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在线投稿 我要留言 RSS订阅: 本站通告:

  没有公告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学术交流 >> 专家风采
  • 2015/12/11张红武:水利专家的社会担当
  • 张红武,清华大学黄河研究中心主任、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黄河河口实体模型试验研究首席专家、国务院参事、北京黄河之子公益基金会主席。全国政协第九、十、十一届委员。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只有一条黄河。但在张红武教授的心中有两条黄河:一条[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姚联合点击:276
  • 2015/11/28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学家刘更另:躬行大地谱华章
  •  纵观刘更另的人生,追求科学、探索科学、发展科学、献身科学是他学术成长中近乎唯一的奋斗目标。他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在平常现象中发现问题,从而研究解决生产问题,为我国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道珠 黄晶乱世[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秦道珠 黄晶点击:188
  • 2015/10/12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郭俊彦:心怀报国志甘做铺路石
  • 郭俊彦回国整整60年了,从一个爱国的留美博士到一位科学家,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到一位德高望重的耄耋学者,郭俊彦淡泊名利、甘为人梯,全身心投入于他挚爱的科学事业。■本报记者 王晨绯2015年是郭俊彦归国60周年暨90华诞。郭俊彦是中科院华[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王晨绯点击:239
  • 2015/10/9崔之久的地貌人生:布满了冰川“伤痕”
  •  崔之久第一个走遍地球“三极”,写下中国第一篇现代冰川论文,出版一部《混杂堆积与环境》。这就是北京大学地理系教授崔之久作为中国现代冰川学研究先行者的“简历”。然而,在这背后,崔之久多次与死神狭路相逢,半个世纪的求索让他的生命布满了[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赵广立 徐建辉点击:335
  • 2015/10/9两院院士潘家铮:半世纪水电求索路
  •  从1950年在钱塘江水力发电勘测处参加工作,到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0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再到2012年于病床上获中国工程界的最高荣誉——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潘家铮在科研路上风雨兼程大半个世纪,为我国的水电[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章思洁 宁传新点击:178
  • 2015/8/24对话施一公及其团队:世界级难题是如何破解的
  • 施一公团队照片。清华大学供图8月21日凌晨,一位德国同行的电话,打乱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的工作计划。这位德国同行,刚刚看到了《科学》在线发表的施一公团队撰写的两篇关于剪接体结构及其工作机理的研究长文。这几天,有关施一公的“新闻”[阅读全文]
  •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晋浩天点击:162
  • 2015/7/2赖远明:破冻土难题 创天路奇迹
  •  赖远明  刘晓倩摄■本报记者 刘晓倩 王进东来西部32年,结缘冻土21载,经过千百次实验,他成功破解了青藏铁路修建中冻土如何“保冷”的世界级难题。他来自江西龙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他32岁第一次听闻“冻土”时起了一身鸡皮[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刘晓倩 王进东点击:302
  • 2015/6/23宁越敏:在城市地理扎根生花
  •  宁越敏■本报记者 赵广立1983年,不到30岁的宁越敏与研究生时的同学于洪俊联合编著了我国第一本城市地理专业书籍——《城市地理概论》。直至今天,宁越敏仍经常遇到有人跟他说,刚入行时城市类专业书籍少,《城市地理概论》对学习帮助很大[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赵广立点击:717
  • 2015/4/1蒋高明:一位科学家的生态农业试验
  • 弘毅农场的科研楼和试验田频振式杀虫灯诱虫自然方式养鹅■本报见习记者 胡璇子作为从蒋家庄村走出来的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的下一个愿望是,村里千余亩地都能以“生态”的方式耕作和生产。在山东省平邑县蒋家庄,村民们都知道,从2007年[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胡璇子点击:585
  • 2015/3/27青年女科学家奖得主段慧玲:向大自然借“力”
