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在线投稿 我要留言 RSS订阅: 本站通告:

  没有公告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生态学 >> 生态学理论 >> 生物与环境
  • 2011/12/12研究称二氧化碳增多致海水酸化威胁食用鱼生存
  • (图片来源:德国莱布尼茨海洋科学研究所)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最近证实,二氧化碳增多导致的海水酸化会对鳕鱼等食用鱼类造成严重威胁。 人类活动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海洋过量吸收二氧化碳后会导致海水酸化。德国莱布尼茨海洋科学研究所1[阅读全文]
  • 来源:新华网作者:郭洋点击:341
  • 2011/12/8澳大利亚研究发现鱼类或可快速适应升温环境
  • 澳大利亚一项研究发现,一些热带鱼类可快速适应升温的海水,它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超出研究者预期。 法新社12月6日报道,澳大利亚政府资助的“卓越珊瑚礁研究中心”科学家发现,一些热带鱼类仅仅需要几代鱼的时间便可适应在温度更高的海[阅读全文]
  • 来源:新华网作者:佚名点击:323
  • 2011/11/24蜘蛛分泌有毒物质抵御蚂蚁掠食
  •  蚂蚁拒绝通过涂有2—吡咯烷酮的蛛丝“桥”。 蜘蛛是自然界杰出的工匠,它们能够编织晶莹剔透的网,织网用的蛛丝甚至比人类的头发更优越。不仅如此,人们现在发现蛛形纲动物还擅长制造化学武器。 研究者发现,一种名为金色[阅读全文]
  • 来源:科学时报作者:郭勉愈点击:362
  • 2011/11/1美国《大众科学》盘点现代10大物种进化现象
  • 物种进化不仅仅是发生在远古的历史长河中,其实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人类,每天都在进行着适应新环境的进化过程,美国大众科学网近日盘点了一组发生在我们眼前的进化现象,这些活生生的案例可谓令人震惊。  完美的鸟儿栖木  Babiana ringe[阅读全文]
  • 来源:光明网作者:丁艳莉 陈欣点击:1059
  • 2011/10/19滇金丝猴偏好高海拔地带越冬
  • 供图/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冬季来临时,动物们会选择迁徙到温暖地带过冬,但近日中科院昆明动物所与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科研人员却发现,世界上分布区海拔最高的非人灵长类动物——黑白仰鼻猴(滇金丝猴)选择在多年家域的中高海拔段地带越冬。针对这种反常[阅读全文]
  • 来源:科学时报作者:张雯雯点击:470
  • 2011/10/17人类或从海洋动物演变而来
  • 1999年的恐怖电影《第六感》,曾经的童星海利·乔·奥斯蒙特(Haley Joel Osment)在剧中扮演能看到“魔鬼”的小男孩科尔3.75亿年前,这种酷似鱼的海洋动物从海洋爬向陆地 据国外媒体10月13日报道,科学家研究发现,[阅读全文]
  • 来源:搜狐科学作者:尚力点击:931
  • 2011/10/17秦岭的金色羚牛
  • 朱文杰  在秦岭野生动物的四大国宝中,羚牛的名气相对于熊猫、朱鹮、金丝猴要小一些,但在同类中却属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秦岭羚牛,毛色淡棕而黄,阳光下金光灿灿,比之西藏、云南羚牛的深褐色,四川羚牛的红棕色,那可是异乎寻常的靓丽,不愧有“金色羚[阅读全文]
  • 来源:西安日报作者:朱文杰点击:1158
  • 2011/9/21生态观测将迎来“数据洪流”
  • 今日视点  经过多年的商讨和争论,美国的大陆尺度生态网络计划终于启动了,它将全面监测整个美国的环境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小规模、地域性研究方式,形成陆地领域的群体合作。研究人员对此表示,生态领域的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大陆尺度的生态观测[阅读全文]
  • 来源:科技日报作者:常丽君点击:661
  • 2011/9/14新研究称人类祖先毛发脱落为加快奔跑速度
  •      人类的体毛开始脱落,这样他们就能在追逐猎物时出更多汗,更快降低体温,就如《BBC-与野人同行》里的这张照片显示的那样 威尔金森认为我们不会通过进化变得体毛更多,除非女人们希望我们变[阅读全文]
  • 来源:新浪科技作者:孝文点击:435
  • 2011/9/13南非发现200万年前类猿动物 大脑与人类似
  • 放在现代人手掌里的一个南方古猿源泉种的右手骨骼化石拥有长长的胳膊,但是髋部与人类很像猿和人类之间“缺失的一环”利用X光数据制成的南方古猿源泉种颅骨的3D复原图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13日消息,科学家表示,在南非一个洞穴里发现的名叫南方[阅读全文]
  • 来源:新浪科技作者:孝文点击:261
