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农民夫妻创富惊动联和国
有人问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退休以后准备做什么,安南充满向往地说,做一个农民,亲身从事生态农业。
推荐:
游山玩水玩个兜满钵丰由黄健翔辞职引出新话题植物出租公司有钱赚
刘德华的危机管理秘籍姚明雪村被恶搞为商标疯狂抢注还要“疯”多久
“安南向往的生活,我们早在20多年前就过上了!”湖南省桃江县大栗港镇红云村的杨国锋、张建珍夫妇,说起话来比安南还牛。杨国锋夫妇是远近闻名的“生态夫妻”。这对普通的中国农民夫妇创造和经营的家庭生态农业,被联合国官员誉为“杨氏模式”……
一对“傻夫妻”的“白日梦”
1980年秋收刚过,湖南省桃江县红云村要分责任田了。杨国锋家的山脚下有4亩冷浸田,谁都不愿意要。25岁的杨国锋突然说:“那4亩田我全要了……”大家听后目瞪口呆,杨国锋却越说越离谱,“我要挖一口大池塘,池塘里养鱼;塘边栽上果树,果树林里建一排猪栏,猪栏上再建一层鸡圈,旁边建一个沼气池。”
乡亲们都笑他白日做梦。然而杨国锋与妻子张建珍却坚信这样的梦想可以成真。责任田一分到手,杨国锋夫妇就开始行动。他们把住房拆掉,在4亩冷浸田的旁边搭起一个工棚,破釜沉舟地干了起来。
1985年,杨国锋的“生态农业园”终于初步建成,“林果—禽畜—沼气—鱼塘,种—养—烧—排—喂”的生态循环图景显现出来,杨国锋夫妇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憧憬。
一开春,杨国锋夫妇就贷款2万元,开始摆弄起他们的“生态农业”来。他们在果园里种上柑橘、板栗、葡萄和西瓜,长中短结合,建起了一个小“绿色银行”。杨国锋夫妇养了3批肥猪,每批100头;养了3批肉鸡,每批500只;鱼塘里投入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和水鱼,立体混合放养……一年辛勤劳作下来,还了贷款,杨国锋夫妇净赚3万元!这在当时的农村简直是“超级富豪”了!
“杨国锋夫妇的生态农业成功了!”
消息传出,“生态夫妻”很快成了“新闻人物”。
1986年,杨国锋作为全国惟一的农民代表,出席了全国生态农业研讨会,并在会上介绍了自己打造“生态农业家庭模式”的历程和体会,引起空前轰动。会后,有关官员和专家专门赶到湖南“杨国锋生态农业示范园”考察,称赞他们创造了全国“家庭生态农业一种最好模式”。此后几年,全村260多户人家,在杨国锋夫妇的指导和带领下,有近200户建起了种养结合、综合利用、立体经营的庭院式生态农业园。山上的林木长起来了,丘岗山地变成了一座座果园,整个红云村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人们怡然自乐,仿佛生活在“桃花源”中。杨国锋夫妇在鱼塘上盖起一幢3层小洋楼,完全实现了他们当初的梦想,又在院内种上花草盆景,建起几个观景台和钓鱼台,杨家仿佛成了一座“休闲山庄”和“农家乐”。
“杨氏模式”让联合国官员惊呆了
1991年6月10日,杨国锋夫妇刚刚吃过中饭,10多辆小轿车突然停到了他们家门前,车上走下来一些蓝眼睛、高鼻子的外国人。原来杨国锋夫妇打造“生态农业”的事迹传到了联合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13名官员在各级领导的陪同下来实地考察。看过之后,联合国的官员惊呆了:在中国中部地区这么偏僻的山冲里,竟然出现了这样一对艰辛探索矢志建设生态农业的普通农民夫妇,竟然带出了这样一个“生态村”,真是没有想到!这种现代生态农业模式对全世界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具有普遍推广意义!考察团团长贾拉鲁定博士兴奋不已,连连称赞:“杨氏模式,属于世界!”
此后几年里,全国20多个省(区、市)的各级官员、专家和学习者共计6万多人慕名前来“取经”。
1996年秋,正当杨国锋夫妇准备将建设“生态县”的方案向县里呈报的时候,广东珠海西部现代农业联合公司的老总驾车来到他家,开出十分优惠的政策条件,请他们前往珠海发展。当年12月,杨国锋夫妇来到了珠海。
1997年初,珠海市政府特意划出1500亩土地,作为“珠海市杨氏环保生态农业试验区”。珠海西部现代农业联合公司为这个项目投资1500万元,广东省政府另从省长基金中特别拨款750万元给以专项扶持。面对如此巨大的发展舞台和建设项目,杨国锋夫妇从心底生出一股为珠海的新发展竭尽全力的激情与豪情。
杨国锋夫妇没有辜负珠海的期望。仅1年时间,在他们的精心指挥和辛勤劳动下,珠海西部的金海岸上,一个现代化的生态农业基地初步建成:10亩的芒果园、10亩的龙眼园、200亩的荔枝园,在鱼塘、沼气池、果园之间垦作菜地,加起来就成了一个200多亩的绿色菜园;而在整个基地的周围,他们又都种上树,形成一个环形绿化带……3年后,“杨氏生态农业试验区”获得完全成功,一个循环利用、没有污染、综合经营、效益显著的现代生态农业基地在珠海诞生,每年产生的纯利润都在500万元以上。那条绵延相连数公里的绿化带已经郁郁葱葱,似在告诉人们:杨国锋夫妇把自己创造的“杨氏模式”移植创新到了珠海,他们在祖国的南海边“绿”了一个“圈”……
“生态夫妻”又做“白日梦”
2001年10月,杨国锋夫妇携着两个女儿返回了家乡。
回乡之后,杨国锋夫妇看到家乡的状况与他们赴珠海时已大不一样了。自己家的那个“生态农业园”已全部荒芜,乡亲们也早已不搞他们当初领头的那个“生态农业”了。年轻人大多跑到外面打工去了,“生态农业”没人弄、也没法弄了。
看到这种情景,杨国锋夫妇有些沮丧,还有点后悔。在家里“闷”了几天后,杨国锋向乡亲们放出话来:“我们要继续搞生
态农业,而且要搞得更好,要把红云村、桃江县、湖南省建成生态村、生态县、生态省!”乡亲们听后,说他又在做“白日梦”了。
“说破嘴子,不如做出样子。”杨国锋夫妇决定先静下心来着手恢复和发展自己的示范园,同时又向县政府提出建设生态县的建议。
经过4年的艰辛努力,到2005年,杨国锋夫妇把自家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再次搞
得有声有色,收益了20多万元,并根据自己在珠海闯荡的经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建立起了“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跨村、跨镇吸收那些热心生态农业的农户参与,在当地形成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新气候。
全国10多家大学、科研院所的有关专家获知杨国锋夫妇回乡再次创业和推广生态农业的情况后,纷纷主动担任他们的技术顾问。杨国锋夫妇深受感动和鼓舞。
2006年3月,杨国锋夫妇怀揣一份厚厚的《桃江县红云村生态农业工程产业化开发规划》,到县里、市里、省里去汇报,希望得到三级政府的支持。他们要建一个以红云村为中心的5000亩生态农业基地,作为全省的一个大型示范基地。开发建设成功后,用三五年的时间,在桃江县推广,然
后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湖南全省推广,一举把湖南建成全国第一个“生态省”。
杨国锋夫妇说:“要是基地建设好了,我们要邀请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来看看他向往的生态农业到底是个什么样,看看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底是个什么样……”(罗满元)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