宗旨“行动改变生存”接下来有请点评嘉宾,梁晓燕老师点评。

  梁晓燕:三位讲得都很好,我很难做这个选择,但是我特别感兴趣就是张可佳老师讲到的,不是简单的在说好或者不好,她在给NGO怎么和媒体合作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建议,这个和我准备的东西有一定的联系,我在想,NGO和媒体究竟什么关系呢?应该说媒体是NGO的传声筒,NGO也不是媒体的资料库,我们互相之间要构建的一种关系,应该是把各自的有效资源组合起来,再加进其他的社会声音,最后呈现出来的是一个更加公共化,因为NGO不是公民社会的全体,也不是公共声音的全体。因此NGO这种心态要摆正,同时媒体也有一点,因为中国的媒体是高度的行政化,事实上它的社会视野并不宽阔,盲点非常多,因此我觉得媒体要有主动意识,去走进NGO,去关注他们所关注的视角,我相信对于媒体提高它的报道质量,提高它的社会关注度是绝对有正面价值的。我想比较具体的来讲一下,NGO对媒体意味着什么?我想意味着四个东西。

  梁晓燕:第一是非常有价值的选题的来源。因为NGO是遍布在全国各地,是直接的社会事件者甚至承担者,这个时候他们的眼目手脚非常灵敏,这个时候媒体和NGO建立起比较有效的关系,会有很好的选题来源。第二调查的协助者,我们知道记者下去调查,记者是一个人耳目不通,下去非常需要有协助者,由当地配合他工作的人,NGO就是最好的这样的配合和协助者。

  梁晓燕:第三不同视角看法的提供者,因为我们知道在一个大的公共事件当中,大的新闻事件当中不同群体是要有不同的看法的。这种看法很多的草根人群很难自己来说话,他需要有草根人群来代言,而NGO的这个功能是我们在做一个平衡调查当中绝对不能缺少的,甚至来说是我们现在媒体当中比较缺少的,甚至做得不够好的,因此我觉得作为一个不同的视角的看法提供者,它的价值也是很大的。

  梁晓燕:第四媒体报道以后,各方面,包括政府,包括其他的企业也好,其他的社会组织采取行动也好,后续行动的推动者。NGO的这种作用,我觉得媒体应该充分意识到,并且应该有主动的去推动和主动的联系,最有效的方式,其实我觉得记者沙龙这种方式,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就是我们不仅仅是在一个事件当中的一个开玩笑说互相利用,而是我们是一种长效的合作机制,在长效的合作机制当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的话题可以延伸出更有效的,更有价值的,更有意义的报道。对于NGO来说,媒体意味着什么?刚刚我也听到前面有几位嘉宾讲到,NGO很需要媒体,确实。但是它们不会很有效的和媒体合作这个中间就有一点,大家非常希望,我们在做什么,希望媒体能报道。刚才张可佳老师就讲到了NGO要了解媒体的特质,媒体不是我们的传声筒,不是我们想让它说什么就说什么,它有自己的定位和功能,它要说它的定位功能要求它说的东西,我们要找到两者之间有效的联系的东西,这是一种能力,我觉得NGO发展自己能力的时候,这个能力是我们非常欠缺的,因此我经常看到,刚才谁说的,NGO经常会召集一些新闻发布会,但是发现宣传效果很差,因为你做的事情,并不一定就是记者和媒体感兴趣的事情,但是你做的事情中间有没有什么点可以延伸出来呢?这一点我相信需要很好的培训这是一。

  梁晓燕:第二,NGO对媒体的价值中间,很重要的就是寻找证据,保存证据,记录过程。这个作用是媒体的记者很难做到的。因为他们不在事件现场,他是后面进行调查,当他进行调查,前期的所有的动作,NGO早期已经介入了,这个时候价值体现出来了。因此对媒体来说也是非常需要的。

  梁晓燕:第三,作为一个利益代言人和作为有独立立场的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因为刚刚讲到了,媒体还要听政府的声音,听当事人的声音,听专家的声音,然后也要听NGO的声音,对NGO来说要学会提炼自己的声音,自己的声音要明确,清晰,立场清楚。表达比较有力量,而这一点,我觉得也是做的很不够的,这一点我们经常采访的时候,说了一大片,但是对媒体来说,并没有准确的抓住,你想说你的立场究竟是什么,你想说的究竟是什么,这个能怪媒体吗?我想很大程度上,也不能怪媒体,又是我们自己提炼我们声音的能力太差。这一点也是需要我们很好的改善。