  • 2011/9/2科学家重绘冰期动物迁徙路线图
  • 西藏披毛犀的头骨和下颌骨标本  西藏披毛犀复原图 猛犸象和披毛犀都是最具代表性的第四纪冰期动物,而长期以来冰期动物群被认为与更新世的全球变冷事件密切相关。这些动物的身体构造也表现出对寒冷环境的适应,如体形巨大、[阅读全文]
  • 来源:科学时报作者:洪蔚点击:362
  • 2011/8/25全基因组作图反映发育及环境影响
  •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的研究人员指出,帮助植物适应环境挑战的复杂品质可能受数千个基因的变异影响,而基因又受到植物生长与外界环境的影响。  他们的发现是通过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这种常见[阅读全文]
  • 来源:环境生态网作者:babymouselover点击:371
  • 2011/8/24寄生虫可使老鼠丧失对猫恐惧感
  •  北京时间8月24日消息,科学家发现一种寄生虫能寄生并操控受感染老鼠的行为,使其丧失对猫的天生恐惧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PLoS综合》(PLoS One)期刊上。 在自然界,猫的尿味是啮齿动物天然的威慑剂,这些小动[阅读全文]
  • 来源:新浪科技作者:晨风点击:406
  • 2011/8/23微生物如何周游世界?
  • 英国与瑞士科学家的研究说明微生物可以随风在大洲间作远距离漂流,人们不由对它们移民新大陆及传播疾病的可能性产生担忧。  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LJMU),瑞士联邦森林、雪和景观研究所(WSL),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EPFL)及瑞士纽沙泰[阅读全文]
  • 来源:环境生态网作者:babymouselover点击:420
  • 2011/8/20二氧化碳令鱼类“智力”下降
  •  高碳的海水让鱼类的大脑产生了障碍。(图片提供:Image Courtesty of Joao Paulo Krajewski) 为了在错综复杂且危机四伏的环境(珊瑚礁)中生存下来,色彩斑斓的黄尾新雀鲷(Neopomac[阅读全文]
  • 来源:科学时报作者:赵路点击:341
  • 2011/8/20生物从咸水迁移到淡水引起物种分化
  • 2011年8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枢强领导的团队的研究结果“Eocene habitat shift from saline to freshwater promoted Tethyan amphi[阅读全文]
  • 来源:中科院动物所作者:佚名点击:555
  • 2011/8/17在变化的环境中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支持功能的关键
  • 包括的草种数量不同的草坪,科学家对这些草坪进行比较。(图片来源:Sandra Weigelt)  地球的生物多样性不仅仅是春天里我们散步经过一个鲜花盛开的草坪所享受到的,它还是自然提供的无数产品和服务(包括食物、建筑材料、药品、水的自净化特[阅读全文]
  • 来源:环境生态网作者:babymouselover点击:498
  • 2011/8/11种植深根植物可以大幅度降低CO2水平
  • 新的研究认为种植根系比现在常见作物根系还要深1米的作物可以大大降低大气CO2水平,对环境大有裨益。(图片来源:iStockphoto/Orlando Rosu)  曼彻斯特大学的一项研究称,种植根系分布比现在常见植物深1米的植物可以大大降低[阅读全文]
  • 来源:环境生态网作者:babymouselover点击:2549
  • 2011/8/5植物采用“节能”方式适应温度快速变化
  • 图为水母雪兔子(也叫水母雪莲花)。温度是影响植物地理分布、生长发育和作物产量的重要环境因素。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博士郑国伟和田波在研究员李唯奇的指导下,提出并验证了在持续高低温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植物采取快速而低耗能的方式来适应温[阅读全文]
  • 来源:科学时报作者:张雯雯点击:444
  • 2011/7/29非凡的破坏者 甲虫通过种植菌类袭击树木
  • 多种热带殖菌蠢虫。每种的体长都不超过3毫米。一只Redbay殖菌蠢虫的近照,它会引起非常致命的月桂树落叶病。一只颗粒状殖菌蠢虫。白色的表面是真菌。右边是虫卵。  Redbay和颗粒状殖菌蠢虫都起源于亚洲东南地区,图片显示的是它们正在袭击美国[阅读全文]
  • 来源:新浪科技作者:孝文点击:1444
274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4 5 6 7 8 9 10 11 12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

文章排行榜 周排行 月排行 总排行
  • 没有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