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生态的生活、消费和生产
眺望“十一五”,一个经济生态高效,社会生态和谐,环境生态优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南京正呼之欲出。
绿色南京更上层楼:环楔廊一体、点线面结合的生态网架系统基本形成,城区园林化、市郊森林化、道路林阴化
2005年12月9日,历时1年多编制的《南京生态市建设规划》浮出水面,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总局与市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这意味着,在新一轮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中,南京将进一步挖掘环境潜力,放大生态优势,真正走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生态优良的发展之路。
规划是龙头。全程参与规划编制工作的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研究员董雅文说,《南京生态市建设规划》从宏观上提出生态市建设的重要方略,是南京生态和经济发展的新坐标。
根据规划,我市将用15年时间打造生态南京,2010年将达到国家生态市的主要指标要求。让我们先睹为快领略南京生态城市的美丽空间:脉络清晰的市域绿地系统,建设城市绿环,培育由外围向主城延伸的绿楔,构筑市域主要绿色廊道;人居森林工程,建设十大郊野公园和十大森林公园,总面积分别达到450平方公里和80平方公里;绿色通道建设工程;生产区生态隔离带建设工程;新增生态保护区面积近450公里。“显山、露水、见城、滨江”,一个更高层次的绿色南京触手可摸。
绿色家园令人期待:实施新一轮水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大气环境综合治理,严格控制城市环境噪声,天蓝水碧,宁静宜人
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促进城乡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十一五”,一个天蓝水碧、清新宜人的优良环境令人期待,一组数字为这个期待作出注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100%;市域主要河湖水质达到功能区标准,工业污水达标排放率达到95%;主城区、新市区及新城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城镇噪声达标区覆盖率100%。
市环保局负责人表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市将拿出全方位环境整治的措施:严格保护长江饮用水源地,综合整治全市重点水域,提高城市水体自净能力,完善主城污水管网,加强郊县水环境整治,加强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将彻底使玄武湖、莫愁湖、南湖和秦淮河、金川河水体变清。严格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实施清洁能源普及计划,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实施绿色交通计划,空气质量将切实好转。继续扩大城镇噪声达标区范围,加强重点区域交通干线两侧隔音屏障建设,主城全面实施机动车禁鸣……
绿色产业生机无限:新建在建项目全面进行生态化改造,从“产业链”到“产业生态链”,迈入“循环经济时代”
2004年,金陵石化加工原油突破800万吨,同比增长100万吨,企业废弃物排放却大幅减少。这一反差的实现,源于企业内部建立的废弃物回收链:炼油厂原油加工中产生的含硫石油焦成为电厂的燃料,排出的含硫气体通过回收装置,生成生产硫酸的原料,“硫”在“吃尽榨干”的循环利用中基本实现“零排放”。在南京,有一批像金陵石化这样的企业率先叩开“循环经济”大门。
据市经委负责人介绍,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我市将在“十一五”逐步建立起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加快形成企业、园区、社会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框架。引导新建、在建工业项目按照循环经济要求布局或实施生态化改造;加快推进企业与园区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因地制宜推广各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促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体系的加快建立;形成循环利用各类资源的良好社会氛围。从“产业链”到“产业生态链”,道出了循环经济的重要内涵——凸显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社会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优化配置自然资源,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绿色产业将展现出勃勃生机。
南京日报记者解悦 (编辑涵烁)
Tags: 生态,生活,消费,生产
责任编辑:ahaoxie>> 相关资讯:
两千志愿者修补北部湾红树林“生态” 经济发展插上了生态的翅膀 洞头县的启示 引发粮食危机?破坏生态?玉米乙醇被误解? 环保法庭护生态 科技改变世界 科技改变生活(下篇) 科技改变世界 科技改变生活 "保护母亲河 生态北部湾青年行动"启动 节能从生活的点滴开始 西北地区如何在生态与发展的"两难"中破题 生态改善经济提速 昆明北部出现旱情 村民喝泥浆水生活 河北将新建19个湿地保护区 调节京津周边生态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