  梁晓燕:第四,NGO对媒体的价值来说,就是NGO需要在后续的行动上,表现出自己的特殊价值。一个事件曝光了,曝光以后的行动不是媒体可为的,就是NGO行动的领域了,因此进一步怎么去推动政府,推动企业,推动有关的社会力量去投入到改善的行为当中,这一点我觉得也是NGO需要的非常着力的去努力的。

  梁晓燕:通过这样的一种互动,我想建立一种合作的长效机制,我想我们的合作的成效将会大大的提高。同时,我也非常高兴为MPO中心,他们要搞媒体和NGO合作的培训班,一方面培训媒体的记者,你怎样到NGO找选题,怎样体会NGO的独立的立场,另外培训NGO怎样找到媒体感兴趣的话题,怎样让自己的声音有效传递。这个是对我们今天主题一个有实质性的推动,我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通过我们这些嘉宾非常有感染力的这些发言,能够让我们的活动最终在报道上,也在我们NGO的行动上有效体现出来。

  主持人(女):没有评选出最佳的发言人。

  梁晓燕:陈志君是去年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我非常想让年轻人在这样的场合很好的表达出杂志特点,我觉得非常好,冯永峰他的个人感受,他自己人生成长,就是我们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的合作,在这种职业的合作当中,我们共同获得的是人生的成长,我觉得他的发言当中表现很好。张可佳老师我刚刚说了,她提的问题是非常有效直接的,而且对NGO的指点是很恳切的,所以我觉得各有各的特别好的地方,当然都是并列。

  主持人(女):太好了,我喜欢这种皆大欢喜的结果。其实以前孟波你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说大众传媒像社会雷达,能捕捉到社会方方面面,当然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我们的环保事业。

  孟波:今天上午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觉得非常精彩,特别是我们的两位点评人可以说是锦上添花,我提议我们的工作人员为我们的两位点评嘉宾来颁奖。谢谢两位点评嘉宾。

  主持人(女):1894年在法国发生了著名的德雷斯事件,左拉是第一个站出来写了一篇控诉,当我们发生了环境问题的时候,是NGO最先敏感捕捉到,我希望传媒,当NGO把这样的信息传给传媒的时候,也希望有人站出来说我控诉。

  孟波:下面转到互动环节,有请两位点评嘉宾,也有请苏老师上台来,我们的提问没有过分的要求了。

  主持人(女):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可能要限定一下时间,下面还有一个新闻发布会,我们要有十分钟提问时间,现在请大家举手示意,可以提四个问题。有哪四位朋友愿意提出你们的问题。

  提问:大家好!我是来自新疆自然保护基金的,各位发言嘉宾都有提到在NGO从业人员的多栖身份,所以对于某些研究来说,有比较广泛的人脉关系,问一下在座媒体朋友,对于刚刚成立的NGO或者是规模比较小的NGO,他们该如何开始建立与媒体的关系?如何建立这样一种有效的联系的渠道?谢谢!

  主持人(女):先请新闻周刊的刘老师回答一下。

  刘新宇:说实在的,问题提出来比较尖锐,据我感觉万事开头难,最难的环节是在开始。如果能够形成一种互助的关系,不管NGO是多小多新,领域有多偏,能够给媒体提供帮助,也就是它的报道性的帮助,简单来说,就是选题的帮助,新闻线索的素材提供的帮助,慢慢的这种合作一两次信任度、人脉就会打开。可能这个方法比较简便。另外参加一些相关会议,也可能会遇到一些媒体朋友,慢慢就好了。

  张可佳:对不起我想回答两句。因为这个问题确实是我一开始讲的话题,针对这类问题想要说的。全国各地的NGO研究者有一多百万,大家要从当地开始考虑,如果你的活动是对推进当地的公益事业有进步,和当地的媒体去解决是有效的,不要一下就想到人民日报,因为人民日报的事情特别多,首先是胡锦涛、温家宝那边的事情就很多了,版面有限,NGO觉得自己这点事有意思,肯定关照不到,有一些事情跨区域,中国的新闻确实有一定的纪律,有一些跨区域的问题,跨区域的报道是不可以进行的,要受到一些限制,大家要首先想到从当地解决问题,如果能够依靠专家的帮助,使你们的利益相关的关注度有一些深度,你们的见解有一些水平,这个影响力对媒体也是很有意义的。所以,重要的是在新闻价值,而不是你让全社会都来知道你的存在,这个倒不是重要的。

