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环保领域最活跃的先行者
本报2月17日讯 2006年中国环境报社记者工作会议2月16~17日在京召开。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把中国环境报办成中国可持续发展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媒体。
潘岳首先代表国家环保总局对中国环境报社在松花江水污染防控战役中的宣传报道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松花江发生水污染事件后,报社坚定地与中央精神保持一致,及时传达总局党组的决策部署和污染防控最新进展,为准确发布信息、统一环保系统思想和稳定全系统军心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潘岳说,通过对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举一反三的反思,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环境危机已经提前到来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对我国传统环境管理模式的一个挑战。在目前的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带来的环境危机面前,我们的环境管理应对是很困难的。但是环境危机早来要比晚来好,来得越早,我们改革的空间就更大;来得越深刻,促进改革的动力就越强;来得越猛烈,我们的改革就越彻底,长出的肌体就越健康。
潘岳说,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未来20年将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最具活力的阶段。中央相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等新理念将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系;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实质性提高,必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政策体系;循环经济、新能源、区域经济平衡等必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发达国家走过的路告诉我们,环境必将从纯专业层次进入到经济、社会层次,进而达到政治与文化伦理层次。这是我们环保事业的机遇,也是环境报人的机遇。
20年前中国环境报是可持续发展领域里的惟一报纸,现在是可持续发展领域里主要执行部门主管的惟一报纸,未来的环境报一定要成为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领域里最具影响力的报纸,环境报人也应是环保领域最活跃的先行者。要抓住当前的大好机遇,深化改革,要有在良性竞争环境下被淘汰的忧患意识,大兴学习之风,提高全体报人的综合素质;要跳出小专业报道圈子,扩大环境新闻的广阔外延,研究产业政策与环境的关系,研究体制与环境的关系,研究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研究外交、外贸、文化、伦理与环境的关系。要加强深度专题报道,对每个突发事件,必须设计一个连续追踪的专题报道方案。要加大批评报道,强化报纸舆论监督的作用。报社领导班子要团结一致,荣辱与共,老同志要焕发青春,年轻人要充满朝气。
根据潘岳副局长讲话的要求,中国环境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杨明森提出了今年报社改革的具体意见。本报驻全国各地记者站站长出席了会议。上一篇资讯: 减缓气候变暖,中国主动应战 下一篇资讯: 只管好看不顾危害 有害生物一枝黄花受宠情人节
潘岳首先代表国家环保总局对中国环境报社在松花江水污染防控战役中的宣传报道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松花江发生水污染事件后,报社坚定地与中央精神保持一致,及时传达总局党组的决策部署和污染防控最新进展,为准确发布信息、统一环保系统思想和稳定全系统军心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潘岳说,通过对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举一反三的反思,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环境危机已经提前到来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对我国传统环境管理模式的一个挑战。在目前的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带来的环境危机面前,我们的环境管理应对是很困难的。但是环境危机早来要比晚来好,来得越早,我们改革的空间就更大;来得越深刻,促进改革的动力就越强;来得越猛烈,我们的改革就越彻底,长出的肌体就越健康。
潘岳说,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未来20年将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最具活力的阶段。中央相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等新理念将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系;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实质性提高,必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政策体系;循环经济、新能源、区域经济平衡等必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发达国家走过的路告诉我们,环境必将从纯专业层次进入到经济、社会层次,进而达到政治与文化伦理层次。这是我们环保事业的机遇,也是环境报人的机遇。
20年前中国环境报是可持续发展领域里的惟一报纸,现在是可持续发展领域里主要执行部门主管的惟一报纸,未来的环境报一定要成为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领域里最具影响力的报纸,环境报人也应是环保领域最活跃的先行者。要抓住当前的大好机遇,深化改革,要有在良性竞争环境下被淘汰的忧患意识,大兴学习之风,提高全体报人的综合素质;要跳出小专业报道圈子,扩大环境新闻的广阔外延,研究产业政策与环境的关系,研究体制与环境的关系,研究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研究外交、外贸、文化、伦理与环境的关系。要加强深度专题报道,对每个突发事件,必须设计一个连续追踪的专题报道方案。要加大批评报道,强化报纸舆论监督的作用。报社领导班子要团结一致,荣辱与共,老同志要焕发青春,年轻人要充满朝气。
根据潘岳副局长讲话的要求,中国环境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杨明森提出了今年报社改革的具体意见。本报驻全国各地记者站站长出席了会议。
Tags: 环保
责任编辑:ahaoxie>> 相关资讯:
增强环保应急能力势在必行 “限塑令”让我们一起“袋”动环保 腾讯公司与美国野生救援合作环保和野生动物保护 四川环保昼夜排查 重大隐患化险为夷 同沐书香 倡导旧书循环利用 英科学家设计出"太阳能睡莲" 既美观又环保 李艺涛:我将用我的镜头告诉更多的人环保公益 环保的灯光画 环保将成中日经贸新增长点 余热发电:创收环保“一箭双雕” 让环保科普教育深入人心 环保劳动法知识竞赛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