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在线投稿 我要留言 RSS订阅: 本站通告:

  没有公告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生态学 >> 生态学理论 >> 生物与环境
  • 2013/7/29国家地理十大怪异动物盘点
  • 美国国家地理网站近日评选出了十大怪异动物,包括恶魔蝙蝠、独眼鲨鱼、僵尸真菌、吸血飞行蛙、迷惑摇滚变色龙在内的“怪物”纷纷榜上有名。  1 独眼鲨鱼 独眼鲨鱼  在墨西哥发现的一个罕见的鲨鱼胎儿,身长22英寸(约合56厘米),只有一只眼睛,长[阅读全文]
  • 来源:新华网作者:孝文点击:562
  • 2013/7/22洲际陆桥书写南北美动物迁徙史 出现时间仍是谜
  • 南北美洲生物大迁徙,地懒来到得克萨斯州的“新家”。图片来源:FLORILEGIUS/ALAMY 因巴拿马地峡的形成,北美洲及南美洲的动物群开始互相迁徙交换。一个激进的新假说认为:南北美洲间大陆桥的形成时间,比科学家所认为的要早数百[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段歆涔点击:475
  • 2013/7/1解析中外3项研究引发的狗起源之争
  • 图片来源:LES HIRONDELLES PHOTOGRAPHY/FLICKR/GETTY IMAGES 最近几个月,3个国际研究团队都发表了关于比较狗和狼的基因组的论文。在某些方面——比如导致两者不同的基因变化种类——研究人员的[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苗妮点击:351
  • 2013/6/28科学家揭开巨型叶片生长之谜
  •  记者日前从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获悉,通过研究巨型叶片植物在自然界稀少、叶片最大生长面积与叶片结构功能关系等问题,科研人员发现,叶片边缘部位的生理功能受到抑制,会限制叶片面积的继续扩大。相关研究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张雯雯点击:429
  • 2013/6/27植物能通过数学运算控制宵夜
  • 约翰英纳斯中心的研究团队在《电子生活》杂志上发表文章称,数学模型分析表明,植物在夜间的淀粉消耗量是经过精确计算的。科学家们研究的是拟南芥,这种植物被视作科学实验的一种模型植物。在夜间,当植物无法使用光能将二氧化碳转变成为糖和淀粉时,它必须调[阅读全文]
  • 来源:腾讯科学作者:过客点击:380
  • 2013/6/13雄古比鱼在死亡很久后仍能繁殖
  •  雄古比鱼在死亡很久后仍能繁殖。图片来源:Paul Bentzen 在50岁时成为父亲的男人可能觉得自己很强壮,但他们还是比不上野生古比鱼。新研究显示,雄性特立尼达古比鱼(孔雀鱼)——常见的水族馆鱼类的祖先——可以在死亡[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张冬冬点击:457
  • 2013/6/12罗斯海:地球剩下的唯一原生态海洋
  • 南极犬牙鱼在罗斯海,环保人士与明克鲸豹海豹水下追击企鹅威德尔海豹雪燕生机盎然的罗斯海罗斯海地图。罗斯海位于新西兰的正南方  □小黄兔  被称为“最后的海洋”的罗斯海,是我们认识原始海洋生物状态的“最后的机会”,更是修复过度捕捞所造成的生态破[阅读全文]
  • 来源:羊城晚报作者:佚名点击:1685
  • 2013/5/28科学家发现中国最大蜻蜓化石
  • 赵氏修复蟌蜓前翅光学照片。(图片均由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提供)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张海春研究员等在内蒙古发现了一件保存几近完整的昆虫前翅标本。科学家们确认,这是蜻蜓目弯脉蟌蜓科的一个新属种,并命[阅读全文]
  •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齐芳点击:581
  • 2013/5/27科学家发现最冷环境中生命
  •     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地球最冷环境中的生命    加拿大科学家在北极北部地区发现了一种能在低达华氏零下13度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这一气温与火星表面类似。  &[阅读全文]
  • 来源:新华网作者:佚名点击:348
  • 2013/5/25真菌可为植物提供早期预警系统
  • 植物和土壤真菌之间的合作是众所周知的。寄生菌从植物的根系中吸收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例如糖,而植物利用真菌垫或菌丝体广阔的表面积来吸收更多的土壤矿物质。真菌为植物提供早期预警系统。图片来源:Rothamsted Research  现在,在这场[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杨济华点击:394
  • 2013/5/7基因组研究揭示龟鳖躯体发育及进化机制
  •      本报讯(记者黄明明)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日本理化研究所发育生物学中心、英国桑格研究所等合作完成的中华鳖、绿海龟基因组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遗传学》杂志。该研究从基因组水平揭示了龟鳖躯体发育进化历程[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黄明明点击:685
