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气候变化 暑期社会实践 节能减排 生态文明 环保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低碳经济 空气质量 健康 能源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低碳 >> 低碳经济 >> 正文

广东加快形成低碳发展新格局

发布日期:2011/2/21 8:52:55 作者:吴哲 出处:南方日报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低碳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长远利益、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广东作为沿海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和气象灾害频发、资源环境约束较大的省份,未来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形势,无疑比国内其他省份更为严峻。

  与此同时,对于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广东来说,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低碳发展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自从去年7月份广东被列为国家低碳省试点之一以来,广东开展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已经全面启动。那么,“十一五”特别是2010年,广东低碳发展现状如何,在接下来的“十二五”时期,广东又将如何逐步推进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

  最近,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2010年广东低碳发展报告》,对广东低碳发展工作进行了一番全面回顾。《报告》显示,“十一五”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对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低碳发展工作高度重视,已经取得较好成效。广东正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不断完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以低碳产业为核心,以低碳技术为支撑,以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建筑和低碳生活为基础的低碳发展新格局。

  ■ 亮点 ■

  低碳,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

  低碳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

  “十一五”期间,广东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推进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建设,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效初显。三次 产 业 比 重 由2005年 的6.3:50.4:43.3,调整为2010年的5.0:50.4:44.6。同时,加快淘汰高耗能的落后产能,至2010年底,广东已关停淘汰落后钢铁产能1275万吨,水泥产能5782万吨,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一五”目标任务。此外,狠抓节能降耗,预计“十一五”时期,将顺利完成节能目标。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展循环经济试点,从生产和服务的源头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大力发展新能源,核电装机容量全国第一

  作为能源消耗大省的广东,本身却又是能源缺乏的省份,能源自给率低,同时环境容量非常有限。为此,广东积极优化能源结构,发展低碳能源。实施“上大压小”政策,“十一五”期间我省已关停小火电机组1221万千瓦,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一五”目标任务。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天然气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核能,加快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核电已建和在建装机容量均居全国第一。

  出台相关法规政策设立专项资金全力“护航”

  完善体制机制,加强能力建设,是做好低碳发展工作的前提。

  事实上,广东省政府早已于2007年成立省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不断建立健全政府节能的工作问责制,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十一五”以来,我省已经陆续出台了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一系列法规和政策,包括《广东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广东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等,完成修订或制定《广东省节约能源条例》、《广东省封山育林条例》、《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和省政府规章。省财政已设立了节能专项等涉及低碳发展领域的多个专项资金。全省各地也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保护培育自然生态系统

  在积极发展林业,加强生态保护方面,广东所做的工作包括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抓好林分改造、东江流域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及红树林、绿色通道及农田林网、城市林业和水土流失治理等重点林业工程建设。保护和培育自然生态系统,加强湿地保护,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海丰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完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保护海洋资源环境。

  有效控制人口增长保持稳定低生育水平

  低碳工作,也包括了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十一五”期间,广东认真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初步形成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人口发展模式。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人口控制计划,2010年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低生育水平持续保持稳定。

  ■ 数字 ■

  单位GDP能耗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65%

  我省单位GDP能耗从2005年的0.794吨标准煤/万 元 下 降 到2010年 的0.667吨标准煤/万元,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仅相当于全 国 平 均 水 平 的65%左右。

  节电调度一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5万吨

  推 进 节 能 发 电 调 度 工作,按照节能、环保、经济的原则,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和核电发电,再按照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由低到高依次调度化石能源发电机组发电,减少电力行业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2010年累计节省发电煤耗约27.8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5万吨。

  76项目获批作为CDM项目

  推动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合作,截至2010年底,广东共有76个项目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作为CDM项目,其中35个项目在联合国注册,14个项目已获得联合国签发的减排量。

  ■ 行动 ■

  推进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是2010年广东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工作重点。自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0年7月下发开展低碳试点工作的通知,并于8月召开低碳试点启动会议后,广东积极抢抓国家低碳省试点的重大机遇,迅速行动,认真谋划,务实推进,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召开低碳省试点启动大会

  2010年11月2日,广东省政府召开了低碳省试点工作启动大会,汪洋书记出席会议并亲自宣布广东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启动,黄华华省长做了动员讲话和工作部署,朱小丹常务副省长主持会议,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各地级以上市政府、省有关部门、高校、研究机构、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低碳省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在全省上下引起了热烈反响。

  成立省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

  广东省政府成立了省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由黄华华省长任组长,省有关单位负责人担任成员,切实加强对全省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工作的协调领导。同时,我省还将建立开展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联席会议,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合力推进低碳省试点工作。

  编制完成《广东省开展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国家低碳试点工作要求,我省已编制完成《广东省开展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由省政府正式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实施方案》紧密结合广东实际提出了试点工作思路。

  开展基础性研究

  我省已经完成低碳试点实施方案、“十二五”时期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战略等专项研究,为制定相关政策文件打下良好基础。与此同时,我省依托省内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若干低碳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研究机构。积极整合科研力量,成立省低碳发展专家委员会,邀请省内和国内有关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委员或顾问,为全省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工作提供决策咨询。

  举办“广东低碳论坛”

  为提高社会各界的认识,扩大低碳省试点工作的影响,广东新闻媒体纷纷主动加强了对低碳省试点工作的宣传,开展了一系列跟踪报道。南方日报与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联合举办了“广东低碳论坛―――低碳发展,广东转型之路”,邀请政府官员、知名企业家、国内外专家学者为广东探索低碳发展新路、做好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建言献策。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 下一篇文章:

  • 上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