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欣:跨越生死线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5-11


  2001年春,青藏铁路格尔木到拉萨段全线开工,全长1118公里,其中有400余公里穿行在可可西里和长江源的高原大地。青藏铁路的路径设计和青藏公路几乎是并肩而行,把青藏高原切成了两个部分。栖息在青藏公路东侧的藏羚羊每年要两次穿越青藏公路,才能往返可可西里完成产羔的全过程。近50年过去,至今藏羚羊也没有适应跨越青藏公路迁徙产羔。

  神秘迁徙

  年复一年的夏季,青藏高原成千上万只母羚羊都要经过长途跋涉,前往青藏高原腹地的新疆、西藏、青海的无人地区集中产羔。几百、几千甚至上万只一群的藏羚羊产羔的同时,狼、狐狸、鹰鹫等食肉动物也尾随到此,血腥的厮杀中,部分小羊成为食肉动物的美餐,大自然的食物链在这里得到充分展示。依靠庞大的种群数量优势,才使得藏羚羊种群延续至今。

  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的特有动物,曾经有过上百万只的种群数量。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藏羚羊的栖息地不断缩小。上世纪50年代,青藏公路的建成,把藏羚羊的栖息地人为地分开。藏羚羊属于迁徙动物,每年夏季产羔季节,大部分的母藏羚羊都聚集在青海、西藏、新疆三地交汇的无人地带产羔,其中栖息在青藏公路东南侧的藏羚羊要两次跨越青藏公路才能完成产羔全过程。青藏公路已经建成50年,通过调查发现公路仍然还是藏羚羊在迁徙中遇到的最大障碍。青藏公路刚建成时,由于车辆少,车速慢,藏羚羊可以在千里青藏线上任意穿越,甚至到青藏铁路开工前,在我们调查的100公里路段藏羚羊都可以勉强穿越,到2002年,青藏铁路、青藏公路同时建设和大修,千里青藏线上,藏羚羊穿越的路段被压缩到楚玛尔河以南10公里范围内,其中90%的羊堵塞在1公里宽的狭窄通道上。2002年,700多只藏羚羊没有完成迁徙,就地产羔;2003年,1500只藏羚羊没有能完成迁徙,就地产羔。

  藏羚羊一旦不能实现迁徙,千百年来的生活习性将彻底改变,特别是对藏羚羊种群的延续将造成巨大的威胁。

  跨越屏障

  藏羚羊是一种对人为活动适应力特别弱的动物。青藏公路已经通车近50年,但至今藏羚羊面对青藏公路就如非洲角马面对迁徙途中的一条鳄鱼河,充满了恐惧。2001年8月我第一次目睹了藏羚羊过公路的全过程。
  那天,我随志愿者进行野生动物的例行调查,在楚玛尔河边的青藏公路上,一群60余只的藏羚羊正战战兢兢地接近公路,我们远远停车观察。每当青藏公路上汽车呼啸而过时,羊群就赶紧掉头逃离,待汽车走远,再接近公路,汽车来了再跑,来往无数次后,繁忙的青藏公路终于有了暂时的平静。一只胆大的母羊爬上了两米多高的路基,站在路边四周张望,跟在后面的羊群不知何故,突然又吓得掉头狂奔。那只在公路边上的母羊没有胆怯,稳稳地站在那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羊群很快止住了奔跑,又都掉头走向公路,有更多的羊站到了路基上。

  藏羚羊是青藏高原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可以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在高原飞奔。我以为它们在确认没有危险后,会以最快的速度冲过公路,没有想到路基上的羊足足几分钟不敢踏上公路。我们的心都提起来,不停地默默催促,公路现在很安全,快、快、快过,同时也不停地保佑,千万别来车,别来车。还是那只胆大而又勇敢的母羊率先踏上了黑色的路面,但动作格外谨慎缓慢,每一步都在试探,10米宽的公路走了太长的时间。第一只羊总算过去了,当脚一离开公路,立刻就恢复了藏羚羊的本性,以惊人的速度跑下路基,狂奔到远离公路的安全地带。接着一只又一只藏羚羊效仿着慢步跨上公路,期间不少胆小的藏羚羊也有往回跑的,但看到大多数的藏羚羊都在坚定向前,回头的羊又都立刻返回,公路上一片混乱。最后大部分藏羚羊跨过了公路。剩下几只小藏羚羊实在是连走上路基的勇气也没有,望着公路另一侧的羊群,绝望中向着相反的方向跑去。突然间走过公路的羊群中,有三只母羊扭头返回,又艰难越过公路,向逃走的羊群追去,原来这些母羊的孩子没有过来。三只母羊很快追上各自的孩子,并带着小羊再次接近公路,其中两只母羊成功带领自己的孩子跨过公路,追上羊群。最后一只小羊站在路基上怎么也不敢踏上黑色的路面,任凭母羊来回在公路上引导,鼓励。这时一辆汽车从远处飞驰而来,向着公路上的藏羚羊母子冲去。母羊望着迎面而来的汽车,顽强地站在公路一侧,汽车没有减速,在最后的瞬间,母羊才绝望地丢弃自己的孩子,冲下路基,带着惊吓和悲伤狂奔而去。小羊则在惊吓中跑向另一侧,随着几只没敢过公路的小羊慢慢消失在遥远的天边。

  几十只藏羚羊跨越10米宽公路用了近一小时。我没有想到,每年产羔期间的千里迁徙中能面对青藏高原最恶劣自然环境的母藏羚,在面对人类构筑的公路时是如此恐惧和软弱。将来它们面对更加难以逾越的铁路时又该是如何呢?

