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色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

作者:内详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8-27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校园

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 周其凤

  要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能源新兴技术的利用,更需要人文关怀的生态环境保护专业人才。作为科学研究机构和人才培养机构的大学,当仁不让要在这样重要的工程中扮演角色。专注于知识型生产的研究性大学,会更加紧密地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担负责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的绿色校园建设越来越成为重点。

  北京大学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在借鉴环境研究和生态保护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对于绿色校园建设的独到理解。绿色校园建设的宗旨,主要在于加强校园环境生态方面的科学研究,注重环境保护人才队伍的培养,并带动全社会共同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对于北京大学这样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而言,绿色校园的概念,涵盖了以下几方面内容:学校应该具备扎实的环境科研;学校拥有完善的生态课程体系,能够将生态建设理念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中;学校具备有效的平台为师生参与绿色校园建设相关活动提供支持;校园建设的管理要充分体现环境和谐的理念,硬件设施要体现节能减排。

  从北大的绿色校园实践可以体会到,大学不仅能够通过科学研究,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科学技术,比如低碳技术,并且能够通过教育理念的转变,努力培养具有良好环境意识的人才,随着全球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系统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教育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加快林业发展应对生态变化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 张建龙

  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中国森林面积总量仍然严重不足,中国人均森林面积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森林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0%,生态产品也成为当今世界最短缺的资源之一。

  到2020年使我们成为生态良好的国家是中央确定的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各项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加强北方绿色生态屏障的建设,以沿海防护林为主体的绿色屏障,确保2020年全国生态覆盖率达到30%以上,努力使我国成为山川秀美的生态良好国家。

  可持续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发展,是21世纪世界各国的重要课题。关于生物能源的发展,我国已经制定了《能源发展建设规划》,推动生物能源发展,为建立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3次大会将植树造林、加强森林覆盖列为重要内容,加快林业发展已成为全球应对生态变化的重要行动。30年来,我们在西部地区相继启动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一批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为环境发展提供了保障,促进了西部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重点在西部,难点也在西部。我们将全面加快建设生态文明,不断增强生态承载力,为维护西部地区的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创造一个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总代表 马和励

  我们面临的问题一是人们认为生活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哪些生活方式必须改变?二是与城市相关的问题。

  到2020年这段时间内,中国政策的决策者面临3.5亿~4亿人进入城市化的问题,会有很多大型城市的通勤,或是交通设施目前还没有完成。中国在2020年的目标是与2000年相比收入翻两番,那我们就必须把现有的城市进行重整,这样才能让3.5亿~4亿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我们要把城市进行重新设计、规划,使一些社区更加和谐地生活。还要想到一些更好的办法,使我们真正创造一个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根据联合国的报告,如果全球所有人都过着美国人的生活方式,那就需要有9个地球才足够。而我们只有一个地球!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家可能要消费更多的肉,奶制品的消费也会增长。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预测,如果是一公斤的肉食,可能要消耗1~2吨的水,这是巨大的消耗,特别是像中国这样水资源稀缺的地区。我们要想一个好的办法,确保粮食安全,同时也可以做到以人为本。要找到一个办法能够推广生态城市。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区域层面,推广这样的概念。这样水资源的使用、土地的使用,就能更加节能,更加高效。这些最终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相信中国不仅在这方面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也可以引领世界技术的发展潮流。

生态产业是生态文明基础工程

全国政协常委、人口环境资源委员会主任 张维庆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唯一正确选择,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气候变暖引发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背景下,在人类文明演进的转折点,中国如何吸取发达国家工业文明的教训,走符合科学发展和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更具有前瞻性、世界性的文明形态,面临着许多需要开拓、创新的领域,包括思想观念、战略规划、体制机制、产业发展等方面。建设生态文明首先需要确立科学的价值观、财富观、消费观。科学的价值观必须承认自然是主体,科学的价值观是倡导绿色财富,科学的消费观是倡导绿色消费,鼓励人们更加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节约资源、努力建设、促进生命健康,建设人类发展的绿色家园。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进行系统的战略规划。中国的发展方式必须来一场革命,实现由高碳发展方式向低碳发展方式转变。战略布局要尽快制订国家主体工程计划,开发保护好我国13亿人口,以及今后15亿人口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中国生态地区的生态屏障脆弱状况已经体现,要养活15亿人口,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严峻的现实。建立生态文明,必须确立新的体制和机制:一是建立生态资源、环境的三大补偿机制;二是建立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机制。

  发展生态产业是建立生态文明的基础工程。发展生态产业面临着美国次贷危机,这是一件影响全球的坏事,也是一次难逢的重大机遇,全世界都在酝酿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也叫绿色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中国也应该加入行列,实现中华民族文明复兴的科学跨越之路。发展绿色产业一要加强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二要开发节能减排的新产品;三要利用高效的新能源;四要发展旅游、生态服务业;五要发展生物工程。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十大迷人发光生物
     发光蘑菇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自然界存在着许多能够释放光…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