  •  ■本报记者 彭科峰可以说,是一种执着的精神成就了今天“荣誉等身”的段慧玲——2012年,她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4年获得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她还获得第12届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近日她又荣获了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彭科峰点击:470
  • 2015/3/23女科学家王慧:将根扎得更深
  • 王慧 ■本报记者 黄辛 杨琪王慧的声音听起来轻柔、干练却不失热情,透着女科学家特有的知性优雅。农历新年假期刚结束,这位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生科院营养所)的研究员就已开始了繁忙的科研工作。每年[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黄辛 杨琪点击:199
  • 2015/3/6刘建妮:揭开化石中“活着的秘密”
  • 刘建妮在观察化石。■本报记者 张晶晶除了细腻敏感之外,刘建妮骨子里的冲劲儿、韧劲儿,是她前行路上的原动力。1月16日,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据悉,本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共有111个单位和22名专家推荐、提名有效候[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张晶晶点击:236
  • 2015/3/5农业专家李立科:脚下这片土地,他爱得如此深沉
  • 李立科■本报通讯员 张琳 记者 张行勇“一踏上这片土地,我就觉得我整个人都活了。”李立科,这位当年的陕西农业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曾用科技手段解决了改革开放之初全省的粮食缺口难题,退休后仍然扎根在农村。深冬时节的陕西渭北黄土高原,西北风刮[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张琳 张行勇点击:255
  • 2015/2/12记费梁研究员团队:半世纪写就两栖动物资源“国情报告
  • 外出郊游时,在小溪旁或池塘边,总有一些神秘的“不速之客”与我们擦身而过,它们行动隐蔽、体态独特,有的拥有神秘变色皮肤、有的则能发出诡异的鸣叫,有的还长着“外星生物”般的巨眼、宽嘴。这是什么动物、它们来自哪里,在漫长的进化中经历了怎样旅程?当[阅读全文]
  • 来源:科技日报作者:盛利点击:264
  • 2015/1/26王晓东和他的生物学“舰队”
  • 王晓东(左四)指导科研团队。北生所供图■本报记者 杨琪冬日午后,暖阳化作一片金黄,轻轻地爬上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北生所)的大楼。北生所所长王晓东坐在窗边,用他那醇厚而富有磁性的嗓音与记者交谈,面孔也染上了这抹金黄。这位谦谦君子有着多[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杨琪点击:262
  • 2015/1/25“中国微波之父”林为干 76岁攻克世界难题
  • 他的情怀  1950年,受钱学森影响,林为干卖掉汽车和房子,于1951年回到祖国。  林老还拿出自己不多的存款兑换成外汇,资助许多学生留学。  迈入老年时代的林为干每天仍要晨起阅读专业书、推导公式  他的治学  近几年,林老先生精神状态不是[阅读全文]
  • 来源:华西都市报作者:内详点击:281
  • 2015/1/16沈忠厚院士:水击石穿寻地火
  •  1998年,沈忠厚70寿辰,中国石油大学老校长杨光华为他题词:“水击石穿寻地火,披肝沥胆为人民。”这是老校长对沈忠厚的赞誉,更是对沈忠厚崇高人生追求和高尚学术风范的高度概括。2008年,沈忠厚80寿辰,沈忠厚的学生们给导师送上了[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沈刘峡 蒙坚 刘宇培点击:181
  • 2015/1/14潘建伟:喜欢什么 就该学什么
  • 蔡华伟绘青年人都热爱偶像。急公好义的英雄人物,是年轻人砥砺品行的楷模;能力超群的业界精英,是年轻人开创事业的典范;活力四射的文体明星,是年轻人放飞青春的榜样;思想睿智的学术大家,是年轻人寻找方向的灯塔……年轻人热爱偶像,常常是因为自己的经验[阅读全文]
  •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钱伟点击:197
  • 2015/1/9付巧妹:“有理由庆贺”的女博士
  • ■本报记者  张晶晶这位年轻女博士领衔的关于“古DNA解密现代人起源”的研究入选《自然》杂志“2014年度十大科学事件”之一,被评为“有理由庆贺”的科研成果之一。在收到《中国科学报》记者的采访邮件前,正在哈佛医学院进行一个研究项目[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张晶晶点击:373
  • 2015/1/9李正名院士:潜心三农情更浓
  • 在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项的历史上,都留下过李正名的名字。作为有机化学和农药化学家,李正名院士把基础研究与国家需求、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开发研究与产业化紧密结合,始终坚持不懈地创制开发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产品。“我要[阅读全文]
  • 来源:科学网作者:李艳红点击:120
189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

文章排行榜 周排行 月排行 总排行
  • 没有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