  拦车让道

  面对藏羚羊迁徙受阻只有一个办法。拦车,为了藏羚羊,用我们对藏羚羊的情感去感动司机,同时也是一次对司机进行藏羚羊保护宣传的机会。

  之后的10天里,志愿者每天早上顶着寒风出发,日出前赶到楚玛尔河畔,在藏羚羊迁徙通道的青藏公路两端拦车一小时。志愿者拉着“绿色江河”和“广州大学生志愿者”的旗子站在公路中间,对每一位停车的司机说“我们是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的志愿者,前面的藏羚羊要过公路,你能把车停下等一小时吗?藏羚羊将祝你一路平安。”随即送给司机一个带中国结的藏羚羊平安符。

  几乎所有的司机都把车停在路边等待,甚至还关切地问我们要不要到车上避避早晨的寒风,也有的竟然请求立即加入志愿者的行列。一小时后,要求停车的时间到了,所有志愿者都站在路边,向从身边缓缓开动的上百辆车微笑着挥手,心中默念着“谢谢你们,藏羚羊祝你们平安”,同样地,司机们也微笑着向我们挥手告别,车很多,挥手的时间很长,志愿者说这是我们最长时间的挥手和最持久的微笑。之后我们看到公路两侧留下的藏羚羊的脚印,这是停车期间过去的藏羚羊留下的。

  2003年6月,青藏铁路在藏羚羊迁徙路段的主体工程完工,但迁徙中的藏羚羊没有像铁路设计者所预想的那样,成群结队地穿过专门为它们迁徙而建设的桥梁隧道,而是像过公路一样翻过了陡峭的铁路路基。

  藏羚羊的明天

  谁最先给刚出生的藏羚羊喂食,之后它就跟定了谁,这就是藏羚羊的习性。

  2003年,可可西里保护区管理局的巡逻队员在卓乃湖捡回了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羚羊,在返回保护站途中,是巡逻队员木玛扎西用嚼碎的干馍维持住小羊的生命。小羊靠吃面糊活下来是一个奇迹,大家就商量给起了一个吉祥的藏族名字,叫桑吉拉姆,“桑吉”是长寿的意思,“拉姆”是仙女,合起来就是“永远的仙女”。

  在保护站,木玛扎西走到哪里,桑吉拉姆就跟到哪里,除了木玛扎西能抚摸它以外,桑吉拉姆再不让任何人碰它一下,包括喂奶,也只吃木玛扎西递过来的奶瓶。

  我们都说小藏羚羊的脾气太倔,不过所有的藏羚羊都是这种天性。新疆阿尔金自然保护区的科学家在研究藏羚羊迁徙习性时发现,人抱过的小藏羚羊,就可能被它的母亲抛弃,抱过的时间越长,抛弃的可能性就越大,其他的母藏羚羊更不会收养非亲生的小羊,没有母亲的奶水和保护,小羚羊不可能生存下来。之后,科学家再不敢轻易碰小羊,就连给小羊打耳标的计划也只得放弃。

  由于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对藏羚羊的正常迁徙带来一些影响,部分母羊来不及赶到繁殖地,在铁路建设工地附近就地产羔。2002年,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志愿者观察到700多只藏羚羊就地产羔,2003年在同一地点,科学家观察到1500多只藏羚羊就地产羔。也是出于天性,刚出生的小羊有一定时间的潜伏期,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其毛色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以这种方式躲避天敌,等候母羊觅食回来喂奶。一些不知情的人,把潜伏中的小羊误认为是被遗弃的羊,出于救助野生动物的心态,把这些小羊抱回来交到保护站。但这些被救助的小羊很难存活,即使活下来,也不可能再回到野生的羊群之中。

  桑吉拉姆来到保护站后,木玛扎西在保护站的后面专门搭个帐篷,与桑吉拉姆吃住在一起。木玛扎西说:藏羚羊的蹄子只适应走松软的地面,桑吉拉姆在保护站房间的地板上一不小心就会摔跤。难怪藏羚羊过公路时,走在柏油路面上那样小心翼翼,一旦跨过公路后,马上就恢复藏羚羊擅长奔跑的本性。虽然青藏铁路为藏羚羊迁徙花巨资修建了通道,但长期在高原空旷的原野上奔走的藏羚羊视线中永远都是广阔的大地和毫无遮掩的天空,至今还没有人发现藏羚羊穿越过人工的建筑,跨越青藏铁路迁徙的藏羚羊都是翻越路基。但已经建成的路基坡度太陡,路基外侧还有一道水泥板铸成的挡水埝,像一道灰白色的城墙在高原上延伸,给藏羚羊的迁徙造成极大的困难。发现这一问题后,青藏铁路的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立刻进行整改,在藏羚羊迁徙的主要路段拆掉挡水埝,放缓铁路路基的边坡,力求达到藏羚羊迁徙的要求。愿改进后的铁路路基,能让藏羚羊轻松完成迁徙。

  愿迁徙中的藏羚羊永远都像仙女一样带着自己的孩子在可可西里自由自在、来来往往。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水能资源健康可开发利用率初探
    摘要: 按照“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治江新理念,长江…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