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在线投稿 我要留言 RSS订阅: 本站通告:

  没有公告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生态学 >> 生态学理论 >> 生物与环境
  • 2011/7/25最新研究发现:海底甲烷或将再次导致生物大灭绝
  • 乳齿螈和喙头龙。乳齿螈是晚三叠纪生物灭绝前最大的陆地动物之一。喙头龙也是此次灭绝的一种爬行动物。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2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荷兰古生态学家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海底释放的甲烷将可能会导致地球上再次出现生物大灭绝。研究[阅读全文]
  • 来源:新浪科技作者:彬彬点击:332
  • 2011/7/20美国竹节虫无性繁殖繁衍后代超过100万年
  • 这种生活在美国西海岸灌木丛中的竹节虫采用无性繁殖这种竹节虫的雌性不需要雄性受精便能独立繁殖后代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20日消息,据英国BBC网站报道,基因研究显示,竹节虫已经有100万年没有发生过性行为了。  近期加拿大科学家对一种竹[阅读全文]
  • 来源:新浪科技作者:晨风点击:329
  • 2011/7/15噪声影响相互间交流
  • 为了更多的收入,不少人选择了喧嚣的城市。但是,喜欢安静是人类的本能,人类的近亲猴子也是如此。最近,巴西研究人员发现,一些绒猴为了获得宁静的生活,宁愿放弃丰盛的食物。  在巴西的城市公园里,生活着一群黑耳绒猴。由于这个公园是在城市之中,免不了[阅读全文]
  • 来源:新民晚报作者:徐娜点击:170
  • 2011/7/611种濒危动物活化石
  • 几维鸟属于平胸类,这一属种的鸟类缺乏用以扩大飞行肌肉固著面积的龙骨突起,因此无法飞行,属于这一属种的鸟类还包括鸵鸟和鸸鹋。这些鸟类之所以出现翅膀退化,一般认为是它们进化过程中经历了数百万年没有捕食者的时间。但是随着猫和狗被引入澳洲,这种情况[阅读全文]
  • 来源:新浪科技作者:佚名点击:2755
  • 2011/6/16青藏高原边缘地区史前遗址调查获新进展
  • 广袤的青藏高原因其特殊的环境条件造成古人类的长期难以驻足,直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由于在演化过程中智能水平的提升和适应环境能力的提高,人类生存模式发生革命性变化,人口数量迅速膨胀,生存压力增大,同时又恰遇末次冰期间冰段的温暖湿润环境这一良好契机[阅读全文]
  • 来源: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作者:佚名点击:421
  • 2011/6/12古树在森林的生长中起重要作用
  • 生物学研究人员发现树枝苔藓中细菌的固氮能力是地面苔藓中细菌的2倍。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生物系博士后Zoë Lindo及博士生Jonathan Whiteley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古老的苍天大树可能在森林的生长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阅读全文]
  • 来源:环境生态网作者:babymouselover点击:1127
  • 2011/6/8水体表层鱼类在黑暗中难以繁殖
  • 害怕黑暗总是有理由的。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习惯生活在光线充足的水体表层的鱼类进入如洞穴般黑暗的环境后就如离开了水一样难以生存。  在本周《生物学通讯》(英国皇家学会的科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中,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博士后Rüd[阅读全文]
  • 来源:环境生态网作者:babymouselover点击:535
  • 2011/5/26研究发现空气中细菌可引发降水并形成水循环
  •  科学上一般认为,云层中的矿物质或其它空气微粒可以凝结成水滴,随着水滴的不断聚集,最终形成雨、雪和冰雹等降水。而美国《生命科学》网站5月24日的报道告诉我们,飘到空中的活细菌也可能引发降雨、降雪甚至冰雹,并形成降水循环。 [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日报网作者:佚名点击:226
  • 2011/5/25植被的变化决定动物的迁徙