  冯永峰:当地都有对口的媒体记者,首先从对口的环保记者做起,千万不要找错了。另外我建议你,可以想我们的北京地球村的宋希宝先生学习一下,他一个成功的可持续记者资源能源俱乐部。已经办了好多年了。

  梁晓燕:其实这个话题,我觉得今天这个场合,就是一个你很好的可以第一步走出来的开始。NGO既无权也无钱,可能最初都没有关系,关系是什么?关系是建立起来的,建立起的第一步,就从今天的会场开始起来做,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有机会的。

  主持人(女):第一个问题暂时回答道这里。下面一个问题是由深圳的李宝建老师来提问。

  李宝建:我们很关注NGO关于APP方面的问题,但是这次这个会议的袋子是APP提供的,媒体、NGO怎样看待这个问题,今天赞助了我们的NGO活动,大家怎么看的。

  主持人(女):我觉得刚刚大家提到了与时俱进,现在APP据我所知有一个生态示范区,现在它逐渐朝着环境友好型企业在发展,至于其他的关于媒体报道一些进展情况,请媒体的朋友再来回答。

  冯永峰:其实今天在座的很多媒体都关心这个事,据我知道的很初浅的消息,他们八月底并购了云南的一家造纸厂,通过并购本地化的企业实现更大的扩张,以后可能不是外资,可能更多的是内资本土化的策略,这是更可怕的方法,不仅是APP在侵略,世界上前十大造纸集团都希望在中国寻找到比较好的造纸基地,可能APP的做法都会得到他们的效仿和模仿,但是APP说自己生态也好,时尚也好,同时生产的产品确实可能很优秀,但是挡不住破坏生态环境,包括我只能承诺我非常关心这个事情,其他的媒体我也不知道能做到什么程度。可能各有各的困难。

  张可佳:这个周一有一个研讨会,大家再进一步沟通交流,这个事情比较复杂,一句两句在这个会场也讲不出什么。至于口袋是怎么组织,会议筹办不太清楚这个考虑,而且对于一个企业一般来讲,也不是面纱掉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事情,我觉得也是可以考虑,并不是说他的产品在所有的地方就不适用了,实际上中国的市场相当大的一个数量都是APP的执,这个有的时候也是不可以回避,大概也是有必要的。

  付涛: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涉及到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尤其是和企业合作过程当中,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这个里面充满了争议,我也没有确定的答案。可能在西方的NGO在它的社会环境下,它有比较强的社会运动和消费者的权利的意识,他们的这种行为可以采取一种比较抗争性的冲突性的这样一种策略。但是在中国,中国的NGO发展过程中间,可能会考虑更多的务实的态度,务实的态度可能就是说我接纳你的钱,我再和你通过合作的办法去影响你,这个里面可能也会有一些担忧和顾虑,因为NGO本身比较弱小,所以它的这个合作本身可能对于强大的对手影响力会比较低。所以这里面,确实是一个很矛盾的地方具体到APP的后续的这样一些大的改变我不是很了解,所以要看具体的情况。

  主持人(女):时间的关系,问题只能提到这里,至于说到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几十年前我非常崇拜的公共知识分子佐爱尼的《观察》。说到公众参与,我认为是一种凝聚,是一种合力,更重要的是行动,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信息公开,当然靠大家,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是主角,不仅仅包括NGO,也不仅仅包括传媒。今天的媒体分论坛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我们在不同的地方行动着,观察着,并且把观察的结果通过传媒反馈给更多的人,所以说在这里我从来没有和你们分离过,也不会说再见,我只能和你们道一声尊重。

  陈志君:我想要30秒钟时间。我们NGO重视风格一个是行动,一个是坦诚批评和反思,我们今天准备民间杂志,我们希望有一些民间杂志的读者,在座的应该有不少读者,待会儿新闻发布会的时候进行小型交流,把你们的一间和建议提交给我们,梁老师是我们重量级的编辑,我们会和大家进行关于民间的一个交流,希望把民间共同办好,如果各个机构或者您愿意让民间伴随着成长,你也可以给我留一个地址,我们以后会寄给您。

  主持人(女)我们这些朋友大家可以互换名片。下面一个环节是新闻发布会,感谢中华环保联合会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专题研讨会到此结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