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作者:闫敏    文章来源:中国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6-16

当前,我国在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与建设工作中,针对生态环境补偿,展开了探索性的尝试,但是,由于机制不完善,补偿不能完全依理、依法进行,部门行政色彩浓,导致了补偿不到位,或者补偿受益者与需要补偿者相脱节的问题。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稳定的资金渠道,是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针得以长期、稳定实施的关键。

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应遵循义下原则

1、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谁利用谁补偿,谁受益或者谁损害谁付费;二是有利于保护地区与受益地区共同发展的原则;满足需要与现实可行相结合的原则。

2、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需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东、中、西部或者是上、中、下游的关系;二是近期与长期或者是当代与后代的关系;三是市场作用与政府作为的关系。

3、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应是多层次的。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发达地区有必要、有义务加大对中、西部重要生态功能区域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二是下游地区对上游生态保护地区积极进行必要的补偿,这可以是跨省的,也可以是省内跨市、县的;三是局部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生态要素或自然资源开发单位之间的补偿。

4、国家在加大对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时,应当把生态环境补偿,特别是因生态环境而造成的财政减收,作为计算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一个重要因素。

5、国家应当把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地区的生态移民和替代产业、替代能源发展,纳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入的重点支持范畴,这是确保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的关键。

6、国家有必要抓紧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补偿税,消除部门交叉、重叠收费现象。国务院有关部门已经做了一些前期基础和试点工作,建设计委、财政、税务、环保部门联合开展专项研究和政策制定工作。

7、国家应当进一步加大排污收费改革力度,抓紧推行排污总量收费、补偿空气环境的二氧化硫收费、汽油消费税,以及提高城市垃圾收费,并逐步实行费改税,促进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的发展。

8、国家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应建立在法制化的基础上。首先,需要加强生态保护立法,为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提供法律依据,这是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根本保证。另一方面,为了确保能长期、稳定地通过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来加强对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也需要在法律给予明确规定。其次,需要制定专向自然生态保护法,对自然资源开发与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投入与补偿的方针、政策、制度和措施进行统一的规定和协调,以保障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很好地建立。再其次,需要通过立法确立生态环境税的统一征收、管理制度,规范使用范围。 (国家信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闫敏博士后摘编)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黄河三角洲的“绿巨人”:循环产…
滨化股份自备水库———龙憩湖水库  一种机遇的降临是一定…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