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作者:周淑景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7-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环境建设被提到了国家总体发展战略高度。2010年,中央1号文件又将“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文件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要求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如何转变农业农村发展方式,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农业发展和全面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的观点:

  一、   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阶段。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包含三个重要特征: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

  农业与自然有着天然的联系,可以说农业就是一种生态产业。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阶段。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效率低下。工业革命以来,科技进步的成果使农业逐渐摆脱了对大自然的依赖,摆脱了传统的靠天吃饭、效率低下问题,迎来的是工业化农业,其农业发展模式是高投入、高产出,以机械化、化学化为基本特征,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工业化农业的出现改变了全球粮食供应紧张状况、在消除饥饿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壤肥力下降、面源污染问题突出、生物多样性下降、高能耗和高成本。随着生态危机的出现,农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联系越来越紧,现代农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变动、生态资源丰富程度的依赖越来越强。建设农业生态文明对于中华文明的继承和发扬光大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在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农业生产自觉遵循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运用高新科技,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其中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基础。农业生态文明是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将环境与生态目标融合到现代农业之中,在市场经济和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发展节约资源能源和生态友好型农业。

  二、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但是,落后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导致了有限的农业资源浪费严重,而且使本来日趋恶化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更加突出。一是耕地资源日趋短缺。由于城镇化、工业化建设速度加快,加上以高速公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大量占用耕地,基本农田呈递减之势。二是水资源问题突出。部分地区农村饮水存在着严重不安全问题。三是农业面源污染加剧。超量和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膜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四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低。

  三、转变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切实解决农业农村环境问题。

  农业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不合理,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使用量降不下来,生产生活废弃物循环不起来。因此,农业农村环境问题,既不能单用农村卫生工程来解决,也不能依靠单一的环境整治措施来解决,而必须创新思路,把污染问题解决在生产生活单元内部,把环境保护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起来,用效益吸引农民自觉参与。一方面,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通过建立清洁生产生活方式,从生产生活源头抓起,减少外部投入品使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另一方面,就是要三位一体推进“生产、生活、生态”。农村环境治理与城镇环境治理有一个主要的不同,农业生产场地与农民居住场所紧密相连。如果孤立地对待农业、农村环境问题,治理起来必将是事倍功半,因此,治理过程中,必须把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有机整合在一起。第三,就是要通过循环方式,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把废弃物作为农业生产肥源,既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物的去向问题,又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我们实施的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效果来看,通过推广应用一系列清洁生产生活技术,示范村的农药、化肥用量减少20%以上,生活垃圾、污水、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90%以上,大大节省成本,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四,几点体会

  一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进一步提高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农村环境脏乱差的主要根源是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不合理,在进行农村环境整治时,既要注重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环境,更要注重引导转变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

  二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进一步探索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在已有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基础上,探索土地养分综合管理模式。完整的营养循环是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中国传统农业在世界上被誉为“无废弃物的农业”。但近几十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打破了农田植物、畜禽粪便、人类生活废弃物之间的物质营养循环链条,由此带来了资源的浪费。根据本市实际,设想通过以县市区或乡镇为单元,统筹考虑人—畜禽—土地养分平衡,从养分资源综合管理角度重塑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养分循环链条,这是解决我市当前农业资源环境问题,实现我市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因循这种思路,结合污染源普查情况,一个单元内,要对整个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产出的氮、磷元素的平衡进行匡算,建立生产档案,按照清洁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总体思路,尽可能地将单元内自身的养分进行循环利用,既可以降低化肥使用量,也可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此外,还可以培肥地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品质。

  三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进一步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目前,我国对化肥在生产、销售等方面有不少优惠政策,而对畜禽粪便、秸秆、有机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在政策方面缺少鼓励扶持。有机肥的生产、销售主要依靠市场拉动,有机肥价格偏高,农民使用的积极性还不高。需要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四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积极推动产业化发展和社会化服务。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言,各级政府应将重建营养物质循环链条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农产品品牌,拉长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没有物质文明的提高,生态文明建设也就无从谈起。要围绕产业发展,提供乡村物业服务,加大对农村废弃物收集处理力度,加大对农民生态文明知识的培训,引导农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逐步推动广大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十二五”…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十二五”规划研究课题组    摘要:中国…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