  • 2013/4/13盘点拟复活24种已灭绝动物:恐龙不在其中
  • 渡渡鸟,一直在没有任何天敌的情况下进化,但由于人类为了获取食物展开的疯狂捕杀,这种鸟类最终走向灭绝。  日前,在美国华盛顿特区举行的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发起的会议上,科学家就复活24种已灭绝动物的可能性展开讨论。这24种已灭绝动物包括渡渡鸟、[阅读全文]
  • 来源:北京日报作者:佚名点击:885
  • 2013/4/10研究探究高寒植被对增温响应
  • 现今,由于温室气体排放量地不断增加引发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不容置疑的事实。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8~4.0°C,而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温度升幅更大。 有“中[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作者:佚名点击:481
  • 2013/4/2人类定居太平洋造成10%世界鸟类品种灭绝
  •  图片来源:Tim Blackburn与许多灭绝的鸟类非常相似,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的不会飞的南秧鸟,1948年在新西兰再次被发现。 最早在太平洋岛屿上定居的人们在其身后留下了一波鸟类物种灭绝的痕迹。但是,化石记录上的断档[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杨济华点击:450
  • 2013/4/1四膜虫后代有七种可能性别
  • 图片来源:The ASSET Program at Cornell University 如果你认为两性之间的战争很复杂,那要是有7种性别该怎么办呢? 当覆盖在纤毛上的单细胞生物——四膜虫交配时,其后代的性别可能和其父母的性别都不[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苗妮点击:619
  • 2013/4/1青藏高原札达盆地新近纪生物地层研究新进展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邓涛研究员、李强副研究员、王晓鸣客座研究员等人于2006-2012年间对青藏高原喜马拉雅西部札达晚新生代盆地开展的生物地层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共发现了200多个化石地点和数以千计的脊椎动物化石标本,目前鉴定[阅读全文]
  • 来源:化石网作者:佚名点击:547
  • 2013/3/31海藻——小力量影响大世界
  • 任何人驻足海边,看天海一色,潮起潮落,都会惊叹于巨大的物理作用在这个星球上存留的证据。那千年冲刷蚀刻的海岸,日照水波生成的光影变幻,引力与海岸撕扯出的冲天巨浪,无一不是大自然在展示自己的力与美。然而,这种种的自然力之中,有一种却是常人不可见[阅读全文]
  • 来源:工人日报作者:白鸟点击:456
  • 2013/3/27树蛙揭喜马拉雅造山史:板块碰撞时间在3500万年前
  • 现生树蛙科物种分布范围印度板块漂移过程图树蛙  李洋  新闻背景  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撞击事件被认为是目前地球上最大和最积极的造山运动。但对于该碰撞事件的碰撞时间和模式至今仍备受争论。在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和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合作研究[阅读全文]
  • 来源:北京日报作者:李洋点击:226
  • 2013/3/20周期蝉揭示生物与气候变化间关系
  • 新华网东京3月19日电(记者蓝建中)在美国东部地区,生活着一种以奇特生命周期而得名的周期蝉,它们每隔一定期间才会成群地破土而出。日本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周期蝉的基因,揭示了气候变化与它们进化之间的关系。  周期蝉孵化后会潜入土中生长,破土而出后[阅读全文]
  • 来源:新华网作者:蓝建中点击:330
  • 2013/3/13研究:全球变暖致植被生长范围北移引发生态改变
  •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新一期《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报告称,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使北方高纬度地区气温不断升高,气温和植被的季节性大幅减弱,植被生长范围不断北移,将引发生态系统的改变。  在这项美国航天局资助的研究中,美国、加拿大等国研究人员借助地[阅读全文]
  • 来源:新华网作者:郭爽点击:417
274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

文章排行榜 周排行 月排行 总排行
  • 没有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