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热门
- 没有文章
最新推荐
低碳:未来企业的准入门槛
发布日期:2010/7/6 19:03:18 作者:佚名 出处:中国质量万里行
低碳不会降低生活质量
但直到现在,还有不少公众对低碳生活存在着误解。有人认为,低碳生活会降低生活质量。他们的理解是,最贫穷、最不发达的国家,人们消费少、没车开、交通困难,当然是低碳状态。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量肯定都很高,所以高碳排放才有高质量的生活。
“其实并非如此。低碳的真实含义是要给人们身体健康提供最大的保护和舒适感,对环境影响更小或有助改善环境。”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潘家华说,“过低碳生活并不一定会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相反,生活质量可能还会得到改善和提高。”
在他看来,许多公众只看到表面现象,实际上很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是低碳的。譬如以使用核能为主的法国,人均碳排放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低一半;北欧国家绝大部分依赖可再生能源,丹麦基本上是风电,挪威、瑞典基本上是水电。这些国家碳排放很低,但生活水平很高。有些人认为,过低碳生活,就不能开车、住大房子、享受空调了。其实不然。欧洲现在建设了很多零排放建筑,隔热效果非常好,在自然通风的条件下,隔热层可以把室内温度调控到一个合适的水平,且能保持很长时间。在交通领域,也可以开发太阳能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等,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近年来,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活影响不同程度地显现出来。全球温度上升,让两极冰川加速融化。极端天气增加,往往会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长期的气候变化也会产生很多影响,如水资源短缺、居住环境恶化、经济损失加剧、海平面上升、热浪袭击增加、人类健康受威胁、物种消失加剧等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开始注重生活质量。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活质量还包括环境质量,若环境恶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很难提高。”潘家华认为,对于普通人来说,选择低碳生活是一种环境意识,也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任何节能、防治污染、环境友善的行为,都是对低碳生活的贡献。
他表示,低碳生活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减少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阻止全球气候变暖。生活中,公众实践低碳生活,需要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这些看似正常或者微小的生活行为选择,能产生巨大的减碳效果。同时,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下,低碳生活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开销更少,生活环境更优美,不仅减轻了自身的压力,也减轻了地球的压力,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