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构建新型植保体系
法制网讯 记者韩乐悟 国家农业部官员近日向新闻界表示,未来我国植保工作要牢固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加快构建我国新型植保体系。新的植保体系
重要一点是植保将不再被简单等同于技术推广,而是作为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政府在其中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农业部这位官员称,提出“公共植保”,是因为植物检疫和农药管理等植保工作本身就是执法工作,属于公共管理;许多农作物病虫具有迁飞性、流行性和爆发性,其监测和防控是一家一户或一个局部地区都难以做到的,需要政府组织跨区域的统一监测和防治,这不仅是跨地区的公共服务,更是惠及几亿乃至十几亿全国人民的公共服务;如果病虫害和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防控不到位,一旦爆发成灾,不仅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危及国家粮食安全,而且影响人民生活秩序、人身健康和生态环境,甚至成为引发社会危机的公共突发事件。这位官员强调,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就是植物的卫生防疫,就像人和牲畜的卫生防疫一样,应该纳入公共卫生的范围,作为农业和农村公共服务事业来支持和发展。所谓“绿色植保”就是要把植保工作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其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保障和支撑作用。
据介绍,我国是世界上农作物病、虫、鼠、草等生物灾害发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常年发生的农业有害生物多达1700多种,其中可造成严重危害的有100多种,有53种属全球100种最具危害性的有害生物。随着气候、环境、种植结构及耕作制度等的变化,病虫害发生的种类、时间、范围及频率均在增加和扩大,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亦呈上升趋势: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病虫害发生面积只有20亿亩(次),现在达到50多亿亩(次);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防治的情况下,60年代病虫草鼠为害的产量损失率为34.3%,现在达到42.1%,增加了近8个百分点。
随着农产品贸易全球化和流通渠道多元化,一些新的有害生物不断传入并迅速扩散。上世纪70年代,我国新发现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只有1种,80年代两种,90年代达到10种,最近5年就新发现18种。
生物灾害影响农产品贸易,也威胁公共安全。一些农作物病虫害已列入许多国家生物武器控制的范围,各种检疫性有害生物已成为国际农产品贸易中高度关注和严加防范的对象,一些高毒高残留农药已成为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国际贸易的主要制约因素,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制定、修订技术法规和质量标准,不断提高对进口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限制水平和植物检疫措施要求,这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技术壁垒。上一篇资讯: 9成民间环保组织无合法身份 环保总局将调查 下一篇资讯: 上海建立生态科技创基地 崇明探路生态社区建设
农业部这位官员称,提出“公共植保”,是因为植物检疫和农药管理等植保工作本身就是执法工作,属于公共管理;许多农作物病虫具有迁飞性、流行性和爆发性,其监测和防控是一家一户或一个局部地区都难以做到的,需要政府组织跨区域的统一监测和防治,这不仅是跨地区的公共服务,更是惠及几亿乃至十几亿全国人民的公共服务;如果病虫害和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防控不到位,一旦爆发成灾,不仅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危及国家粮食安全,而且影响人民生活秩序、人身健康和生态环境,甚至成为引发社会危机的公共突发事件。这位官员强调,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就是植物的卫生防疫,就像人和牲畜的卫生防疫一样,应该纳入公共卫生的范围,作为农业和农村公共服务事业来支持和发展。所谓“绿色植保”就是要把植保工作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其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保障和支撑作用。
据介绍,我国是世界上农作物病、虫、鼠、草等生物灾害发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常年发生的农业有害生物多达1700多种,其中可造成严重危害的有100多种,有53种属全球100种最具危害性的有害生物。随着气候、环境、种植结构及耕作制度等的变化,病虫害发生的种类、时间、范围及频率均在增加和扩大,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亦呈上升趋势: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病虫害发生面积只有20亿亩(次),现在达到50多亿亩(次);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防治的情况下,60年代病虫草鼠为害的产量损失率为34.3%,现在达到42.1%,增加了近8个百分点。
随着农产品贸易全球化和流通渠道多元化,一些新的有害生物不断传入并迅速扩散。上世纪70年代,我国新发现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只有1种,80年代两种,90年代达到10种,最近5年就新发现18种。
生物灾害影响农产品贸易,也威胁公共安全。一些农作物病虫害已列入许多国家生物武器控制的范围,各种检疫性有害生物已成为国际农产品贸易中高度关注和严加防范的对象,一些高毒高残留农药已成为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国际贸易的主要制约因素,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制定、修订技术法规和质量标准,不断提高对进口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限制水平和植物检疫措施要求,这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技术壁垒。
Tags: 植保体系,公共服务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