  • 《科学日报》2011年5月23日消息:一篇2月份发表在《全球生态学与生物地理学》电子版上的文章称,栖息地的可预测性及季节变化幅度有助于确定动物迁徙的距离以及动物总是结群迁徙到同一地点还是独立迁徙到不同的地点。文章的作者是美国国家动物园史密森[阅读全文]
  • 来源:环境生态网作者:babymouselover点击:589
  • 2011/5/17绒泡菌确定最佳运输路线比电脑高效
  •     安德鲁使用燕麦片放置在地图上的主要城市位置上,通过多头绒泡菌搬运燕麦片的路径,从而发现最有效的交通路径。    将多头绒泡菌放置在一个伊比利亚半岛形状的琼脂板地图[阅读全文]
  • 来源:腾讯科技作者:悠悠点击:235
  • 2011/5/17海洋硅藻存在与动物类似尿素循环
  • 本报讯  据美国物理学组织网近日报道,科学家发现,海洋中极为丰富的单细胞生物硅藻存在与动物相类似的尿素循环,这种循环使硅藻能有效地利用碳和氮。该论文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硅藻类是十分微小的生物,为真核藻类[阅读全文]
  • 来源:科技日报作者:何屹点击:409
  • 2011/5/11树木年轮揭秘厄尔尼诺
  •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发现,借助观察北美一些地区的树木年轮可以探查过去1100年间的厄尔尼诺现象,从而改进对这一现象的预测模型。  研究团队由美国夏威夷大学“国际太平洋研究中心”学者李金宝(音译)领衔,成果论文刊载于《自然气候变化》杂志。  美国[阅读全文]
  • 来源:新华网作者:佚名点击:197
  • 2011/5/7研究发现100万年前人类远古近亲喜欢吃草
  • 被戏称为“胡桃钳人”的原始人类属鲍氏傍人,100万年前曾与人类的直系祖先共同生活在非洲大陆。科学家表示巨大的牙齿说明他们喜欢吃草。北京时间5月6日消息,被戏称为“胡桃钳人”的原始人类是人类的远古近亲,因其强大的颚部和巨大的牙齿而得名。科学家[阅读全文]
  • 来源:新浪科技作者:孝文点击:206
  • 2011/5/6藻类"入侵"动物体细胞 可与脊椎动物"共生"
  •  科学家发现藻类与脊椎动物共生的首个证据。(图片提供:Ryan Kerney/达尔豪斯大学)     这听起来有点像苏斯博士(编者注:美国20世纪最卓越的儿童文学家、教育学家)讲的[阅读全文]
  • 来源:科学时报作者:赵路点击:285
  • 2011/5/5揭开"巨型鱿鱼"死亡之谜 海洋噪音污染损害平衡
  • 2003年,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工作人员用担架搬运一具雌性巨型鱿鱼尸体。(图片来源:Fernando Camino, Cover/Getty Images)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5月5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在大约10年前于西[阅读全文]
  • 来源:新浪科技作者:孝文点击:361
  • 2011/5/3中国科学家新发现 哺乳动物中耳形成之谜被证实
  • “胡氏辽尖齿兽”复原图  一件来自中国白垩纪地层已经灭绝的小哺乳动物化石标本的发现,填补了哺乳动物中耳形成之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记者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我国科学家的这一研究成果刊载在最新出版的《自然》杂志中。  听觉是人类[阅读全文]
  • 来源:北京晚报作者:蔡文清点击:373
  • 2011/5/3历史上气候变暖更频繁 碳浓度影响植物生长
  • 思科利普斯研究所近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称,地球历史上温室气体的迅速增高比我们目前所知道的要更为频繁。  科学家们通过广泛的研究发现,5600万年前的古新世至始新世,使全球迅速变暖的最热事件(PETM),与今天全球变暖的局面几[阅读全文]
  • 来源:人民网作者:韦林娜点击:301
  • 2011/4/27海鸟羽毛证实海洋汞污染不断加重
  • 美国研究人员对过去120年内太平洋珍稀鸟类的羽毛进行研究,发现海水中含汞的有毒物质不断增长,这很可能来自人类的污染物。  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从两个美国博物馆中获得了珍稀动物黑足信天翁的羽毛样本。这些羽毛,时代从1880年跨越到2002年。对它[阅读全文]
  • 来源:人民网作者:非贝点击:270
274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5 6 7 8 9 10 11 12 13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

文章排行榜 周排行 月排行 总排行
  • 没有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